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布軍演武,李二演說!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1966
  “稍息!立正!啟稟大唐皇帝陛下,國番監全體學員分列演練完畢,請陛下批準進行軍武演練!”

  待軍威嚴嚴的分列式演練完畢,所有的學員再次集中到校場之後,程處弼又移步到李二陛下的身側,高聲請命道。

  一個隻有分列式而沒有戰術演練的軍演,是不圓滿的,李二陛下也不能完全看出成效,既然要玩就要玩大的,一步到位。

  “好,好,賢婿,你盡管去安排調遣好了.......”

  李二陛下哪裏清楚那麽多門門道道,甩手交給程處弼去安排,他今天隻是過來檢驗成績的,至於怎麽考試,怎麽讓他看到成效,那都是程處弼的事情。

  “喏!稍息!命令!本祭酒命令,各兵種方陣依次進行軍武演練!”

  程處弼返身,再麵瞰著校場內的全體學員,高聲命令道。

  轉眼之間,風雲湧動,各個方陣依次從校場中帶離,隻剩下長槍兵方陣列陣在校場一統。

  “長槍兵演練開始!”

  “突刺!”

  隨著薛仁貴的宣令,嚴整排列的長槍兵們,迅猛地刺出手中的長槍,銀白的槍尖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耀光,罡風獵獵,槍頭的紅纓在風中自豪地揮灑,比陽光還要來得火熱。

  “喝!”

  “穿透!”

  “喝!”

  “上挑!”

  “喝!”

  槍陣演練之後,便向李二陛下致敬,統一帶隊離開了校場,已經等候多時的樸刀兵陣,踏著嚴整的步伐,填補了校場一統的空缺。

  “樸刀兵演練開始!”

  “劈砍!”

  “橫掃!”

  “砌就!”

  一刀橫起千層浪,一盾直抗萬斤閘。

  簡潔而霸道的樸刀砍下千兆寒光,沒有任何華麗的動作,隻有最簡單的劈砍、橫掃、豎砌,但那在陽光下,連串滑落的汗水,卻是奮力殊死的見證,若麵前是敵人定會讓他們血濺三尺!

  “弓弩騎演練開始!”

  “騎射!”

  一千人的騎兵,排成一列,手持弩箭,一聲令下之後,五十步之外的草人上已經全是密密麻麻的箭支。

  “奔射!”

  一聲令下,千騎聞聲而動,馬蹄蕩起,驅馳於校場之上,長弓摘下,隻見烏雲密布、箭雨如蝗,一百步之外的草人無一幸免。

  “飛射!”

  馬蹄激蕩,千騎如浪潮般後退而逐,手中長弓揚天斜抬,密布的箭支若漫天的花雨,飄飄灑灑點綴在兩百步之外的草人上。

  “陌刀騎演練開始!”

  “三裏外突擊橫切!”

  “五裏外突襲劈砍!”

  “十裏外奔襲斬首!”

  馬嘶長鳴,踏蹄飛揚,隻見校場裏黃沙滾滾、揚塵飛飛,千匹白馬流風似電般歸於白點,白馬之上的學員高舉著手中雪亮的陌刀伴隨著整齊的怒吼,或橫行效武、或力劈華山、或鈞力擊斬,縱馬縱情馳騁。

  但凡是戰馬所過之處的草人,無一不草首飛天,降下漫天草雨,但那木架支撐的草身卻沒有收到半點的傷害,快、狠、準,幹脆利落,這才是陌刀手的霸道威力!

  “稍息!立正!啟稟大唐皇帝陛下,國番監全體學員各兵種方陣軍武演練完畢,請陛下訓示!”

  待陌刀騎演練完,所有的方陣又重新歸整於校場後,程處弼第三次整齊軍隊,向李二陛下報告。

  李二陛下的臉上還蕩漾著對剛才軍演的震驚和心喜,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在非戰爭情況下,展現出軍隊的強大戰力,更重要地是這支軍隊馬上就要成為他忠誠的軍隊,去為他征伐高句麗!

  李二陛下長籲一口氣,緩緩平複下躁動火熱的心情,順著程處弼的指示走到了檢閱台的一統,環視著台下整齊威武的方陣學員,笑從心聲,欣喜地說道:

  “自古天下,重東方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生為何人,隻因昊天。生而為人,則以謝天。昔三皇治世,五帝安民,夏承家國,商主社稷,周興宗國,分封先德......”

  尼瑪,李二這老貨是不是高興得傻了,這又不是朝堂,又不對麵對從小飽讀詩書的文武大員,和尼瑪的一群蠻夷拽什麽四字駢文、拽什麽文言文,還特麽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出來了......

  “咳咳......陛下,他們都是蠻夷......”

  聽著李二陛下正式而莊重的宣講,程處弼表示無語得心都要碎了,走到李二陛下身側,附耳低聲地提醒道。

  和一群才學會通用漢語的蠻夷拽尼瑪的文言文,就是你說得再有文采,還不是對牛彈琴,人家還不是什麽都聽不懂......

  “嗬嗬......”

  李二陛下尷尬地皺著老臉嗬嗬發笑幾聲,掩過自己剛才的得意忘形,清了清嗓子,就開始大聲的放起了白話。

  “不管你們來自何地,不管你們原先是哪個種族的,現在你們的部族都是我大唐的領地,你們的子弟都是我大唐的子民!你們都已經看到了你們的部落,在朕的安排下衣食無憂,生活得很好,朕給他們......”

  “嚴寒的冬天再也不是你們的追命期,你們的部落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因為冬天就帶來噩夢般的死亡......”

  看著李二陛下聲行並茂的傾情演說,程處弼也是有些佩服這老貨,動之以情是最好的演說,人生來都是情感動物,從前的部落到現在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見證,最好的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