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街上的爛白菜!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6      字數:2114
  一連三首,震驚四座!

  當場所有人都為程處弼的詩才所瞠目!

  第一次發現,原來還有人能夠一步不邁,寸思不想,就能連續作詩三首!

  再一恍然,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一連三首,隨意做出來的詩能是什麽好詩,無非就是什麽口水詩、打油詩之類,隨口朗讀起來還是不錯,可真正品讀起來,卻沒有什麽能夠鑒賞的底蘊。

  可是,當他們再將程處弼這三首詩逐一分析研讀之後,卻徑個兩眼發直,呆若木雞地盯著程處弼!

  因為這三首軍旅詩,都是可以傳唱千年的傳世之作!

  第一首《淩煙閣》,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報國情懷和建功立業的壯誌追尋之心。

  第二首《征詞》,雖然也是軍旅詩,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封侯拜相的追慕,也不是表達對保家衛國的熱愛。

  但它現在出來的不僅是大唐男兒麵對沙場征戰的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更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

  語言明快、節奏跌宕、情緒奔放,給人以無限激動和心生向往的狂熱魅力。

  第三首《出塞》更是七絕名篇,開篇便以“互文見義”,以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大氣開篇。

  全詩通過對曆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反映了詩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拳拳報國盛情以及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

  而且誰都知道,這三首詩寫得都是程處弼他自個的親身經曆!

  什麽是收取漢家五十州!

  當然是漢家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這就是在寫他程處弼二征東遼,收複漢家四郡的光榮景象!

  淩煙閣!

  淩煙閣就是李二陛下為了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他程處弼也是其一!

  書生萬戶侯!

  他程處弼不正是以書生起身,如今爵拜冠軍郡公!

  龍城飛將!

  除了數敗匈奴,橫掃漠南,使漠南之地再無匈奴王廷的衛青,還能有誰!

  《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穀,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

  元光六年,衛青奇襲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一戰成名。

  元朔二年,衛青收複河朔,漢武帝在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帶設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衛青死後,漢武帝為其修建墓塚,形似陰山。“起塚象盧山”,即陰山。

  而誰是大唐的衛青,還不是他程處弼!

  《征詞》,雖然未能特別的體現出程處弼什麽個人特征!

  可是,這首詩根本就不需要表現什麽個人特征!

  因為若非長年征戰在外,熟悉軍旅生活,誰能寫出這般大氣豪邁、熱血激昂,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低沉的詩句!

  再看向程處弼時,眾人都已經呆若木雞了,瞠目結舌地看著。

  一連三首,傳世之作,隨口即張,信口即來!

  對於旁人就是絞盡腦汁也神思不得甚至耗盡一生心力也寫不出一篇的傳世之作,對他而言,好像真如街上的爛白菜,要多少有多少!

  “你們怎麽都這麽奇怪的看著我,是我的詩寫得不好嗎?”

  程處弼自然知道眾人泥塑木雕般呆頭呆腦地看著自己是因為什麽,可是此刻皮一下,很是有趣不是嗎。

  你的詩還寫得不好,那還有誰的詩寫得好!

  眾人張口結舌,險些沒有緩過氣來,緊接著接連發出一陣猛烈的咳嗽。

  “妹婿呀,今日孤算是大開眼界了,妹婿之詩才豪情,激蕩人心,三字九言,鬼出神入。在孤之心,妹婿絕對當得上是我大唐第一軍旅詩人!”

  這會兒,李泰恭敬地向著程處弼敬上一禮,然後引以為豪地環顧眾人高聲問道。

  “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當仁不讓”“恰得其名”“必當如此”......眾人無非就是這般恭維、認可、推崇的話,其他還能有什麽言語。

  不服氣?

  嗬嗬,拿什麽不服氣!有本事,一個晚上也寫出五首傳世之詩出來試試!

  其中三首更是一氣嗬成,隨口吟誦!

  說程處弼提前寫好?

  就是提前寫好,那又如何,那也要能提前寫得出來!這可都是傳世之作,又不是大街上的爛白菜!

  代筆?

  作詩可是唐初貞觀年間科舉考試中,重要的一項,能寫出這般傳世之作的,那科舉考試早名列前茅了。

  有這文采,早跟上官儀一樣,在朝中自個混日子了,還用得著給程處弼當代筆。

  “多謝諸位抬愛了,程處弼受之有愧!”

  程處弼慚愧地抱拳拱手,他這不是謙虛,他是真慚愧。

  他愧對曹鬆、愧對楊炯、愧對李賀、愧對王翰、愧對王昌齡......

  “妹婿真才實學,名至實歸,何用如此過謙!”

  李泰和顏悅目地讚歎一聲,轉而又故作難色,朝著程處弼提議道。

  “不過呀,妹婿今日畢竟是上元佳節,主題是上元之夜,要想令大家夥真正心服口服,還得吟上一些上元之詩才是!”

  “諸位,你們以為如何呀?”

  言說之間,李泰還很民主地同著周圍的賓客一吆喝,征詢著大夥的意見。

  當然了,這種意見根本是不用征詢的,文無第一,誰希望承認程處弼是第一俊彥呢!

  李泰自己也是這般想,程處弼擅長軍旅詩詞,所寫通通都是傳世名篇,這雖在他的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這元宵節的詩和同軍旅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他可就不信了,程處弼還能做得了元宵節的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