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第三首傳唱千年的傳世之詩......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6      字數:2048
  “妹婿說笑了,妹婿此詩簡潔精幹,僅僅四十個字,便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

  “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真可謂是樂府新題的傳世之作!孤又有何言語,能夠妄加指教!”

  事到如今,李泰還能如何,隻能是唾麵自幹,將程處弼的詩作,好生讚譽一番。

  “不錯,賢婿此詩渾厚,字幾銖兩悉稱,首尾圓滿,殆無餘憾。”

  李二陛下深以為然地讚同一語,又言辭洋洋地對全詩加以賞析。

  “以如此短小之篇幅,卻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之全程,能將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這短短四十字之間,足見賢婿功力之深!”

  “且賢婿運筆擅抓經典,形象概括,天馬行空,跳躍飛流,場景變換,運用自如,自然得體,虛而不浮,跨度之餘,留以想象。”

  “詩歌節奏明快,如飛流驚湍,給人以一氣直下、一往無前之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愛國之盛情和我大唐將士氣壯山河之風貌!”

  “好一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賢婿此詩,在朕看來,可謂自傳矣!”

  說道最後,李二陛下心有靈犀地向著程處弼挑了挑眉。

  程處弼嗬嗬做笑,沒有答複,也沒有否認。

  這種話,他如何接,他總不能說這首詩不是我寫的,是初唐四傑的楊炯寫的吧。

  不好意思,初唐四傑的楊炯,要到公元65年左右才出生,現在才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

  說是程處弼的自傳,這是當然的了,‘鐵騎繞龍城’,這說得不就是程處弼自個當年率領一萬左衛鐵騎橫跨沙漠,直插薛延陀王廷的事情!

  這一役,李二陛下完全認定了程處弼非凡的軍事才能,直接認為程處弼與霍去病可相提並論,以程處弼如漢武帝霍去病故事,一樣替他封狼居胥!

  至於‘書生’!

  誰敢說程處弼不是一書生!

  能在短短時間內寫出兩篇傳世之作的詩文的人,如果不是書生,而是武夫,那今天所有來參加詩會的文人不都得從這曲江跳下去!

  程處弼不想對《從軍行》說什麽,但不代表他自己卻沒有什麽話不想對李二陛下說。

  “陛下,微臣其實並非是不樂封侯,憑功封侯,這是每位投筆從戎的大好男兒,都樂於見得的事情,這是自我能力的彰顯,亦是國家對才華知遇的體恤!”

  隨即程處弼將手中詩文放下,向李二陛下袒心直言道。

  “且微臣以為兵者凶也,一旦戰禍將起,將會使得蒼生荼毒、百姓寥寥,故戰爭不可輕易而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作為一名堂堂七尺男兒,在家國需要之際,投效軍旅,報效朝廷,乃是義不容辭之舉!正所謂陳思王之詩‘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好一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李二陛下賞心悅目地點點頭,伸出雙手將程處弼扶起,情真意切地讚譽道。

  “賢婿放心,你之心意朕都明白,有功自然當賞,報國勢必盡忠,朕又不是昏君,如何不通戰爭之用、家國之情以及將士之心。”

  “多謝陛下體恤!”

  程處弼再一抱拳,且將幾案上的詩文重新拿起,然後鄭重地遞到李泰的麵前。

  “這第二首詩,還請魏王殿下轉獻給那些羨慕微臣的所謂詩人們,請魏王殿下告訴他們: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若是當真羨慕微臣,就當在家國需要之時,投筆從戎,奔赴沙場,英勇殺敵,無懼無畏,慷慨報國,開疆擴土!

  哪怕在軍中僅僅隻是一名統領百兵的百夫長,也好過做一個置身書齋之中,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於國無功、於家無望的所謂羨慕軍旅的詩人!”

  瞬時,李泰的臉上一陣紅、一陣青、一陣黑、一陣白,色變四彩、五味陳雜,牙齒端在口裏咯咯作響。

  他當然知道程處弼這是在譏諷自己,因為那所謂的‘羨慕軍旅的詩人’就是他剛才憑空捏造,故意用來引程處弼作詩的托詞。

  而程處弼以教育那些‘羨慕軍旅的詩人’為由頭,實際上是在教育自己!

  是在諷刺自己,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於國無功、於家無望!

  “請妹婿放心,來日要是遇到那些個羨慕軍旅的詩人,孤一定勸告他們效仿妹婿,投效軍旅,為國建功,並將親身經曆,詩成傳世之作!”

  可就是李泰的牙口咬得再是發寒,就是把牙根咬斷了,他也不得不接過程處弼的詩作,隨便再把那群沒用的詩人,跟著批上一通。

  “如此甚好!”

  程處弼看著李泰這既敢怒又不敢言隻能委屈自個的強笑模樣,很是舒坦,很有夫子看到‘孺子可教’的學生般的快樂。

  “對了,不知魏王殿下聽完微臣這兩首詩之後,現在對微臣的詩才是否滿意?”

  將詩文交給李泰的瞬間,程處弼又笑而知禮地主動向李泰詢問道。

  “不知魏王殿下是否還認為微臣是誇誇其談之輩,人為微臣現在當不當得上陛下對微臣‘我朝第一俊彥’的誇獎?”

  是還是不是?當得上還是當不上?

  李泰剛在腦中閃過這個念頭,還沒有想好該怎麽回答,可程處弼卻又說道出話了。

  “若是魏王殿下還是不服的話,需不需要微臣再書上第三首可傳唱千年的傳世之詩,而讓魏王殿下心服口服!”

  來而不往非禮也,隻守不攻可不是他程處弼的作風。

  之前可是李泰一直在刁難他,他也要主動出擊,讓他李泰難堪難堪,看看李泰如何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