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帝王遊戲,父子情仇!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5      字數:2022
  “你......”

  看到程處弼打量在自己身上沒好事的那雙眼睛,李二陛下又是一頓氣急,也大眼瞪小眼地懟了回去,恨不得把程處弼這雙不懷好意的眼睛給挖出來吃了!

  “二哥!”

  聰慧的長孫皇後也唱起那嬌柔的聲音,眨著那雙柔弱的慧眼,期盼地凝視著李二陛下。

  “觀音婢......”

  見著長孫皇後對自己使美人計,李二陛下對程處弼強勢的百煉鋼,可瞬間就化成了暖綿的繞指柔。

  “哼!那也要看這小子到底能道出個什麽計策來!”

  盡管有長孫皇後的央求,但李二陛下還是咬著牙,冷著麵,保留著自己最後的尊嚴。

  雖然他也知道程處弼和長孫皇後都是對自己好,緩和自己和李淵的關係,也是為了成全自己皇帝的聲譽。

  但他再也丟不起這個人了!

  一想到那句‘以隋文帝終於彼,惡之’,他就渾身炸毛,氣不打一處出!

  對於李淵心中所想還有李二陛下心中所惡,程處弼都是十分清楚的!

  李淵之所以以‘以隋文帝終於彼,惡之’,是因為隋文帝楊堅就是在仁壽宮(九成宮),被身為次子的楊廣所弑!

  楊廣是次子,李二陛下也是次子!

  李二陛下能做出玄武門之變,未嚐就不能再起九成宮之變!

  由於李二陛下之前玄武門之變殺兄弑弟、逼宮父皇的行徑,讓李淵對這個心狠手辣的兒子,失望到了極點!

  李淵對李二陛下不僅沒有絲毫的信任,甚至還有怖懼,害怕自己也和姨父楊堅一樣,遭遇毒手!

  李淵對李二陛下的怖懼,就是李二陛下之所以暴跳如雷,氣不可遏的原因!

  因為他對玄武門之變,也藏著一肚子的火,也深有怨言!

  如果李淵沒有玩弄皇帝的製衡之術,沒有過度的重用與封賜於他,沒有‘太子令、秦、齊王教與詔敕並行,有司莫知所從,唯據得之先後為定’......

  如果李淵極早地篤定他大哥李建成,如果李淵沒有讓他和李元吉對皇位看到一絲希冀,玄武門之變又如何會發生!

  什麽叫過度的重用與封賜於他!

  右領大都督、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雍州牧、太尉、陝東道大行台、左武候大將軍、涼州總管、益州道行台尚書令、天策上將、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

  增邑二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聽三爐鑄錢以自給......

  橫貫一統地方的滔天權勢,象征帝王權威的金輅車、袞冕袍,可私自鑄錢的錢爐!

  什麽叫‘太子令、秦、齊王教與詔敕並行,有司莫知所從,唯據得之先後為定’?

  就是說李建成、李元吉和他的命令,擁有和他父皇李淵的詔書聖旨等同的權威!

  如果幾個人發布出同樣的命令,那就按照這個命令的先後順序來,誰的命令先到,就按誰的意思辦!

  不管是他的命令、李建成、李元吉的命令,還是李淵的聖旨詔書,都一樣!

  這是什麽,這是無上的權力!

  大唐雖然隻有一個皇帝,但他和李建成、李元吉都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他們的命令都具有皇帝聖旨的同等法律效應!

  如果李淵一早絕了自己對皇位的念想,讓自己安心做個安樂王爺,自己何曾被逼到要在玄武門殺兄弑弟的份上,到死都要背負殺兄弑弟的罵名!

  作為當事人的李二陛下和李淵都放不開,但看在程處弼的眼裏,卻平淡得多。

  李淵不僅在李建成、李二陛下、李元吉之間玩弄著皇帝的製約與平衡之間的遊戲,同時也是在玩養蠱遊戲,最後勝出的蠱蟲,可以繼承他的皇位!

  隻是他沒有料到,這個遊戲會遠超他的掌控,養蠱的代價也異常的慘痛!

  不僅兩個兒子死了,他也被這最後勝出的兒子給架空了,被迫讓出了帝位,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這個絲毫不念兄弟之情、能夠殺兄弑弟的兒子,未嚐不能斷絕父子之情,同樣地也殺害自己!

  而且,之前已經有了楊廣殺害楊堅的珠玉在前!

  可是,程處弼非常清楚,李淵的怖懼過頭了,好比驚弓之鳥似的,但其實李二陛下根本不可能殺他!

  因為要是李二陛下真想殺他,早就可以動手了!

  興許在朝廷還沒有完全掌握、大唐四方疆土的人民沒有完全穩定、東方也還沒有統一的貞觀之初,李二陛下不能殺李淵,需要留著李淵安穩人心!

  但在貞觀四年,國家統一,鬥米三四文,攻滅東突厥,挾大勝之勢,被尊為‘天可汗’,李二陛下的內外聲威達到至高點的時候,要殺李淵完全可以!

  在這個時候,太上皇李淵突然‘得病’,‘暴斃’而亡,對朝野上下,完全沒有絲毫的影響!

  之所以,李淵能夠一直苟活到現在貞觀八年,就是因為李二陛下的良知沒有泯滅,李二陛下並不想殺他!

  這也是程處弼之所以敢向李二陛下進言厚待李淵的真正原因!

  如果李二陛下真對李淵有殺心,那什麽帝王聲譽,什麽孝治天下,都是廢話,他勸李二陛下也沒用!

  “其實很簡單,既然太上皇陛下不想前往九成宮避暑,那就幹脆在長安城周邊,給太上皇陛下建造一座避暑行宮!”

  程處弼悠悠淺淡地向著李二陛下、長孫皇後道出自己的意見並征詢。

  “不知此策,嶽父大人和嶽母大人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