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讓他們都跪下!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4      字數:1997
  泊汋城內,火光衝天,遍地哀嚎。

  迅猛的陌刀騎,在街頭巷尾,橫衝直撞,所向無前,高句麗的守軍在居高臨下橫貫全身之力的陌刀下難得擋下一刀。

  如果一刀沒死,那就再添上一刀,就算再沒死,也會在騎陣狂奔的錚錚鐵蹄之下,碾成肉泥。

  麵對強橫的左衛鐵騎,高句麗的守軍節節敗退,隻能在恐慌之中,戰戰地往後退守。

  “將軍,再往前逼進,就是泊汋城的城主府了!”

  程處弼邊上的裴行儉,一刀斬殺一個高句麗軍士後,喘息之間,指著前方一座豪華的住宅向程處弼興奮的叫道。

  “各位勇士,各位勇士,不要動手,不要動手,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就在程處弼準備再高舉畫戟鼓舞一番士氣,率軍更進衝鋒的時候,前麵的軍陣裏,突然用高句麗語傳出一陣急促的大喊。

  “誰叫的投降,哪裏叫的投降?”

  “誰?是誰?”

  高句麗那些退守的軍士們,一個個都慌亂了,不知所措地四下顧望,查找聲音的來源。

  投降?

  而程處弼也被這一聲給詫異住了,俊美的嘴角劃過一道優美的弧度,抬起左手止住了左衛將士們的進攻。

  “溫城主,是溫城主!”

  “溫城主!”

  “溫城主!”

  很快的,這些高句麗的守軍們就找到了聲音的來源,並且在人群中引發了一陣騷動。

  然後,高句麗的守軍慢慢在人群中讓出一條道來,一個肥頭大耳、大腹便便,把盔甲都快要撐破的中年將領在一眾軍士的擁護下出來了。

  “是他......”

  看到城主到來之後,程處弼的嘴角揚起一抹嘲意。

  什麽城主,程處弼不認識,但城主旁邊的那個將領他認識,剛才那個將領拉過自己手上的一個士兵擋住了自己的一戟,其後又用士兵作為墊背,擋住了自己的弓箭。

  看到程處弼的時候,那個將領也是一陣發寒,垂著腦袋不敢看程處弼半分。

  對麵這個將領實在是太可怕了!

  一箭射死了自己拋出去墊背的士兵之後,那一箭還可以穿透,射下自己的頭盔,如果不是往城主府跑,轉了個彎,自己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從人群中走出來的溫沙,先在身旁那名將領的附耳密語下,望向程處弼,待看到程處弼的容貌時又是一驚。

  唐軍這位主將實在是太年輕了,比泉蓋蘇文還要年輕。

  但他就隻看了一眼,就沒敢多看。

  這名唐將的氣勢實在是太嚇人了,那充斥著全身的暴戾之氣、鐵血之氣,比他這個沙場老將還要來得濃烈,簡直讓人太過膽寒!

  “啾啾......”

  鐵馬伴隨著金戈之聲,段瓚、李震的人馬,也從城中的東、南兩方向合圍過來,三麵環圍了這支部隊,團團圍住了城主府。

  “泊汋城的各位將士們,我是你們的城主溫沙,現在我命令你們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

  溫沙見狀,一抹額前的冷汗,趕忙向程處弼施上一禮,轉身麵對著高句麗的軍士們呼喊道。

  程處弼饒有興致地看著麵前的胖將,這泊汋城的城主到是蠻識時務的,知道主動投降!

  其實,他不怎麽希望他們投降,投降了,他就不好處理這支部隊了。

  他也希望能保全自己的名聲,不至於讓自己落下一個坑殺降軍的臭名。

  要是他們不投降衝出城去,他就可以把他們都圍殺,就是有一兩個漏網之魚,有幸從城內逃脫,也逃不脫城外的追擊。

  他在城外還留了五千的騎兵,讓李伯瑤和房俊他們統領,目的就是清剿那些逃出城的守軍。

  在溫沙的命令下,雖然高句麗僵持了一會,但最終還是有人第一個放下了武器,慢慢地兩個、三個,最後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武器。

  從三麵環圍而來的左衛騎兵們,也一個個翻身下馬,手持著陌刀收繳這些武器,將這些投降的軍士們架住。

  溫沙示意那些高句麗軍士們稍安勿躁,也笑嗬嗬地解下了自己的佩劍,轉交到了程梁的手中。

  “這位將軍,這是我們泊汋城的戶籍還有城主印信請將軍大人收下!”

  然後,溫沙轉身向身後的親衛接過一具木盤,雙手將木盤置於頭頂,恭敬地呈到程處弼的麵前。

  程棟走上前去,接過溫沙手中的木盤,轉呈到程處弼的麵前。

  “正則!”

  程處弼向著身側的劉仁軌一努嘴,劉仁軌便知意地從木盤中拿起盤中的文本看察。

  審查一些過後,劉仁軌向程處弼點頭。

  “讓他們都跪下!”

  程處弼俯看著那些眼中還有著不屈意誌的高句麗軍士,冷然的喝道。

  “我們將軍說了,讓你們都跪下!”

  程處弼不以高句麗語說,劉仁軌就隻能充當程處弼的翻譯了,向著溫沙說道。

  “跪下?好,好,好,跪下,都跪下!”

  溫沙先是一愣,但見程處弼麵色上的不善,立馬就應承了下來,連連轉身將雙手下壓,讓身後那些軍士們都跪下。

  “跪,為什麽要跪,我們都放下武器了,為什麽還要下跪!”

  “對呀,不能跪,不跪!”

  “我高句麗隻有戰死的勇士,絕沒有屈膝的勇士!”

  程處弼的這一道命令,若落在幹草上的星火,在人群之中燎燒,點燃了不少高句麗軍士再戰的鬥誌。

  但那些叫囂的軍士的聲音剛落,那在夜色下,依然泛著燦爛寒光的陌刀,便立馬架在他們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