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信口發誓,李二明心!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2027
  “氏族誌?你到給朕想到了一個好名字!沒錯,這本書編纂出來之後,名字就叫《氏族誌》!”

  聽著“氏族誌”這個稱呼,李二陛下先是一惑,而後一喜,大聲確定,朗聲問道。

  “你說,你是編還是不編?”

  尼瑪,《氏族誌》,這本書的書名,現在變成了本公子定下來的了......

  對這狗娘養的曆史,程處弼也是一陣無語了,搖了搖頭:

  “不編,這書其實沒什麽好編的......”

  明麵上說,編纂《氏族誌》這本書是為了“依據史書,考證世係,推進忠賢,貶退奸佞”。

  實際上編纂《氏族誌》是為了打壓世族貴族勢力,扶植庶族寒門地主,提高李氏皇族地位,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但現實是,《氏族誌》編纂出來之後,七宗五姓還是被列在了世族第一等,而出自博林崔家的崔幹民位列第一。

  這一結果,把李二陛下氣得半死,下令又重新修改《氏族誌》,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民幹被降為第三等。

  但就是這樣,還是不能降低七宗五姓在大唐的影響力,不然唐高宗時宰相、出身“關中四姓”的薛家又迎娶了李元吉之女的薛元超,還發出“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的喟歎。

  盡管高宗時代,依舊打壓世家大族,並以法律的形式頒布禁婚詔:

  “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範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婚姻。”

  還在李二陛下編纂《氏族誌》的基礎上,進一步頒布了《姓氏錄》,進一步貶低以七宗五姓的世族地主。

  但結果呢,七宗五姓根本就沒有鳥李治,不但不能禁止他們互相為婚降低他們的身份,反倒在無形中增加了七宗五姓的資本。

  到了唐朝後期的唐文宗時期,唐文宗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太子,但鄭覃寧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也不嫁給太子。

  為此唐文宗李昂很是無語:“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即使是到了文宗所在的晚唐時期,七宗五姓的影響力都沒有削弱,相反更為嚴重,編纂這些東西又有什麽用。

  但編纂《氏族誌》真的有用嗎,也不能說沒有用,總能說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影響力度的。

  至少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成功升級成為了世族,那些沒落的士族世家則被李二陛下給收拾了......

  “你,你當真是要氣死朕!”

  李二陛下今天真是氣無可氣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今天被程處弼氣了多少回了,氣得哆嗦著手,指著程處弼罵道。

  “程處弼,朕真問你,難道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難道朕和長樂這般好待於你,還比不上你母親的娘家清河崔家在你心中的地位嗎!”

  “這......這都是些什麽事呀!陛下,我,我真不是這個意思!”

  聽得李二陛下又是這般說法,程處弼真的是無奈了,苦澀地連連擺手。

  自己真跟七宗五姓沒多少交集,這李二陛下怎麽老是不信呢,還老愛這麽做比較......

  這不編書心就是向著七宗五姓的了,簡直就是無理取鬧嘛,這是......

  “那你的意思,就是編書嘍?”

  李二陛下也不知道是抽了什麽風,就死磕在這一個問題上。

  “編書,這書其實編了真沒用!”

  看著在這一個問題上猛鑽牛角尖的李二陛下,程處弼當真是要醉了,苦笑連連,再看到李二陛下又是那副氣上心頭的表情,連連抬手下壓,安撫李二陛下問道。

  “陛下你先別著急,你先聽說我,這書編纂出來也確實沒用!”

  “陛下,我問你啊,你是不是現在就想著對付以七宗五姓為首的傳統世族貴族?”

  看來今天也隻能把這個問題完全解決了,不把這個問題完全解決,這李二是完全不會善罷甘休的......

  “......”

  李二陛下是真的無言以對了,怔怔地看著程處弼,這小子是真的太膽大包天了,什麽話都敢直說。

  不過,再一想也是,自己不正是喜歡程處弼這一顆赤子之心,程處弼這般袒心直言,不正是對自己的赤誠相待......

  “陛下,我問你呢,你說話呀!”

  看著呆呆傻傻注視著自己的李二陛下,程處弼也是氣來了,急躁地催促道。

  “你小子,可要發誓,朕今日之言,隻入得你耳!”

  李二陛下恍然發笑,欣慰地對視著程處弼,一字一頓,嚴肅正式。

  “發誓?”

  程處弼沉吟著這個詞語,這是李二陛下要對本公子開誠布公,把心中的秘密都講出來的節奏?

  “發誓,當然發誓!我程處弼對天發誓,如果今日之言,泄露於外,絕對頃刻身死,再過輪回!”

  也沒做多想,程處弼就向天揚手,聲音鏗鏘地表態。

  發誓,發誓算什麽!

  古代的毒誓能有什麽用,不過是迷信之說,就算實現了,係統在手的本公子,也不過是再穿越時空,到另一個朝代,照樣名垂青史,風流快活!

  “好,那朕就把實情都告訴你!”

  見著程處弼發誓了,李二陛下也就沒什麽隱瞞了,把程處弼拉到了坐榻上,兩人同榻對坐,緩緩說道。

  “你可知曉,不僅僅是這七宗五姓,就是當年不少隴西、關中的世家都是息王(李建成)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