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李世民六 謀劃後事,夙願封禪!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8      字數:2069
  在慶幸之餘,朕也是凝重的。

  萬壽無疆,這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憧憬的美夢。

  秦始皇病逝於沙丘,漢武帝駕崩於未央,朕知曉這世間沒有萬壽無疆之人壽。

  而父皇的逝世了,更讓朕清醒地看清這一現實。

  如今,朕也到不惑之年了。

  盡管這也還算年富力強的年紀,可朕的身子終究不比登基之初,更不比大業年間親率大軍征南戰北。

  父皇駕崩了,朕不僅要考慮到朕的那些兄弟們,更要考慮到朕的子嗣,以及國家的將來。

  於是,在貞觀十年,朕將宗室親王都分封出去,分疆裂土,希望他們能夠保國安寧,成為國家的屏障。

  但朕卻把青雀留在了長安城,留在了朕的身邊。

  他是朕最喜愛的兒子,朕暫時還不希望將他放到藩屏上去受苦,也希望他能早晚與朕待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他也是文采風華與朕最像的兒子。

  若非隋末天下大亂,朕作為唐國公府上的公子,隻怕也會憑著家室與文采在大興城的氏族公卿中揚名。

  朕賜予了青雀在長安城中開府的權利,更讓他開設文學館,去發揮他的專長,去追求他熱愛的文學。

  朕更想待芙蓉園修繕完畢之後,將芙蓉園也一並賜予他,山水之美,正是文人墨客最向往的地方。

  宗室可以成為護翼國家的屏障,可以給國家的安危加上一層保障。

  前朝為何滅亡的如此之快,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地方上沒有宗室的力量,可以用以保駕勤王,可以延續國家的血脈。

  青雀在長安城招納賢士時,在賢婿那裏,還有一幹宰相那裏都碰了壁。

  隻是朕沒有想到的是,朕的青雀心胸狹隘的毛病一直沒能夠更改,竟然把一幹宰相還有賢婿一並狀告到了禦前,狀告給了朕。

  朕的內心是欣慰的,若是這些個宰相們都加入到了青雀的文學館裏,朕可就要擔心了。

  朕可就要像當年父皇防備朕一般,防備著青雀了。

  朕懲處了那些個宰相們,尤其是懲處了魏征,這匹夫屢次三番地觸犯朕的眉頭,今天也終於落到了朕的手裏!

  不過對於賢婿朕到是沒有懲處。

  可青雀這孩子看到朕沒有處置賢婿,更是變本加厲了,竟然在芙蓉園詩會再三的刁難賢婿。

  蠢貨!

  他怎麽就不清楚賢婿的才華呢!

  賢婿,可是朕欽定的大唐第一俊彥,而賢婿從來都是胸藏韜略、腹隱乾坤之人,端是大智慧!

  他之所以很少吟詩,並非是詩才不得,他所作之曲,拆解開來,哪裏不是數篇妙筆詩詞!

  他是為了朕,是為了不在宴會上折了朕的顏麵!

  唉,果然如朕所料,青雀這蠢孩子,自作自受,非但沒有討得好,折了賢婿的麵子,反倒把自己的麵子都給丟盡了。

  非但好好的芙蓉園詩會都用在了成就賢婿的名聲上,自己還落得個不能容人的罵名。

  至於,都沒人敢去魏王府文學館納聘。

  得了,朕也隻能欽定宰相前往他的府上,為他主持文學館的事宜了。

  也算能多少為他挽回些名聲吧。

  雖然已經分封了宗室,但朕的凝重還在。

  那些宰相們雖然看上去忠誠於朕沒有接受魏王府文學館的招納,可他們也同樣是在甩魏王的臉麵。

  而國家的內亂,根子在朝廷,在朝中的重臣。

  朕想要知曉,若是他日高明繼承皇位之後,這些當中有多少重臣,是不是也會甩太子的臉麵,又是不是連高明都駕馭不了!

  朕更要知曉,朝中的重臣當中有多少人存在妄想的野心,有多少人是朕真正的忠臣!

  對於那些狼子野心之輩,朕要趁著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早些剪除,以保證將來國家的穩定,為高明繼位鏟除後患。

  在貞觀十一年,繼分封宗室之後,朕又在朝中頒布了分封功臣的詔書。

  一方封疆,世襲罔替的刺史!

  朕到想要看看有多少野心勃勃之輩,會掉入這權柄與貪欲之中!

  很好,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程處弼這些重臣們,是國家的忠臣,是朕的忠臣,他們沒有在權利麵前迷失自己。

  朕很欣慰,朕沒有看錯人。

  至於那些並未登上高位卻對權力充斥著貪念的官員,朕的屠刀,隨意可以斬斷他們的腦袋!

  權力之爭,殺一儆百,盡數殺戮,以絕後患!

  為國家和朝廷修剪了一個雜花雜草之後,朕亦可以安下心來修築朕的陵墓了。

  昭陵,待朕百年之後,這裏就是朕與觀音婢的歸宿。

  而在朕百年之前,朕還有一件夙願沒有達成,那就是封禪!

  朕要跟秦始皇、漢武帝一樣,登上泰山,封禪天地!

  或許是朕的運氣不太好,亦或許是朕還沒有能夠匹配封禪的德行,洛陽發起了特大的洪災,河北河南諸州也都處於水災之中。

  朕不得已停罷了封禪。

  回到長安城之後的朕決心洗一洗這晦氣,讓賢婿在長安城第三次舉行大婚。

  此次大婚也是重要的政治聯姻,賢婿所迎娶的女子是之前的新羅女王與新羅公主,朕的大唐需要這次聯姻來保證新羅之地的安定。

  此事,隻能先為了國家而委屈賢婿與朕的長樂了。

  大婚成功地衝去了朕的晦氣,再過不久,朕的嫡長孫便降生了。

  朕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在此之前,高明一直因為沒有子嗣且喜好孌童而為朝臣所詬病。

  若是高明真不好女色,或是存在生育問題,這對朕對觀音婢以及對他自己和太子之位都不是個好的交待。

  現在好了,孩子生下來了。

  關於高明的一切詬病也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