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州橋,李春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257
  “大人,大人......”

  幾聲反複的呼喚,將程處弼從朦朦朧朧的睡夢之中喚醒。

  “延族啊......”

  程處弼恍惚著張開惺忪的睡眼,定了定神,注目到身邊的許敬宗,而後奮力擦了擦臉,自我調笑著說道。

  “這幾日過年在家熬累了,一直沒有休息好,所以有些精神萎靡......怎麽,延族,本官給大夥發的新年紅包都發下去了?”

  “紅包,大人說的是散錢吧,那個都發下去了,每人都有一份,下麵的工匠都稱頌著大人出手闊綽、與人為善呢!”

  許敬宗先是有些沒有明白過來,恍然明悟之後,笑容清淡,徐徐說來。

  “這紅包有什麽好說的,能多放幾個錢!就是圖個喜慶、討個吉利而已!”

  程處弼淡笑著擺了擺手,平淡地說道。

  唐朝的時候是沒有紅包的,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

  據傳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裹,這才成了我們現代的紅包。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麵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到了唐朝,宮廷裏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

  由此,程處弼便在春日散錢的基礎上,結合了現代的春節特點,給軍械司的公務員發紅包。

  誰都知道大天朝過年後的正式上班雖然是初七,但初七大多數人就是去領個紅包,真正意義上的工作是在元宵節之後,過了元宵節年才算真正過完。

  “大人,下官此次過來還有要事稟報,李春,已經到門外候著了,大人您看?”

  聊上幾句家常,打開氛圍,許敬宗便向程處弼稟報到。

  “快讓他進來......等等,讓本官先洗把臉先,這樣的精神麵貌,也不好見人......”

  聽到“李春”,程處弼顯然尤為高興,馬上便從榻上翻身下來,正要讓許敬宗傳人去領人進來,不過想了一想,為了禮貌,還是洗洗比較好。

  唐初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文臣武將、繁星閃耀,但同時唐初也是一個人才相對匱乏的時代,缺乏建築大師、缺乏軍火大家、缺乏農業強人。

  其實,建築大師也不是沒有,閻立德、閻立本兄弟,都是建築界的巨擘人物,隻是可惜程處弼指揮不動人家。

  閻立德是將作大匠,將作監的長官,掌管宮室修建,從三品的政界大員。

  閻立本此刻也是刑部侍郎,雖然隻是正四品下的侍郎,但也是一部老二,比程處弼一個司級郎中的身份要高出不少。

  由此,在缺乏人才使用的時候,一個建築出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的趙州橋的設計師,這是多麽重要的事情啊!

  而且,程處弼對李春是有大用的!

  “小人李春,拜見郎中大人!”

  一般的個子,瘦瘦的身材,黑黑的皮膚,唯一出彩的就是那雙清明的眼睛裏散發出和善的光芒。

  “免禮,你就是修築趙州橋的工匠李春?”

  看到李春這般普通的模樣,程處弼不覺有些失望,但帶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心態,還是帶著期待的詢問。

  “趙州橋雖然是由小人設計建造的,但全靠大夥上下一心、眾誌成城,方才建造完成的,小人不敢居功!”

  雖然不明白程處弼是什麽意思,李春還是老實、坦蕩的回答了。

  “眾人雖有團結之力,領首自存堅石之功!趙州橋之首功,自然便是你的!”

  聽得李春一番謙遜之言,程處弼多了幾分好感,樂聲發趣,傾身問道。

  “現在,本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完成!”

  “監造之事,係大明微,小人不敢口出狂言,還請大人率先明言,小人方好自量氣力!”

  雖然不知道這位大人為什麽對小小的一座石橋那麽上心,但是有人重視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極度令人快樂的事情,李春忖踱了一番,謹慎地向程處弼回話道。

  “當今聖上命本官為國番監祭酒,都管番官軍將一應教導事宜!”

  李春的真誠、淳樸,讓程處弼暗歎不已,確信了此人便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春,便注目著李春,笑眼待望,道出了自己的用意。

  “如今國番監百廢待舉,本官奉皇命從曲江選擇了一方沃野作為國番監監署之地,不知道你敢不敢接下此差,平地起高樓、黃土作瓊宇?”

  將作監要忙於九成宮的修繕,工部要管於戰魂園還有淩煙閣的修建......

  李二陛下的態度很明確:這國番監作為軍事用地,除了所需的物資上報給戶部之外,其他一應隻能讓他這個軍械司的長官,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自己又不是建築專家,這種事情自然要交給專業人士處理,李春當然是主持國番監監署修築的不二人選!

  建築一監之署第,這是何等重要的大任,他一個卑微的匠師,何德何能!

  “大人,小人肉體凡身,天資愚鈍,恐不能接下此等大任!”

  盡管眼角裏充斥著想要一築成名的雄心,但李春的麵容上卻充沛著不甘與無奈,歎息著拒絕道。

  “你有幾斤幾兩,恐怕沒人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了!”

  程處弼聞聲大笑,趙州橋存世一千四百多年不倒,要是李春建築稱第二、全世界就沒人可以稱建築第一了吧,他知曉李春的擔憂,放聲寬慰道。

  “你放心好了,這國番監監署的修築,本官全權交由你負責,沒有人可以對你的工作指手劃腳,若是有人不服,本官為你做主!”

  “若是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本官一定悉心滿足!若本官不在,你也可以上報給許大人,許大人也一定會幫你解決!”

  許敬宗聞話一驚,李春聞話大震!

  聽得程處弼如此掏心掏肺之言,李春感激涕淋,當即跪地拜服,感動地發誓道。

  “大人,如此心細備至、盛情相請,我李春一定為大人竭心盡力,以死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