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吳王李恪,傳說中李二最寵愛的兒子!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8      字數:2061
  太極宮,兩儀殿。

  李二陛下和程處弼對坐在榻上。

  李二陛下態度清明地對著程處弼說道:

  “賢婿呀,李泰陰有奪嫡之心,若是朕立他為太子,則承乾和稚奴兩人難保,而天下人亦會以為太子之位非德者居之,故朕將其幽禁於北苑,以解其謀算太子之心!”

  程處弼點點頭,是李泰,而不再是李二陛下摯愛的青澀小麻雀——‘青雀’了,而是直呼其姓名的‘李泰’。

  再加上李二陛下此刻冷然的言語和之前將李泰幽禁於北苑的舉動,這也就證明李二陛下確實對灰心喪氣,完全放棄了。

  但是李二陛下的話,卻並沒有讓程處弼看到暖光,看到李二陛下要冊命李治為太子的意向,相反李二陛下噓長歎短的歎息道:

  “稚奴雖是朕與皇後所生之嫡子,仁孝有禮,若是按照宗法製度,朕當立他為太子,可其性情過於懦弱,朕隻怕他守不住這大好河山呀。”

  “此前有臣密奏於朕,言‘吳王才高辯悟,賢明過人,可為太子’,朕亦認為吳王英明果斷,頗似於朕,朕意立其為太子,不知賢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不僅沒有想立李治為太子的意向,更向程處弼表明了立李恪為太子的意向。

  李二陛下非常清楚,無論是因為他的私人情愫,同程處弼‘如君如父、亦師亦友’的超凡君臣翁婿之情,還是因為程處弼自身負有的出將入相的絕對才能,

  亦或者是程處弼此前在支持李治所展示的在宰相中的強大威望,他都不可能繞開程處弼。

  如今,因為他將李泰幽禁於北苑,朝中支持李泰的力量瞬時土崩瓦解,可於此同時由程處弼為主心骨的支持李治的力量則一家獨大了。

  若是他想要立李恪為太子,則勢必要說服程處弼。

  有臣密奏於朕,言‘吳王才高辯悟,賢明過人,可為太子’?

  嗬嗬,怕不是有臣密奏吧,就是宰相吏部尚書楊師道以及掛著特進空銜的蕭瑀向您老人家說的吧。

  程處弼心裏嗬嗬冷笑的嘀咕著李二陛下。

  果然是這樣,如他所料,楊師道和蕭瑀這段時間的殷勤入宮,就是為了吳王李恪到宮中來說項,希望李二陛下能夠立李恪為太子。

  楊師道之前在他們因李泰、李治任選太子的時候,不聲不響的,他還曾以為是因為李二陛下罷免了他的中書令,所以他才夾著尾巴做人,低調不說話。

  沒想到,這老家夥也是聰明,竟然暗地裏就已經選好了支持的對象,將標投向了吳王李恪。

  而且,更是聰明地選擇了在李泰失勢,這個非常有利的時機出手,政治敏感、手段高超。

  這到是讓程處弼在驚訝之餘,又非常的佩服。

  雖然這件事在程處弼的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楊師道姓楊,出自弘農楊家,是前朝隋文帝楊堅族子觀德王楊雄之子。

  許多人熟悉唐朝曆史的人都以為吳王李恪是李二陛下最喜愛的兒子,原因就是這句‘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其實不然,李恪的恩寵根本就比不上李承乾、李泰、李治,李二陛下這三個嫡子。

  李承乾,武德九年八月,李二陛下登基為帝,可登基僅僅兩月,就在十月,李二陛下就直接冊命年僅八歲的李承乾為太子了。

  李恪和李承乾同歲,就是小了幾個月。

  李泰,貞觀二年,年僅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封地多達二十二個州,至於同時受封益州大都督的李恪,封地隻有八個州。

  而後來,李泰的封官依舊遠勝於李恪,左武候大將軍、雍州牧、相州大都督,身跨中央大將軍、首府長安所在州官和地方大都督軍政三職......

  而李恪則一直在地方打轉,益州大都督、秦州都督刺史、齊州都督刺史、益州大都督、潭州都督、安州都督刺史......

  至於,李泰的寵愛更是遠遠把李恪甩在後頭,李恪連李泰的尾煙都看不到,不就藩國、在京開府、開文學館、宰相為師、賜芙蓉園、圈地並坊、遷武德殿......

  李二陛下對李泰的寵愛,更是到達了能夠讓李泰心懷奪嫡之誌的地步!

  就算是現在被李二陛下說得懦弱的李治,李恪也比不了寵愛,也是身兼右武候衛大將軍和並州大都督中央地方兩職。

  而且,李治還有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第一殊榮:他是曆史上第一個由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

  再說說李二陛下對李恪本人的寵愛吧。

  貞觀七年,李二陛下遷李恪為齊州都督的時候,對房玄齡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且令其早有定分,絕覬覦之心,我百年後,使其兄弟無危亡之患也。”

  李二陛下早在貞觀七年就已經決定‘絕李恪的覬覦之心’了!

  貞觀十年,李二陛下分封諸王,改蜀王李恪為吳王遷安州都督。

  其後,李恪因彈劾遊獵過度、損壞莊稼被禦史柳範彈劾,於是李恪被李二陛下免官,並削實封三百戶。

  貞觀朝的親王,不過八百戶實封,直接砍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實封,不能不說李二陛下不寵愛吧!

  貞觀十二年,李恪再次被李二陛下任命為安州都督,臨行之前,李二陛下特送上《誡子書》一書,教李恪‘寄惟籓屏’,好好做人。

  其中還有一句更經典的話:“吾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不如得此一言耳。”

  不過,這事若是發生在李泰的身上,隻怕李二陛下會把這句話當作放屁,不是‘不如一言’,而是珍玩財物無數地賞賜給李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