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因為,這就是政治!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62
  荊州都督府,長史衙堂。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他程處弼賊子,竟敢如此......”

  帶著一身煞氣和屈辱回來都督府的長孫師,臉色陰沉得夠嗆,雙眼像黑夜中的野狼一般,散發著隱忍、暴戾的凶氣,爆裂般的一拳猛擊在幾案上。

  “長史大人,喝口茶水,消消火,不然用不用小的聯合眾人,給他一點顏色看看,讓他知道知道,這廣闊的荊楚大地,終究是誰說了算!”

  劉捷諂笑著從侍女手中端過茶水,呈給長孫師,賊眉賊眼巴望著長孫師,說道。

  “去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嗬嗬......不長眼的東西,這話你還說得出口!”

  聽得劉捷如此說道,長孫師大笑不止,劉捷也陪著發笑,但突然之間,長孫師的笑容便化為了冰冷的笑意,抬手指著劉捷破口大罵,端的是怒不可遏。

  “你是蠢貨嗎!他是如今荊州的主宰,是荊州的安撫使,執掌著荊州的軍政大權!”

  “這又如何,那武士彠老匹夫,不也身兼荊州的軍政兩職,不照樣被我們管教得服服帖帖的,他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毛孩子,總不至於比武士彠還難對付!”

  劉捷被長孫師大罵之後,也不變色,依舊笑嘻嘻的,圓溜溜的眼珠,在眼眶中急轉一圈,不以為然的說道。

  “隻要我們一罷政,他程處弼定會對我們俯首認罪!”

  這是他們荊州世族曾經聯合起來對付武士彠的方法,效果很管用,軍政係統一癱瘓,武士彠就那樣又氣又累,病倒在任上的。

  “蠢貨,你以為武士彠殺不得你們,他程處弼也殺不得你們嗎!”

  聽得劉捷想要與程處弼擺明車馬炮對著幹的心態,長孫師心都快給他氣炸了,暴怒之下,又是一頓脫口而出的謾罵。

  “這次安撫荊州,他可是持節、帶著“尚方寶劍”來荊州的,荊州之內,是真的可以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

  “你以為程處弼征伐北疆的戰功是怎麽來的,那是殺得突厥人和薛延陀人殺出來的,他手上可是沾染著幾十萬夷狄的鮮血!”

  “要是你不怕死,大可以去挑戰一下,程處弼的權威,看看他,會不會把你的腦袋擰下來當蹴鞠踢!”

  盡管心裏對程處弼之前在刺史府官署、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讓他顏麵盡失,憎恨非常,但他也不得不對程處弼在軍事上的作為,豎起大拇指。

  作為一名軍職人員,程處弼確實有名將之才,對於程處弼的功績,他心悅誠服。

  但作為一名政客,政治利益永遠要擺在前列。

  程處弼不是他政治道路上的首要對手,他不會為了一時的氣憤,給自己的帶來衝動的懲罰。

  “屬下明白了,若不是大人提醒,屬下險些犯死罪了!”

  看著長孫師對程處弼似乎又沒那麽怨恨,反而好像有種欽佩之意,劉捷搖頭晃腦,有些不懂。

  或許他如果身在後世,知道王安石與司馬光之間的恩恩怨怨,就會明白政治的“可愛”。

  但就算是不懂,卻不妨礙他對程處弼的重新理解,至少他明白了一點:程處弼是真的可能殺人,也可以殺人的!

  隻是,明白這一點就足夠了。

  當官從政之人,沒有人會嫌自己的命長,隻會嫌自己的生命短暫,想盡一切辦法來延長自己的政治生命。

  “明白就好,他這次來荊州的首要任務就是賑災,就是荊州都督、刺史兩府都癱瘓了,也和他程處弼沒一分一毫的關係!”

  看著劉捷安穩下來,長孫師深深呼氣,平下自身的氣息,又繼續說道。

  “隻要賑災做好了,他程處弼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回到京城去做他的左衛將軍!”

  “而且他也不是簡單的任務,他程處弼可是就連我那位堂兄,都要忌憚三分的人物!”

  連長孫長史的堂兄,都要忌憚三分的人物!

  長孫長史的堂兄,那不就是那位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後的嫡親兄長,執掌大唐相權的那位長孫大人!

  連那位大人,都要忌憚三分的人物......

  “小人該死,小人再也不存妄想了!”

  劉捷內心惶惶,身子躬得更低了,卑微而坦蕩的說道。

  或許長孫師有故意警告自己,而誇大程處弼的嫌疑。

  但他透過長孫師的話明白了,程處弼不是他們荊州世族可以招惹得起的人物,程處弼比他們要高出太多的量級。

  隻有他們這種同樣從皇城出來的人物,才可以一較高下,其他的人,說句不好聽的都隻是棋子而已。

  “知道就好!”

  長孫師冷然丟了一句,坐在榻上,不再多言。

  老實說,不是他被那位曾經執掌吏部尚書之位的堂兄,強勢安置在荊州,為了荊州這塊地盤的政治利益,他才不願意到荊州來。

  按照平步青雲的準則來說,自然是天子腳下的長安城,更容易升遷。

  不想入十六衛任職的軍官,肯定也不是好軍官。

  在唐朝十六衛,雖然是軍府名義上的領導機構,也是掌管京城宿衛的機構,但地方的軍隊實權是掌握在都督手中的。

  唐朝的地方軍職,通常情況下,是由吏部選撥,當然一般情況下,首要遵從於地方都督的意見。

  但是像長史這般的二號人物,必然按華夏的規矩是用來製衡都督的,所以肯定是以中央的意誌為意誌,而不會按著都督的性子來。

  這也就是為什麽武士彠肯定不希望長孫師、這位前任荊州都督的兒子來荊州任職,為什麽卻製止不了的原因。

  為了不遺失荊州這塊輻射荊楚大地的政治要地,長孫師來了。

  為了從武士彠手上爭得荊州的主導權,他不得不接過他父親,那位貪財如命的長孫順德留下的政治遺產,與荊州世族同流合汙。

  哪怕他再不喜歡,再厭惡,他也不得不遵從。

  因為,這就是政治!

  政治,是沒有個性可言的!

  他,沒有;武士彠,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