第三章 迷途書生
作者:白夜三心      更新:2020-03-17 10:35      字數:4192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第三章??迷途書生

  “秋枝舊葉黃,雛鳥隔夜饑;日夜並行難,浪跡無處歇。”

  站在一處破敗不堪的荒山前,杜小三被眼前的荒涼景色所感,情不自禁地吟著這首小詩。

  吟罷,他自我陶醉地點了點頭。

  “行萬裏路,破萬卷書此言不虛”

  “離開師傅,也有兩年有餘,雖未行至那萬裏路程,但也相差無幾了卻不知三師兄所在何處?”

  回想著,自己離開師傅時,他被告知,三師兄當年遊曆天下,一直了無音訊。後來有書信返回,說是身處在這地南國莞平城一帶具體什麽地方也未說明。

  師傅也無他意,隻是想讓杜小三在遊學過程中,看能不能找到這名出遊多年的弟子。

  一想到師傅,杜小三不禁感慨和羨慕。師傅他老家可是被世人推崇為人師的卓越之輩,獨善縱橫捭闔之道、治國安民之策、還兼修一些推演陰陽的旁門卦理、和修身齊家的做人之理

  當真算得上是學識淵博,無所不知。

  他老人家年少的時期,曾周遊地南國境各地,除了遊曆名山大川,還時常以文會友,以一己之才,與國內文士們,鬥文鬥理,卻未逢敵手。並由此名聲大噪,一時無兩,乃至於被地南國的王室宗親們,所欣賞和側目。

  但後來,不知所為何事,杜小三的師傅並沒有受到地南國高層的重視。在一度的失望和冷落後,孤傲的他選擇了歸隱,在家鄉土殍山隱居至今。

  世人雖沒有給予天驕般的師傅,應得的東西,但並不代表他就會因此而沉淪;因此而平庸地度過餘生。被其教化的門徒無數,特別是他的幾位親傳弟子,那可都是名震四方的卓越之輩。

  杜小三最晚拜入師門,在他之前還有六位師兄。

  大師兄李寧遠,在國都會川擔任文書司馬一職,位高權重。

  二師兄張紅力,為府府令,被世人推崇為德令,以德政享譽各州府城鄉。

  四師兄劉峰,在五羊市躋身市勤官(勤政官),以精於算計謀略,被五羊市令(與城主一職相當)奉為知己。

  五師兄呂通,為舟山城城主,具體情況不詳。

  六師兄文濤,為河東城,南離學府的府院(學院院長),他博學多才,學徒無數。

  就論這幾位被人們所熟知的親傳弟子外,還有眾多的受教者,遍布全國國。在地南國中,不論是在政界、還是在各類流派裏,很多人在學識上,都受到了其深遠的影響。

  這真是桃李滿天下,花開一朵又一朵。師傅那人之師表的美譽,也恰到好處,也當之無愧。

  六位師兄弟中,唯有三師兄趙顯明,名聲不顯。至從當年出外遊學後,就了無音訊。

  若不是兩年前的那封書信,杜小三、乃至他的師傅,都以為趙顯明已不在人世了。

  書信的內容,杜小三沒有看過,不知道裏麵寫了些什麽。但隨後就被師傅以行萬裏路、破萬卷書的話語,草草地結束了他在師傅身邊的學習,踏出師門,開始了遊學的生涯。

  杜小三入師尚晚,受教不到數年,學識短淺不說,文才不通,且道理不明。

  明麵上讓他出師遊學,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對於這點,杜小山也是心知肚明,那並是師傅要讓他,根據趙師兄書信裏提供的方位,來尋找三師兄趙顯明。

  在師傅的心裏,三師兄趙顯明可是最理想的弟子,較之其他幾位師兄弟,趙顯明不論在學識、縱橫、卦卜等等之處,都為上乘,這也正是師傅所青睞有加的地方。

  還有就是這三師兄盡管學識過人,但時至今日,不見其有所作為,看來也是鬱鬱不得誌。這一點也與師傅有著相似的經曆,故而,更讓年邁的師父有些在意。

  人的生存軌跡不同,遭受的境況也就不同,所思所想也決然不同;唯一相對的是時光,無論慵懶勤奮,它都在流逝

  想明白了這些,杜小三除了苦笑外,就隻剩下了彷徨。他不知道自己的將來,不知道以後會成為怎麽樣人會有什麽樣的成就等等,未來的不可預期,讓年少的他有些迷茫,不知前路該如何行走。

