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三年宿念,隻為封禪!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5      字數:1965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泰山,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廣袤壯闊巍峨、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更象征著“國泰民安”。

  博城縣(今泰安市)。

  “泰山,朕來了,朕終於來了!”

  到達這博城縣之後,仰望著那拔地而起、具有通天之勢的綿延山勢,縱觀那若遊龍一般蜿蜒曲折、陡峭而上,直衝泰山之巔玉皇頂的曲折山路。

  李二陛下好似瘋了一般狂喜,在馬車裏尖叫,更從馬車裏衝出,站到馬車上,來縱觀這天地之奇。

  站在馬車上來不夠,李二陛下還要從馬車上下去,去泰山腳下的土地上,感受這天下獨尊的盛氣。

  “陛下,陛下,這可使不得呀,大軍還在前行呢,這可使不得呀!”

  馬車外的李全給突然神經發癲的李二陛下給震住了,連忙將手護主隨時準備跳車的李二陛下,驚慌失措的疾呼道。

  這大軍還在前行,來來往往這麽多車馬,要是不小心衝撞了陛下,傷了龍體,他就是有九個腦袋也不夠砍!

  “左衛將士聽令,停止前進!”

  隨駕指揮著左衛禁軍護衛在李二陛下車駕左右的程處弼見此,直直搖頭,連忙打馬上前,將手一招,號令所有的左衛禁軍。

  看到這欣喜如狂和神經病似的、沒有半分風度威儀的李二陛下,他現在甚至都有些後悔給他出主意,幫助他來泰山了。

  隨著程處弼的一聲令下,左衛的軍士整齊劃一,迅速地勒韁停馬。

  “滾開,狗奴才!”

  但象珞車都還沒有完全停住,李二陛下就已經一腳踢開來護他的李全,興衝衝地從車駕上匆匆跳下,雙臂舒張,身姿舒展,好似炫舞的精靈一般在天地之間,縱情蹦跳、縱情呐喊、縱情呼吸。

  你敢想象一個中年大叔,活潑好動,蹦跳舞蹈......

  那畫麵簡直不要太糟蹋程處弼的三觀......

  但李二陛下好似完全放下物外,沉浸於心一般,在這廣袤的天地之間,自由灑脫,無拘無束。

  三年了!

  三年了!

  他李世民忍氣吞聲,辛辛苦苦蟄伏了三年,終於等到了今天!

  他終於來到了泰山,來到了秦皇漢武都前來封禪的泰山!

  “陛下!”

  程處弼走到李二陛下麵前,捂著口輕咳著幾聲,左瞟右瞄著示意著李二陛下。

  “嗬嗬......賢婿啊,你知道嘛,朕等這一天等了三年了,足足三年了,三年了啊!”

  李二陛下也注意到自己很是失態了,連忙停下自己手舞足蹈的動作,但他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將雙手搭在程處弼的肩頭,使勁地搖晃道。

  “我知道!陛下,我都知道!”

  程處弼對視著如同小孩考了一百分一般雀躍歡愉的李二陛下,點頭連連,喜笑配合。

  他知道!他當然知道!

  早在貞觀五年十二月,從北疆大勝而歸,武臣彠上奏請封禪書,李二陛下在禦承天門聽政封賜群臣之時,就打算提出封禪!

  如果當時不是魏征懟住了李二陛下,讓李二陛下有口難言,還不得不賠上一個淩煙閣來平息群臣之惑,當時李二陛下就會提出封禪!

  攜北疆大勝之勢,人心所望之時,估計貞觀六年,李二陛下就總領百官,浩浩蕩蕩地開赴到這裏舉行封禪大典了。

  由於魏征那一懟,這一拖就是三年,人生有多少個三年,如今都貞觀八年了!

  “海氣百重樓,岩鬆千丈蓋!”

  得到程處弼的認同之後,李二陛下又縱覽著泰山的巍峨山色、奇鬆絕壁,高聲讚歎道。

  “這可是隻有五嶽獨秀、天下第一的泰山,才能擁有的雄奇偉岸之氣魄!”

  “陛下,雖然微臣明白,可是有些人就不明白了......”

  程處弼覷著因為左衛禁軍地停止前行導致整個大軍都停滯不前,而懷著疑惑趕來詢問李二陛下情況的群臣們,小聲地提醒道。

  “誰!是誰!誰不明白!是誰......”

  聞得此聲,李二陛下好似一百分被質疑是作弊得來的小孩般喜怒無常,頓時轉喜為怒,轉過身來,對著程處弼喝問道。

  可他一轉身便看到了過來的李靖等人,幽怨地瞪了程處弼一眼,那意思是說,怎麽他們過來了,你不早說......

  程處弼無辜地聳了聳肩,撤到一邊,該他做的事,他已經為李二陛下做得仁至義盡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李二陛下和這些三品大員們的較量了,可就不關他的事了。

  “不知陛下為何突然停止行軍?”

  今日當值的並州都督李績,率先走到前來,向李二陛下請示道。

  “沒有為什麽,朕不想走了,所以就停下來了。”

  李二陛下的心很愉悅,回答得也很散漫,很隨和。

  “既然陛下累了,那我等就在這駐馬休息便是。”

  李績自然抬著他那萬年不變的笑容,接上話來說道。

  “不,朕不是累了,朕是不想走了!”

  李二陛下連連搖頭擺手,仰望著那高峻入雲的泰山,帶著深情的展望,帶著深切的期盼,高聲地向李績、以及在場所有的三品大員,道出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渴望。

  “朕要在這駐營!朕要登泰山!朕要封禪!朕要和秦始皇、漢武帝一般,到這泰山上去舉行封禪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