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封禪被懟,李二陛下生氣的真正原因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1      字數:2139
  奏疏上以剛勁穹力的飛白大字寫著——“荊州都督兼荊州刺史武士彠請封禪疏”!

  《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貞觀五年十二月)癸未,朝集使請封禪”。

  《資治通鑒·唐紀九》記載,“(貞觀五年十二月)己亥,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彠等複上表請封禪”。

  雖然《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對於請封禪的具體時間記載不同,《舊唐書》和《資治通鑒》上武士彠所經曆的實際職務也不同,但武士彠確確實實就成為了貞觀五年請李二陛下封禪的領頭人!

  武士彠上書的封禪,當然不是程處弼如霍去病故事一般,代天封禪,簡單的在狼居胥山、在姑衍山做做樣子。

  程處弼的封禪,那隻是追求一種象征意義,象征在八百年之後漢民族的脊梁再一次挺直了,漢民族再一次征服了北方大饃,將蠻夷踩在了荒野之下。

  武士彠上書的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

  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隻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改朝換代、天下太平,也隻是基礎,還要看這位皇帝有沒有受命於天、宗傳萬世的雄心,還有時勢、機運、財富等多方位原因。

  不然為什麽自始皇帝中華一統以來,至武士彠上書的封禪之前,華夏隻有三位皇帝封禪祭天過,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

  秦末橫掃、重拾山河的漢高祖沒有,結束魏晉紛爭、一統南北的隋文帝沒有,高瞻遠矚、急功近利的隋煬帝沒有,承隋開唐、逐鹿中原的唐高祖也沒有......

  但是作為一位心氣高遠、大有作為,想要和秦皇漢武、並肩而立的君王,封禪,李二陛下必須有!

  在曆史上泰山封禪,一直都是李二陛下的夢想!

  曆史上貞觀五年,群臣都請求李二陛下去泰山封禪,李二陛下假意謙恭兩次之後,因為時機不成熟放棄了去泰山封禪的計劃。

  貞觀十一年,李二陛下又按捺不住,意欲封禪泰山。不料李二陛下的車駕到達洛陽時,天上慧星有變,天象不對,李二陛下又不得不放棄去泰山封禪。

  貞觀二十一年,李二陛下第三次議論封禪泰山,結果因為對高麗用兵、對薛延陀的安置以及河北水災,李二陛下又不得不下詔停止了原定的封禪活動。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李二陛下帶著他一生都想要追求、但卻一直得不到的封禪泰山的遺憾,永遠地長眠......

  連續三次想要封禪,李二陛下對於封禪揚名是非常渴望的!

  貞觀十一年和貞觀二十一年,是因為事情有變所以李二陛下不得不終止封禪,但貞觀五年的那次,確實是李二陛下達不到封禪的要求。

  除了貞觀四年,攻滅東突厥,血洗渭水之盟的恥辱之外,在登基之後,李二陛下再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大功績。

  再加上貞觀五年,貞觀之治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形成,地狹人稠,耕種不博,戶口單弱,國力未複。

  所以李二陛下看到兩次推遲不許之後,第三次還有那麽多位重臣,尤其是魏征竭力反對之後,放棄了貞觀六年的封禪。

  盡管如今的貞觀五年也存在曆史上的貞觀五年一樣,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如今的貞觀五年,有一件事情是和曆史上不一樣的。

  那就是李二陛下親征北疆,統一了北疆草原,而這件事情,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都不成做到的,是前無古人的開天辟地第一回!

  這件事情,就如同李二陛下凱旋歸來長安城時所說的,是可以感天動地的,是可以敬頌蒼穹的,是值得大書特書,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曆史上的貞觀五年,李二陛下會屈服於現實,屈從於魏征、戴胄、高士廉等人一番勸誡。

  但現在攜蕩定北疆之功、大勝而歸,正值誌得意滿、壯誌慷慨之時的李二陛下怎麽會聽從魏征簡單的三言兩語,就認命呢......

  曆史上有一種禮節叫三讓,是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時、封禪天地等家國大事的謙讓之禮。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申午,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陽。”

  《後漢書·和帝紀》:“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海內歸仁,為羣賢首。”

  就是曹操稱公稱王,曹丕代漢稱帝、建立魏國,也都讓了三次,然後就職,當然這些在現代看來,是很虛假做作的東西,可在古代就是禮節、美德。

  本來,李二陛下是打算趁著今日承天門聽政的大好時機,把武士彠的奏折掏出來宣讀一下,請大臣們議一議,過再示意懂做的大臣鬧一鬧,試一試朝中重臣的態度......

  可是呢,李二陛下正準備把武士彠的奏折掏出來宣讀的時候,魏征就懟了上來,一席話噴得李二陛下啞口無言。

  不僅李二陛下封禪的事情腹死胎中,還不得不在情急之下推出一個淩煙閣來救場,來順服群臣之意......

  可是為什麽,魏大人會提前知道這一封奏疏的事情呢?

  等等,魏大人是秘書省的監令,秘書省是隸中書之下,與中書省一同,掌禁中圖書秘文、共掌機要的省部,但凡重要的奏折,秘書省也是要事先保存留底的。

  而這份這麽重要的奏疏,在中書省審核承交給李二陛下之前,經過秘書省時,魏大人要是恰好看到了,也是有可能的......

  將曆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在將朝堂之上所發生的事情和此前李二陛下的態度連貫起來,所有的事情,程處弼都想得八九不離十了。

  “這封奏疏,好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