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道前荊州盛,路邊災民生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50
  草野連天碧,春風拂江南。

  馬蹄生脆,緊密而有序,三位衣著鮮亮、冠帶整潔的王孫少年,躍馬飛馳在水窪高低、泥沙飛濺的官道之上。

  “三哥,前邊就是荊州江陵府了!”

  一名體格高大、麵相憨厚的少年,揚長馬鞭,指著不遠處高峻巍峨的城樓,向中間突前馬首的少年,興奮的叫道。

  中央那個少年麵若冠玉、精雕細琢,實在是個精貴的美男子,就是坐下那馬,渾身雪白、別無雜毛,龍骨麟背、高大壯碩,也同樣不是凡品。

  “三哥又不是沒長眼睛,自己不知道看啊,用得著你廢話嘛!”

  中央那個少年,尚未開口說話,右側那個好似從煤窯裏滾出的黑炭頭,眼角一斜,就是一句反刺。

  “尉遲小黑,老子哪裏招惹你了,你小子是不是成心找打啊,還懂不懂規矩了,信不信老子治你一個藐視上官的罪過!”

  左側那憨少年,聞聲一怒,火上眉梢,又是喝斥、又是恐嚇。

  “房二傻子,有本事的,你就把老子從左衛裏邊踢出去,開除軍籍,不然嘛,少裝什麽大尾巴狼!”

  右側那黑少年,不以為意,撇嘴冷笑。

  “你給我等著......”

  “就你,嗬嗬......”

  “別吵吵鬧鬧的,快到城門了,都下馬步行,別衝撞了百姓!”

  看到這兩個活寶一般的左膀右臂,中央的英武少年,苦笑著搖了搖頭,一聲斥喝,將兩人的對峙阻斷,而後翻身下馬,牽馬走向城門。

  兩個活寶當然是房俊與尉遲寶琪,而中央的英武少年,則是被李二陛下派遣來荊州的程處弼。

  為了能夠獲得荊州真實的情況,程處弼帶著房俊和尉遲寶琪離開南下安撫的大部隊,先行到了荊州。

  “喏!”

  房俊與尉遲寶琪依命下馬,但下馬後的兩人雖然閉上了嘴巴,可也依舊是大眼瞪小眼的。

  程處弼定神觀望那城牆,唯見綿延數十裏、高達數丈,就是和京師長安城的明德門也不遑多讓。

  不過想想便明白了,荊州江陵府,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瀟湘,是七省通衢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牆體高大,也是正常。

  牆壁近乎四分之一高的地方都還留著浸漬後的水印,就是牆上的黃泥也是半幹半濕的,顯然這次的洪水很大,對荊州城的影響也很嚴重。

  不過,荊州的洪水曆來都很嚴重,畢竟再往上走就是三峽。

  武德四年,時任荊湘道行軍長史的李靖進攻荊州,就是趁著九月秋天雨季,江水暴漲,流經三峽的濤濤江水咆哮狂奔,出師東進,順流東下,突然出現在江陵城下,一舉取得荊州。

  從破壞的程度上來說,春天的洪水,並不是很嚴重。

  因為是冰雪融水,不像秋天暴雨那般的急,對荊州城的破壞並不是那般大,就是被洪水衝洗後的城池潮濕了一些,城內的房屋損壞並不大。

  城內的流民非常多,牆角邊、主街上、廟宇旁,到處都是無助張望的苦澀之臉,隨處可聽嗷嗷待哺的小孩哭鬧聲......

  但是,很奇怪的是,城內的秩序依舊十分的有序,隻是巡邏的軍士非常多,城內的酒家依舊生意興隆,來來往往的商販也依舊絡繹不絕、快樂的吆喝。

  “大爺,這荊州城是怎麽一個情況,小生怎麽聽說這荊州城是洪災大城,看這樣子好像和小生想的不一樣啊?”

  程處弼靠向傾倒在路邊上的一個衣裳襤褸的老漢,細聲的詢問道。

  “這位郎君,聽你這口音,莫不是從京城來的吧?”

  聽得程處弼的聲音,老漢的眼裏帶著一絲希冀,但更多的是遲疑。

  “小生是南下的客商,常駐京城,因為家父有事不便,所以帶父南下,勾搭著南洋的水貨賣,這兩個都是小生的幫當!”

  程處弼眼瞳一轉,便思上心來,脫口說道。

  “不知,大爺怎知小生來自京城?”

  “哦,實不相瞞,老漢年輕時,走南闖北也曾到過京城,麵過天威!”

  老漢眼中的希冀黯淡下去,取而代之是苦澀與失望,失落的說道。

  “郎君有所不知,我等是荊州人士,但卻不是這荊州城人,荊州城高牆厚,可避水患,但我等縣屬,城矮樓低怎避得大水,故我等都避入這荊州城......”

  怪不得這荊州城內,秩序井然,原來受災的,不是城內的百姓,而是治下縣屬的百姓。

  “那你們平時都住哪裏,吃什麽,官府是如何管治的?”

  明白受災的人眾之後,程處弼便繼續問道。

  “吃住,嗬嗬......你這郎君好會說笑!”

  聽得程處弼一問,老漢冷笑不止,嘴角的弧度尤為不屑與冰涼,但聲音卻不大,隻能容得下他和程處弼四個聽得。

  “看你這作態,肯定是富貴人家的子弟,哪裏知道世間的疾苦,官府哪裏會管我們的死活......”

  “看到那一隊隊往來巡邏的軍甲沒有,那都是來監督我們的官兵,若是我們稍有異動,等待著我們的便是人頭落地!”

  呃......

  聽到老漢這話,程處弼三個,相互看看,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到也該知足了,比起隋末亂世,現在確實是要好得太多了,至少你老實守序,不會出現無妄之災!”

  “盡管官府不管,但也有得住,各自尋個神廟草庵睡便,自從朝中有個程大將軍向皇帝陛下,擯除佛道,這城內到處都是空缺荒棄的寺廟......”

  “吃得雖少,到是有個本州武老爺家的二娘子在給我等施粥,這武老爺雖然病了,管不得事了,但心還是站在我們百姓這邊的......”

  “聽說來荊州賑災的正是那擯除佛道的程大將軍,也聽得他是個東征西討的少年英雄,隻是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了我們老百姓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