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借我三千鐵騎,揚我浩蕩天唐!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2034
  “多謝陛下賜劍!請陛下放心,世輔一定不負陛下厚望,為陛下踏馬持戟,揚我浩蕩天唐!”

  程處弼雙手捧著開疆盤龍劍,再次頓首行禮,神色肅然,聲音激昂。

  “世輔有一銘誓,懇請陛下傾耳聽之!”

  他明白李二陛下對他的厚愛源於何處,源於李二陛下的大國沙文主義情懷,源於李二陛下對秦皇漢武的追慕。

  而自己踏馬持戟、揚唐天威的目的,說得好聽點是愛國,說得不好聽點叫複仇。

  趁著盛唐這個偉大的時代,趁著現在強大的軍事實力對高句麗、對東瀛、對天竺,還有那些在韃子統治時期侵略華夏的西方蠻夷複仇!

  雖然李二陛下和自己的目的不同,但實際上的操作方式,需要實踐的道路是一致的。

  但李二陛下是皇帝,是一國之君,是一國之根本,戰場凶險,萬一李二陛下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這可是要動搖國本的!

  李二陛下是不能輕易出征的,上次能夠出征北疆草原,群臣沒有力諫,已是僥幸之至,下一次要想再次親征,真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所以,李二陛下想要把自己的將軍夢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雖然現在李二陛下已經是九五之尊,但他現在還非常的年輕,才三十五歲。

  盡管他還對自己當年身為秦王、身為天策上將,打下大半個李唐江山的英雄事跡而追憶、而懷念,但他已經人在深宮、身不由己,身上已經承載著整個江山社稷的重量。

  一如登基以來就喜歡在上林苑玩戰爭遊戲、夢想著如何在大草原上與匈奴一戰,卻不甘心隻能在未央宮中主持大局、擔任後勤部長的漢武帝劉徹親手培養並將霍去病送上戰場,讓霍去病代他征戰沙場、討伐匈奴。

  李二陛下給自己贈劍,同樣是將他的英雄夢、武將夢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帶上他的執念去征戰、去討伐。

  “賢侄有何銘誓,且來言之,朕必當洗耳恭聽!”

  因為程處弼的冠禮禮儀還沒有完全完成,還隻能跪坐在席,李二陛下隻能折下身子,雙手將程處弼的上身扶起,自己也跟著程處弼屈膝盤腿,坐在同一張席子上。

  見著這一幕的魏征魏大噴子氣得胡須倒飛了,想著張口就噴得李二陛下連祖宗十八代都不認得,卻被身後笑容老神在在的李績給拉住了。

  行同車與,坐則同席。

  這可是曆代君主對臣子的殊榮,這可是他們瓦崗派下一任接班人最好的表現時刻,他如何能讓魏征前去打斷。

  聽得李績的幾句密語,魏征便緩緩闔上雙眼,袖手不言。

  但在席上,程處弼那天縱豪情若浩浩湯湯、洶湧澎湃的長江水容不得半點束縛的聲音,已然在室內朗誦起:

  “借我三千鐵騎,揚我浩蕩天唐!”

  “揮劍恒河畔,立馬天山西。血浴匈奴寨,槍斷突厥旗。萊茵焦骨散,千裏無人啼。枯葉伴屍骨,鼠首如山積。”

  “狗食蠻夷飽,雞鳴馬蹄疾。屠戮禁悲憫,恩仇方可洗。賞軍扶桑酒,放馬馳印尼。鹽灑櫻花海,荊種稻田期。”

  “三十年征戰南北,四十年討伐東西。鐵騎聲聲老,我輩安敢息。仰天一長嘯:犯我強唐者,雖遠必誅!”

  這一首非詩非詞,卻在當年網上一直傳唱不朽、家喻戶曉的血性長歌,便是他對李二陛下滿腔血熱的最好回應!

  烽火不減男兒誌,萬裏江山任驅馳!

  血性,這是華夏男兒從來都不缺乏,一直埋藏在心海深處的永恒烙印,無時無刻不在任何朝代激勵著男兒奮起前行!

  “哈哈哈哈......好!古直剛毅,慷慨雄風,賢侄不愧是我大唐第一才俊!”

  李二陛下雙眸綻放著熠熠金光,高聲讚歎,那昂揚高頷的腦袋,那豪放而得意的笑容,那欣然順暢地撫掌,無一不在放肆地流溢著他此刻由衷的歡喜。

  “發言銘誓,亦有詩風,文人短句,旦存武豪!好一個,犯我強唐者,雖遠必誅!”

  大笑、頷首、拍手,這三個象征暢快的動作似乎完全不足以表達李二陛下滿腔熱血。

  興致高懷的李二陛下,又推開李全的服侍,自個撐手從席上起來,也不穿鞋子,就踏著襪子在宗祠中驤步,帶著帝王大氣的文言評析,以雄渾的聲勢說道:

  “昔日漢元帝年間,郅支單於羞辱漢使江乃始等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出使西域時,聞得郅支之所為,義憤填膺,發揚誓命......”

  “遂假聖指,倚神靈,總百蠻之君,攬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絕域,遂蹈康居,屠三重城,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

  “縣旌萬裏之外,揚威昆山之西,掃穀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懾伏,莫不懼震......”

  “呼韓邪單於見郅支已誅,且喜且懼,鄉風馳義,稽首來賓,願守北籓,累世稱臣。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群臣之勳莫大焉......”

  “其後,西域既安,陳湯又上疏曰: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將心中的滔天豪情,裂地膽氣盡情地抒發之後,從宗祠門口又虎步回廳內,傲立拔直於主賓位前,凝視著程處弼,昂揚陳詞,聲氣高亢:

  “賢侄之心,可昭日月,朕深感與同,朕就等著賢侄,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令四夷臣服,使萬邦來朝!”

  “好一個,犯強唐者,雖遠必誅!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果然是朕的霍去病,並武廣地,開疆擴土!”

  “程處弼上前接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