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十裏相迎,房玄齡到來!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2465
  荊州北門。

  坐北朝南,是為俯卑;坐南麵北,是為崇尊。

  迎接堂堂百官之首尚書左仆射的房玄齡、刑部尚書李道宗、禦史大夫張亮、大理寺卿劉德威以及奉皇命而下荊州的三台官員勢必要自南麵北出城三十裏相迎,以示尊重。

  荊州城北,三十裏處,旌旗招展,人馬嚴整。

  程處弼與武士彠兩馬並駕於前,左右都督府、刺史府官員依次按品階排列,外圍為左衛禁軍守衛。

  “回稟將軍,房相車駕已至城外四十裏處!”

  馬蹄飛張,塵土飛揚,一名探馬從北麵飛馳而來,下馬稟道。

  “奏樂!”

  程處弼將手向上一展,令旗揮舞,鼓瑟吹笙,鼓作鍾鳴。繁浩莊嚴的迎賓之樂,在荊州城北的平原上響起,洞徹天地。

  見房玄齡車駕來近,程處弼、武士彠躍下馬來,一並文武也下馬,隨著兩人迎上前去。

  “下官荊州都督兼荊州刺史武士彠拜見房相、任城王,見過張禦史、劉寺卿!”

  “下官左衛將軍程處弼拜見拜見房相、任城王、張禦史、劉寺卿!”

  “我等拜見拜見房相、任城王、禦史大夫張大人、大理寺卿劉大人!”

  以武士彠、程處弼為首的荊州官員,依次向房玄齡等人行禮。

  遠遠看到程處弼、武士彠攜荊州文武出城三十裏相迎,房玄齡悅目舒心,頗為滿意地從車駕上下來回禮:

  “諸位請起,房喬受陛下皇命,會同刑部李尚書、禦史台張大夫、大理寺劉寺卿三台,會審於荊州,查詢荊州貪腐案,煩請諸位好生相與,不負皇恩!”

  身後的李道宗、張亮、劉德威,以及所有的三台官員也從馬上下來,與武士彠、程處弼等一一見禮。

  “誠如房相所言,我等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躲藏掩蓋,力求無愧於心,不負皇恩!”

  武士彠代表著荊州官員,向著房玄齡表決心,表示著荊州對朝廷的敬畏與歡迎。

  “賢侄久違了,老夫那不成器的二子,給你添麻煩了!”

  與武士彠見禮之後,房玄齡慈祥地注目著程處弼,笑搭著程處弼的手說道。

  在這荊州的幾個月,程處弼給他的感覺,還是那般的處事不驚、泰然自若,已經有一股古井不波的底蘊沉澱了。

  好,很好,他房玄齡果然沒有看錯人!

  “房伯父哪裏的話,俊兒可是給小侄幫襯了不少好忙,使了不少的助力!”

  程處弼也笑著與房玄齡答話,抬手往後揚了揚手指,低聲一喝。

  “房俊,還不快給本將滾上來!”

  “孩兒左衛親府校尉房俊,拜見父相!”

  程處弼的聲音讓原本不敢上前的房俊一嚇,隻能屁顛屁顛地跑來,緊張兮兮地垂著腦袋,向房玄齡行禮。

  “嗯。”

  好似房俊不是他新生兒子似的,見著房俊,房玄齡的老臉刷的一下便暗下來了,冷著臉低沉一應。

  隻有那溫煦的目光,微微透出他對房俊的深沉父愛。

  俊兒,在荊州,在程處弼的鍛煉下,更為的老練,也更為的沉穩了,沒有了那股子沒輕沒重的紈絝氣息了。

  “三哥!”

  “三哥!”

  幾聲激動地喊叫,衝麵而來,程處弼抬眼望去,原來是段瓚、李震、尉遲寶琪從隊伍後邊領著左衛禁軍過來了。

  “段瓚、李震、尉遲寶琳,你們三個廢物還來荊州幹嘛,什麽事情三哥都已經整理完當了,你們三個可以麻溜的滾回京城了!”

  房俊見著這三人,哪有對這老爹房玄齡的半分緊張,嬉笑著衝著三人怒罵過去。

  “孽子,你!”

  剛對房俊可圈可點的表現微微滿意的房玄齡立馬老臉一黑,胡須吹得左右分岔,如果不是當著這麽多文武官員的麵顧及到他堂堂宰相的風度,差點就一記黑腳踹了過去。

  “房相,房校尉少年心性,多日不見與朋相與,自是親近,此處風沙甚大,不宜久留。”

  武士彠連忙笑眼融融地打著圓場,抬手示意人員散開,邀請房玄齡入城。

  “房相遠來,車馬勞頓,恐怕身消心疲,下官已為房相還有諸位同僚安排好廂房,設下薄宴,煩請房相還有諸位同僚入城!”

  “請!”

  房玄齡捋了捋須子,昂著腦袋,恢複了宰相的氣度,轉陰為晴,伸手示意武士彠先請。

  “請!”

  武士彠哪裏敢先,垂下身子,再一作請。

  一番謙讓之後,最終還是房玄齡與三台人員先行入城,荊州文武再隨其後。

  荊州都督府,官署大廳。

  自從歸政於武士彠之後,程處弼的官署也從刺史府搬到了都督府上,畢竟刺史府才是真正的權力中樞。

  “末將左衛親府中郎將段瓚請罪,請將軍大人責罰!”

  剛一入廳,段瓚便單膝跪地,向程處弼請罪。

  “末將左衛親府左郎將李震(末將左衛親府右郎將尉遲寶琳)請罪,請將軍大人責罰!”

  李震、尉遲寶琳對視一眼,也跟在段瓚的身後,向程處弼請罪。

  “親府中郎將段瓚、左郎將李震、右郎將尉遲寶琳,行軍不察,心思放縱,怠慢軍機,延誤災情,險些釀成大錯,然護衛房相一行安全抵達荊州,亦是有功!”

  程處弼站在案前,雙手背負,居高臨下的俯視著三人,腔正字圓的判定。

  “本將判汝三人,權杖四十,罰俸一年,汝等可心服?”

  “末將心服!”

  三人心懷感激,拱手謝罪。

  如果真要是耽誤了災情,鬧出了禍端,他們三人可就犯下了滔天大罪,現在隻是軍杖四十、罰俸一年,已是法外開恩,他們三人如何不心服口服,心懷感激。

  “三哥!”

  “大人!”

  李伯瑤、房俊、劉仁軌等人連連向程處弼望去,緊張著程處弼的動作,大有程處弼下命令,就準備出來進言之勢。

  今天可是兄弟們難得一聚的大好時光,如何能夠杖打四十引來晦氣,再說要是打了這幾人,等下喝酒也不好喝了......

  “但今日是諸軍重逢於荊州大喜之日,不宜衝害,四十軍棍權且記下,待回長安之後再行補上!”

  程處弼當然知道他們的想法,抬手按住,繼續說道。

  “多謝三哥!多謝三哥!”

  李伯瑤四人歡喜連連地將段瓚三人扶起,大大小小鬧成一團,好不歡愉。

  “咳咳......李伯瑤、劉仁軌、房俊、尉遲寶琪何在!”

  程處弼冷咳幾聲,打斷了他們的久別重逢。

  “末將在!”

  李伯瑤四人馬上整理好衣襟,排成一列,靜候著程處弼的吩咐。

  “待諸將士休整好之後,安排好酒菜,全軍同慶,今日酣暢痛飲,不醉不歸!”

  “喏!”

  廳內寂靜一時之後,突然爆起熱情的歡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