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論道之佛道對比、不破不立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1      字數:2027
  聽到程處弼這般通俗尋常、卻又不同尋常的反問,袁天罡張口結舌,想要說話,卻感覺自己,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歎了口氣,納悶地抬起手指指著程處弼,卻又發現自己是如此的無力,隻得將伸到一半的手,再度放下。

  在平凡的人物中間,總會有一些個非凡的人物,彰顯著他們人生的不同,從而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明星、偶像、傳奇。

  在平民百姓的眼中,達官貴人、王孫貴族,自然就是他們這個時代的明星偶像。

  而,位於權貴之巔的天子,自然就更是神話一般的存在!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如果連天子都做不到長生,他們又如何能夠做到長生!

  很顯然,在平民百姓的眼中,長生不死,就是一個騙局!

  不過,程處弼當然不會那麽直說,那樣會超過袁天罡的極限,或許會讓他懷疑人生。

  當然,程處弼也不會不語,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還沒有表達完畢。

  “你再看看人家佛門,人家佛門主張身來修行,一切凡塵俗世都是苦海!”

  “人須得忍受人世,曆經劫難,方能脫離苦海,修成正果,待到圓寂之後,便可飛升,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祖!”

  關於人生的設定,這就是佛教對道教最為明顯的優勢!

  道教的長生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很多人都達不到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定律。

  雖然很多人都曾經想要超越這個定律,但是這是絕不可能完成的。

  至少,在許多普通百姓的眼中,他們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他們會選擇不會相信。

  但是,佛教的成佛成祖不一樣,成佛成祖是有可能實現的!

  因為佛,本身就有意譯覺、覺悟者,覺悟真理者之意,佛隻是一個先覺者!

  任何人都是有佛性,可能成佛的,這就給了所有人一個內心的祈望。

  第二個,成佛成祖是死後才發生的事情。

  雖然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活著成佛的,但是世人肯定沒有釋迦牟尼這樣的“本事”,世人都是在圓寂之後,才成佛成祖的。

  人都死了,毛都沒有,你都沒有成佛成祖,誰知道啊,隻要你生前是信佛的,就可以了。

  顯然,成佛成祖是一個騙局,但這個騙局,不像道教的騙局是可以一眼就洞穿的,佛教的騙局是你看不出來的。

  因為這個騙局根本就解不開,這個騙局需要人用生命去證明其真實性。

  除非這個人可以死而複活,用自己的先死後生去證明這是一個騙局,如果不能夠死而複活,就算知道這個是騙局,也不能開口向世人解釋。

  所以,這是佛教一個很聰明的悖論,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悖論。

  第三個,佛教在人生上對統治階級而言更適用。

  人生下來是有業和障的,所以人世就是一汪苦海,人們需要在這一片苦海中去贖罪,去清洗自己的業障,去讓自己五蘊皆空、六欲皆除、七情皆去,讓自己澄碧無瑕,這樣就有機會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祖。

  所以,信奉佛教的人,會對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更為的忍受,因為這是在恕罪,這是在清洗他們身上的業障。

  隻要清洗幹淨了,他們就會距離佛更近,所以他們會更加的堅韌。

  “孫道友醫術超凡,也救人無數,但是孫道友救治了這麽多人,我想也會存在一些病症是孫道友不能救治的。”

  程處弼停頓一會之後,便將眸光轉向了孫思邈,以略帶哀歎的語氣,平靜地訴說。

  “那麽眼看著這樣一些人慢慢地閉上了他們的雙眼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孫道友就隻能對其家人說上一句,節哀順變,對吧?”

  “唉,是啊,有些時候,看到那些被病魔殘身、但我卻無能為力的患者,我的心真是心如刀絞!”

  孫思邈慈祥的眉目變得憂愁起來,以慈懷的心態,緩緩的傾訴道。

  “不過,有些時候辭世也未嚐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至少他們不用再經受病魔的折磨,可以少受一份痛苦......”

  但是程處弼並沒有因為孫思邈此時的感春悲秋而一樣傷感,反而向著袁天罡以更大的聲音、更嚴厲的態度喊道。

  “但是,佛教不一樣!他們可以告訴他的家人,他是結束了他在人世間的苦難曆程,曆經了苦海,前往無災無病的西方極樂世界,享清福去了,你們說這又是怎樣的一片光景?”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佛門的賣點,就是道門的慘淡。

  “我明白了,程道友你是說,佛門此番作態,在做法之上比我道門高明許多,更能夠讓世人所接受?”

  袁天罡神情恍惚地點了點頭,雙腿一軟,軟倒在程處弼的懷裏,語氣無力,聲色喃喃。

  他可以理解,但是卻很難接受,眸光很是迷茫,讓一個信仰者對自己的信仰承認教不如人,也許就是這般潦倒的光景。

  “沒錯,雖然我們明明知道佛門的騙局,但是我們揭穿不了,因為這個看似漏洞百出的騙局,實際上天衣無縫!”

  程處弼沒有因為袁天罡此刻的狀態而心軟,反而語氣更為的堅決,堅定的說道。

  “那我......我該怎麽做,我該怎麽做!”

  仿佛失去全身力氣一般的袁天罡,眸光渙散,軟癱在程處弼的腳下,顫聲嗚咽。

  忽而眸光一下子變得堅毅起來,顫顫晃晃地起身,興奮地按著程處弼的身子猛然搖晃,咆哮著說道。

  “程道友,上次還在會昌寺以佛法說服蘭若和尚,你精通佛道兩家精萃,你告訴我,我應該怎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