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朝野大定,冊命太子!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8      字數:2072
  盡管李二陛下已經下了口諭冊命李治為太子,可是麵對李治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形象,可他心中終究還有一絲猶豫,於是問道:

  “雖然你們已經與朕的意見相同,但朕卻不知道外朝議論如何?”

  “晉王仁義孝敬,天下百姓已經歸心很久了,望陛下召見文武百官試探問一下,如有不同意的,就是臣等有負陛下,罪該萬死。”

  這個時候李治在場,更是長孫無忌向李治表忠心的大好機會,於是他又站了出來堅定向李二陛下答道。

  對於程處弼可是好笑,李治是仁義孝敬不錯,可是要說李治能夠讓天下百姓歸心的本事,那就嗬嗬了......

  一個在朝十五年的皇子,且一直生長在皇帝的身邊,沒有在朝擔任要職,更沒有外放為官過,哪來的政績和口碑讓百姓歸心!

  就是擔任要職,或是外放為官,也絕對做不到讓天下百姓歸心!

  即使你做得再好,天下總有那麽一部分人是不滿意你的。

  當然,程處弼也並沒有反駁長孫無忌,畢竟長孫無忌這麽說,也是為了李治好。

  第二天,李二陛下在太極殿上朝的時候,在麵對京官六品以上文武大臣,直言道:

  “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也居心險惡,都不能立為太子。朕想要從眾位皇子中任選一人為太子,誰可以為太子?諸位愛卿,須當明言。”

  朝中諸位大臣一致大呼:“晉王仁義孝敬,應當擔任太子!”

  這會兒,李二陛下對李治那最後的半點疑慮也在這一致的高呼聲中打消了,才是完全定下心來,立李治為太子。

  可是李二陛下哪裏知道的是,就在昨天兩儀殿開會之後,兩儀殿的風聲就已經被長孫無忌傳揚出去了。

  一眾宰相都支持立晉王為太子。

  而且,陛下建議的另一位太子人選為吳王李恪。

  到底是支持晉王還是支持吳王,你們自己選吧?

  宰相們都支持晉王,那就表示這件事情已經是板板上釘釘子的事情了,晉王殿下是肯定會被立為太子的。

  至於陛下為什麽還會在外朝舉行朝議的時候詢問他們無非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至於立李恪為太子,嗬嗬,誰都不想死!

  誰知道若是李恪真的登基為帝之後,會不會把自個當成亂臣賊子給哢嚓掉呢!

  就算跟著楊師道和蕭瑀,原本支持李恪的那批人也老老實實地跟著答支持晉王了。

  晉王已經在內朝通過了,就已成大局,內朝連身為宰相的楊師道都不敢放一句話,外朝他們難道就不怕將來晉王登基清算!

  就不怕那些支持晉王的宰相們,甚至是現在反手就教訓自己。

  政治這回事,在大局已定的時候,錦上添花的多,給自己沒事找事的少。

  至於長孫無忌為什麽要把兩儀殿的事情傳揚出去,當然還是為了給自己在李治的麵前加分,表示自己這位舅舅迷途知返後對他的忠誠。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七,李二陛下正式下詔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禦承天門樓聽政,昭告天下,大赦天下,賜大酺三日。

  李二陛下也在冊命李治為太子的時候,向天下人宣布:

  “朕若立李泰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往後,太子失德背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為後法。

  且朕若立李泰為太子,則李承乾和李治均難以保全。李治仁孝,朕立李治為太子,則李承乾與李泰均安然無恙。”

  這一刻,李二陛下正式向他的過去進行道別。

  盡管他曾是藩王,他也曾自藩王以玄武門之變奪取了大唐的皇位,但是他並不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走上他殺兄弑弟、逼宮父皇的老路,繼續兄弟相殘、父子相殘。

  同時,他也向天下人表示出他公私分明的心態。

  哪怕李泰是他最寵愛的兒子,可是為了李唐的江山社稷,為了不再上演兄弟相殘的悲劇,他決心不立李泰為太子,而立李治為太子。

  這一行為,得到了司馬光的高度評價:唐太宗並不將天下重任授予其所偏愛的人,以此來杜絕禍亂的根源,可稱得上是深謀遠慮呀!

  李治的冊立為太子,則標誌著奪嫡之爭的這一場縱跨貞觀朝七年的政治鬥爭正式結束,也標誌著自今年年初以來一係列政治大案的正式結案。

  當然這兩場政治角逐中,最後的勝利者不是前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魏王李泰,更不是齊王李祐,而是晉王李治。

  不,現在應該稱之為太子李治。

  李治的冊立為太子這隻是大唐次高政治權力的重新確立。

  而朝臣們則更關心這兩場政治角逐之後的政治失敗者的下場和之後政治蛋糕的重新分割。

  前太子李承乾一黨的人員,早在處理謀反案的時候就已經清理幹淨了。

  而李二陛下接下來要清理的,就是關於魏王李泰以及他的黨羽。

  李二陛下下詔革除魏王李泰雍州牧、相州大都督、左武候衛大將軍之職,降爵為東萊郡王,幽禁於將作監。

  黃門侍郎劉洎因為結黨營私,革除一切職務,待罪大理寺賜死;

  工部尚書兼魏王府長史杜楚客因兄杜如晦有功,免死,廢為庶人;

  吏部侍郎兼魏王府司馬酥勖、魏王府記室參軍蔣亞卿等人免職;

  給事中崔仁師承密請立魏王李泰為太子,左遷鴻臚寺少卿;

  其餘,李泰府中僚屬以及為李泰所親近者,皆流放嶺南。

  至於曾經同著劉洎一起支持李泰的中書侍郎岑文本,李二陛下並沒有下旨降罪。

  因為岑文本本身是個非常會明哲保身的人,雖然支持李泰,但並沒有親自涉及李泰奪嫡之爭,自身本身比較幹淨、沒有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