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封禪刻石,二十六年!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8      字數:2085
  泰山山亭。

  “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誠不欺我也!”

  李二陛下紅光滿麵地佇立在山亭上,隻手背負,手持酒樽,縱目觀望著雄奇壯麗的泰山風光,一口酒氣豪吐,胸襟陰霾盡除。

  “冥冥蒼天,仰眼可及,黃黃大地,平目可盡!山川美景、家國天下,一切盡在眼中!”

  泰山封禪,自貞觀五年首次提出封禪,為了這次封禪,他足足等了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

  人生能有多少個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讓他從一名而立之年、年富力強的君王,變成了六十之歲、不惑之年的老人!

  但是,為了這次封禪!

  為了能登臨這泰山,俯瞰這山下的風景,這山、這水、這雲,還有這山下大唐疆域的萬裏江山,以及山下卑微如塵土般的芸芸眾生!

  這二十六年,他李世民等得值,付出的值!

  男人喜愛自山上往下而觀望,喜愛那般居高臨下俯視一切的快感!

  尤其是登臨泰山之後的唯我獨尊!

  “嶽父大人,文治武功,作垂無極,當封禪天地,告慰上蒼,小婿恭喜嶽父大人,得償所願!”

  程處弼也自案頭起身,看著已是兩鬢斑白的李二陛下的身側,拱手笑顏道。

  李二陛下對封禪泰山深沉的執著以及為了封禪泰山這二十多年來付出的巨大努力他都看在眼裏。

  能夠得償所願,是李二陛下的幸甚,也是他程處弼的幸甚。

  “不,不,賢婿,這不僅僅是朕的功勞,更有你的功勞!”

  李二陛下直直擺手,斷然地笑顏否認,顧看著程處弼驕傲地言說道。

  “如果沒有你,朕登不了這泰山,就算朕登得了這泰山,朕也沒有與秦皇漢武並競風流的武略功業!”

  言說之間,李二陛下拋開手上的酒樽,一手拉著程處弼,一手縱0橫捭闔指點著泰山之下的密密麻麻地行營軍帳。

  “你看看那些氈房,那是你貞觀五年封狼居胥、追亡逐北為朕打下來的鐵勒諸部!”

  “那些行營,那是你貞觀七年為朕打下來的高句麗的勳貴居住的地方!”

  “那些行營,那是你貞觀九年為朕打下來的新羅、百濟的貴族居住的地方!”

  “還有那......”

  “還有那......”

  鐵勒九部、高句麗、新羅、百濟、吐蕃、吐穀渾......

  李二陛下如數家珍一般,清楚細致地指著一片片的軍帳,將程處弼從軍以來所建立的功勳,帶著由內而外的自豪朗聲盡說。

  “如果沒有你程處弼,朕的封禪不會光照這麽多故舊的四方夷狄!”

  “如果沒有你程處弼,朕的大唐也沒有現在這般廣袤無邊的土地!”

  “如果沒有你程處弼,朕更不會有超越秦皇漢武的蓋世武功!”

  “秦始皇沒有征服的漠北草原,朕征服了!漢武帝沒有征服的西域諸國,朕也征服了!”

  “因為有了你程處弼,朕這封禪何其壯哉!”

  李二陛下朗朗大笑,無盡的滿意與痛快,溢於言表。

  正因為有了程處弼,他才有了超越秦皇漢武的卓絕戰績,開拓了前所未有的華夏疆土!

  聆聽著李二陛下清晰細致地說出自己這些年打下的仗、立下的戰功,還有李二陛下對自己發自內心的驕傲與自豪,程處弼心裏溫火熔熔,十分溫暖。

  死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他程處弼能夠穿越到這個時代,得遇李二陛下,也是他的福分與幸運。

  “嶽父大人......”

  不過,李二陛下對他的評價太高了,貫來謙遜的他,卻不喜這般的評價,到要向李二陛下謙虛說辭來著。

  可程處弼才剛說起,便聞身後步伐聲近,“啟稟陛下,老奴已經按照陛下的吩咐,讓人在山上清理出來一塊石壁來!”

  “好,好!李德全,立刻帶朕去看看!”

  隻見李二陛下聞聲大喜,而後快步托起程處弼,兩眼熱忱,熠熠如火。

  “秦始皇封禪泰山,李斯刻石記功!賢婿,當日在兩儀殿,你曾說過,朕若封禪泰山,你當為朕刻石記功!”

  “今日封禮泰山,你當親自執筆,為朕刻石記功!”

  “嶽父大人厚恩,小婿,小婿......”

  程處弼的手反而壓得更低了,兩眼盈盈,哽咽著聲音,沉重地向李二陛下讚拜。

  一句笑語,二十六年!

  李二陛下對他,何其厚愛!

  “賢婿,你我翁婿,又有什麽可說的呢!”

  李二陛下笑看著程處弼,微微地搖了搖頭,爽朗地笑道。

  “走,跟朕去看看,讓朕看看你程處弼,征伐沙場這麽多年,是不是書法疏於練習,筆力能不能比上當年!”

  “若是你的字,不比之前那般遊龍走蛇,飄逸靈秀,朕可不會答應讓你繼續題字!”

  “這泰山上的刻字,可是要流芳百世,傳唱青史的,你寫不好,那可就是遺臭萬年,被後世文人墨客搓著脊梁骨罵,朕可不會跟著你被後世文人罵做昏君!”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定會寫出震古爍今的碑文,傳揚青史,無論多少後世百姓都將傳唱嶽父大人的功績與威名!”

  程處弼也被李二陛下這風趣的言語逗笑,轉而果敢堅定地保證,在李德全的指引下,跟著李二陛下向石壁所在過去。

  ......

  封禪,為兩禮,封為“祭天”,禪為“祭地”。

  在泰山舉行祭天大禮之後,其後李二陛下又到社首山舉行“降禪壇”的祭地大禮。

  在封禪大典後,李二陛下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時,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

  以程處弼所書《登封》、《降禪》、《朝覲》三篇祭文,刻於石壁,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