  “誒,少年郎請止步。”

  一聲突兀的吆喝,如同當頭棒喝般,驚醒了沉思中的杜小三。

  他抬頭望去,隻見幾個穿戴隨意,身板精瘦的漢子,正慢慢地向他靠近過來。

  “諸位兄台,還望包涵,在下出門久已,身上盤纏所剩不多”也許是那幾位漢子,衣著破舊,且瘦得厲害,杜小三一眼看去,以為遇到了要飯討錢的叫花子。

  對方為首之人是個禿頭的漢子,他一聽,頓時大怒:“哼,少跟你爺我耍嘴皮子,盤纏多不多,老子宰了你,自然清楚”

  “大哥,這小子看來是把哥幾個當要飯的乞丐花子了”禿頭旁邊的小弟,也是後知後覺,還不帶提醒下打頭的大哥。

  “哼荒山野嶺的,臭要飯會來嗎?我看你小兔崽子,是成心不把爺們當回事。”

  禿頭漢子身後的一個小弟,話音未落,並向杜小三撲將過來。也許是急於為了在老大的麵前,顯擺下手段,猴急了些,卻不想還沒碰到杜小三的衣服,自己就先腳下一滑,摔了個狗啃泥。逞能不成,反而引得身後的同伴們,好一陣地哄笑。

  “沒用的東西”禿頭漢子一聲笑罵,人已到了杜小三的身前。

  文弱的杜小三哪見過這般,剛想轉身跑開,不想衣領一緊,被禿頭漢子抓住了後頸的衣領。

  “小兔崽子,見你爺爺來了,還想開溜不成”禿頭說罷,就一頓老拳地打在杜小三的身上。

  “朗朗乾坤,你們就這般無恥就不怕”被打蒙了的杜小三,一時氣短,說起話來也無語調了。

  “就不怕什麽?天要下雨,人要吃飯,我看你這小兔崽子是鴨子死了嘴硬來啊,兄弟們給我收收。”禿頭漢子臉一橫,抬腳將杜小三踹翻在地後,退到了一旁。

  身為打頭的他,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去幹那些搜身摸錢的勾當,此時此刻,他正享受著久違了的一種快感——搶銀子。

  “連日未曾開葷了,今個這倒黴孩子身上,不知有無酒肉錢?”禿頭漢子在一旁自感得意,全然不去理會手下人的野蠻行徑。

  在一頓拳腳相加的服侍下,不老實的杜小三,終於老實了下來,人也昏死了過去。

  “這都是些啥玩意兒,幾本破草紙書,幾件破衣服,幾枚銅子兒,咋連點碎銀子也沒有”

  “這小子咋他娘的比我們還窮?”

  小弟們搜刮了半天,竟沒有銀子,不禁大為惱火。

  “啥?”禿頭漢子剛剛舒展的怒眉,立刻又倒豎起來。

  他拿過小弟手裏的書卷,隻見書紙陳舊,字跡潦草,都是些詩文詞賦的手抄卷本。但尤以其中的一本書,與眾不同,用的紙張線紮更是精美牢固。特別是書麵上,寫著的‘王道’二字,最為雄渾蒼勁,竟有著一種奪人心魄的意境。

  可惜這禿頭漢子等人,都是些土民野漢之輩,平日裏大字不識一個。此刻,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眾人也沒看出個什麽名堂來。

  但無論做哪一行久了,都會有些訣竅的,為了不至於丟麵子,禿頭漢子連忙說到:“這幾本草紙書,也不是尋常之物,我們雖不識得,就不代表它們毫無用處,待會拿到城裏去,找個識貨的人瞧瞧,興許還能換個半兩銀子”

