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皇帝與宰相們的較量!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6      字數:2122
  果然!

  “回稟陛下,微臣以為不然!”

  隻聞得一聲剛正之音。

  其後,魏征堂堂正正地從隊列之中站了出來,端正緩步至於廳中,麵朝著李二陛下拱手一禮,而後不卑不亢、振振有辭:

  “微臣以為當今群臣,必無輕蔑魏王者!”

  “然在禮,臣、子一例,《春秋》稱:王人雖微,列入諸侯之上。諸侯用之為公,即是公;用之為卿,即是卿。若不為公卿,即下士於諸侯也。”

  “今三品以上,列為公卿,並天子大臣,陛下素所尊崇禮待。如其小小不是,魏王何得折辱!若國家綱紀替壞,臣所不知。以當今聖明,魏王豈得如此!”

  “且隋文帝不知禮義,寵樹諸王,使行無禮,尋以罪黜,卒皆夷滅,不可為法,亦何足道哉!”

  果然是《魏鄭公諫錄◎諫魏王不得折辱貴臣》!

  魏征果真不愧是貞觀朝第一噴子!

  當魏征這一頓話畢,程處弼再看向李二陛下時,李二陛下臉色鐵青,青筋狂暴,緊咬著嘴唇,一眼瞪大如鬥的眼死死地瞪在魏征的身上,良久無言。

  可程處弼知道,這隻是李二陛下最後的倔強,垂死的掙紮罷了。

  過不了多久,李二陛下就會投降認輸的,笑著臉給魏征唱征服的。

  因為《魏鄭公諫錄◎諫魏王不得折辱貴臣》就是這麽寫的。

  根據《貞觀政要》的記載,李二陛下不僅跪下來給魏征乖乖地唱了征服,還送給了魏征一千匹絹作為賠罪。

  “哈哈哈哈......”

  果然,李二陛下很快就收斂起了暴戾的怒容,轉雨為晴,揚起了歡暢的大笑。

  隨後,李二陛下高聲讚歎道:“愛卿言語在理,朕不得不服!”

  “諸位愛卿也都起身吧!”

  其後,李二陛下將手一抬,請一眾宰相起身,繼續喜形於色,高興地說道。

  “朕適才是因為私情溺愛才興問諸位,實在有錯,而魏愛卿所論,正乃國家大法,方為大義!”

  “朕適才忿怒之時,自覺有理,及見愛卿所論,始覺大非道理。朕身為一國之君,說話怎能如此輕率!”

  “愛卿忠正直言,剛正無二,可賜絹千匹!”

  “多謝陛下恩賜!陛下明辨輕重是非,真乃聖明之主也!”

  魏征深得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美好地頷頷首,而後謙遜地向施上一禮。

  “陛下聖明!”

  房宰相等一眾宰相也都劫後餘生地鬆下一口氣,也都跟著魏征向李二陛下行上一禮。

  可那一個個的小眼神,全集中在魏征的身上,根本不是對李二陛下聖明的推崇,而是對魏征強勢打臉的崇拜。

  打臉之後,還強行挽尊!

  貞觀朝這些宰相,果然他娘沒有一個是好人......

  瞧見著魏征這些人虛偽的行徑,程處弼對李二陛下越發的同情了,想要當個明君,真他娘的不容易啊......

  “不知陛下召見臣等還有何事,若無其他要緊之事,微臣門下省還有不少公務要處理,便先行告退了!”

  打完臉之後,當然是凱旋而歸,回去跟同僚吹牛逼,魏征當下就向著李二陛下提出請辭了。

  “微臣政事堂還有政務要處理!”

  “微臣尚書省還有政務要處理!”

  “微臣中書省也是!”

  其他諸位宰相也趕緊跟在魏征後頭,向李二陛下請辭。

  這兩儀殿顯然已經成為了是非之地,再留在這裏肯定不妥,若是繼續留在這兩儀殿,君臣之間,大眼瞪小眼,多尷尬呀。

  接下來李二陛下該怎麽辦呢,就這麽放魏征他們走了?

  程處弼疑惑地望向李二陛下,可是好像不放魏征他們走,李二陛下也沒有其他辦法吧......

  “慢著!你們折辱魏王一事,朕可以不追究!”

  隻見玉階之上的李二陛下麵色若戲曲臉譜般再次快速轉陰,神色陰暗,聲音陰森、冷厲無情。

  “但是你們抗旨不尊一事又當如何!”

  “魏王是奉朕之旨意,開設文學館,汝等不從,抗旨不尊,莫非你們是輕慢於朕!”

  抗旨不尊、輕慢於朕!

  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這突如其來的責問,直讓貞觀朝這些宰相們,頓時從天堂,懸空摔下,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

  一眾宰相的大腦已經短路了,個個像根木頭似的,傻傻地站在那裏,楞著兩隻眼睛呆呆地癡望著李二陛下。

  啪!啪!啪!

  清脆的膝蓋撞擊著青石地板的聲音,連續不斷散發在兩儀殿裏。

  貞觀朝的宰相如同熱湯下餃子一般,一個接著一個,全部跪倒在地,這次就連嘴硬善諫的魏征也跪了!

  一個個地把腦門扣在青石地板上,汗如雨下地給李二陛下請罪:

  “微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絕不是有意抗旨不尊,請陛下明察!”

  “朕現在不想聽你們說這些有意無意的話!朕隻知道你們都抗旨不尊了!”

  風水輪流轉,李二陛下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地就饒過他們呢,無趣地擺了擺手,緩步從玉階上踏下來,像勝利者般巡視著他戰勝的俘虜。

  “朕知道你們,還有程處弼在內,都拒絕了魏王!可是,你們知道朕為什麽隻問責你們而不問責他嗎!”

  一眾宰相們隨著李二陛下所指,確實同他們一樣拒絕李泰的程處弼,卻安然無恙地站在一邊。

  “臣等愚鈍!臣等不知!”

  在他們心裏,李二陛下不責備程處弼的原因有很多,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人去在意那些原因了。

  現在少說話,認錯話,才是硬道理。

  “朕告訴你們,那是因為除了程處弼之外,你們之中沒有人主動給朕解釋緣由!沒有,一個都沒有!”

  李二陛下指著程處弼,俯視著腳下的宰相們,嗬責地解釋道:“隻有他程處弼,主動跟朕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