  說罷,他手一揮,帶著手下們就走了。

  等他們走後,差不多過了時辰,不遠處的山溝裏,走來了一行人。

  領頭的是一位老者,穿得是破破爛爛,頭上的頭發稀鬆花白,竟用一根幹枯的草繩紮著,看歲數也不小了,大約六十有餘。

  “村長,你看前麵躺著個人?”老者身後,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發現了昏迷不醒的杜小三。

  “快過去看看”老者趕忙領著身後的五六名同歲的老人,向杜小三跑來。

  “村長,他還沒死,估計昏倒了。”

  “我知道,先抬回去再說”

  老者說完,招呼其他人一起,把杜小三抬了起來。

  一行幾人,接著趕路。走了一會,在翻過幾處野山溝子後,他們進了一個村子。

  這村子很小,村舍茅屋,大多殘缺不全,且破舊不堪,像是個近乎快要荒廢的野山村。

  “村長,回來了?”

  他們一進村,裏麵的村民們,就全跑了出來。他們衣衫襤褸,麵容憔悴,看似每個人都很虛弱的樣子。

  讓人奇怪的是,村裏幾乎全是些老弱婦孺,連一個青壯年都看不到。

  “嗯,回來了。”老者望了一眼村裏的人,敷衍著。

  “村長啊!今天怎麽樣?去城裏討了多少錢?”

  村民們,對昏迷不醒的杜小三,毫不在意,也不怎麽關心的樣子,似乎他並不存在一般。

  “今天倒黴,錢沒討到不說,連吃的東西也沒有,今晚大家一起挨餓吧!”之前的那個中年婦女,嘴上關不住風,替老者回答了他們。

  “唉”老者很無奈地歎了口氣,沒有怪罪她的意思。

  “這如何是好啊?今天劉老爺府上的管家,又來催了,說在不還錢糧,他們就來拆我們的房子”人群中,一位年齡,和老者不相上下的老婦人,神情有些哀愁。

  老者一聽,神情也好不到裏去,有些氣短地說:“拆讓他們來拆算了,這劉老爺也太不盡人意了!”

  “村長啊!也不能這麽說,我們的房子不能拆啊!這不是您又帶了一個乞丐回來,我們還是按之前的法子,去找劉老爺吧!”這時,一名年紀比老者小些的禿頭老者,擠了過來。

  身為老村長的老者,聽了他的話,臉色一變,說:“這個不行了!”

  “這有什麽不行的,以前不都是這麽做的”禿頭老者聽了,臉上有些詫異。

  “知根知底,所以才好辦事,這次不一樣,他人昏死在路邊,我們不知他的底細,不能趁人之危啊!”

  “我說老村長啊!您真是糊塗啊!這有什麽不一樣?昏死過去,不是更好辦,不然跟之前那幾個人一樣,反抗起來,我們這些老骨頭們,就更不好辦了”

  “就是,這年頭不明不白走丟的人,多的是,誰還去管一個過路的人”

  “對,我們還是跟之前樣,以此償還拖欠劉老爺的租金”

  村民們,各抒己見,情緒有些不穩定,似乎在討論著什麽事情。

  “這個”老村長看著村裏的人,群情激憤,看了看杜小三,麵露難色,有些猶豫不決。

  “我說村長啊!你還猶豫什麽?你看我們村還有青壯年嗎?你難道想看到我們連房子也沒有了,四處去要飯嗎?”

  “對,我兒子可是被他們抓去,為村裏抵消了一部分的租金,我可不能再為村裏,沒有了房子啊!”

  “對,我們不能沒有房子”

  “要保住房子啊!”

  村民們越說越激動,大家開始訴說著不能沒有房子,都在極力勸說老者。

  “好吧!就按之前的辦”老者最終還是妥協了,同意了村民們。

  那名禿頭老者,見他同意了,嘿嘿一笑,說:“您今天為了村裏去城裏乞討,一定很累了,接下來的事,就由我們去辦就好了,您就在村裏休息。”

  他說完,並讓人找來了一輛破板車,然後,招呼村裏的其他,大家一起把杜小三抬上了板車。

  “村長,我們去了”禿頭老人領著幾個人,推著板車出了村子。

  “唉要怪你千不該萬不該,遇到了我們啊!”老者目送著他們即將遠去,長歎了口氣,把他們送到了村口,才回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