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薛延陀的反應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0      字數:2093
  獨邏河上遊盆地,薛延陀汗國王帳所在地。

  獨邏河,或作獨樂河、獨洛河、毒樂河、圖拉河,如今的稱呼為“圖拉河”,位於外蒙古的中北部,流經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市,是外蒙古的母親河。

  如今的圖拉河因為城市化、工業化,嚴重的工業汙染以及衛生汙染,讓有些河道已經變黑,甚至有些徑流區域還有些荒涼。

  但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獨邏河,這裏還是一片青原綠水。

  圖拉河上遊盆地,如今的烏蘭巴托,從克魯倫河上遊直到圖拉河上遊一帶的薛延陀王庭所在地是風景如畫的“驢背草原”。

  這裏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草原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自然,還有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草原和諧美。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繁華錦美,伴隨著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讓一切是如此的美輪美奐。

  這裏是一個夏季放牧的好地方,這裏氣候涼爽、草水豐茂,可以避暑安居,樂心放牧。

  當然,這裏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戰備要地,因為這裏遠離中土,可以休養軍馬,養精蓄銳。

  在八月的炎炎夏日裏,流連在碧綠北方草原,是一種至高的樂趣和享受。

  乳白色的輕霧彌漫在空氣裏,籠罩著遠處的沃野之上,從那裏散發著邊牧遠吭的歌謠,也綿延起無數的牛羊的悠長、散淡的嘶鳴。

  潔白而朦朧的雲片,悠閑地浮在蒼藍的天上,緩緩地在天空之中漂浮,悠揚、自在。

  強勁的疾風不斷吹拂在嚴密整齊的包裹帳篷上,吹得旌旗獵獵,雖然不能驅走暑熱,但也不像中原地區一樣,一遇到陽光就變得燥熱,反而可以帶來中原人民羨慕不已的清涼。

  但是,此時的王帳裏的眾人卻感受不到絲毫清風的涼意,幾乎帳篷內的每個人的前額或者是鼻翼都冒出了微微的汗漬,就是有涼意也是可汗夷男鋒銳如鷹的眼眸中,爆發地滔天殺氣帶來的!

  “你們到是給本汗說話呀,你們一個個平素不是很能說會道嗎,現在怎麽一個個都啞巴了!說呀!”

  俟斤夷男氣瘋了,菱角分明的輪廓,因為生氣變得凶神惡煞一般,狠巴巴地怒瞪著王帳中的眾人,手中通體由黃金打造的王杖,也很不客氣地抖在眾人的腳前,震得地上的泥沙,嘩嘩作響。

  帳內的眾人,沒有一人出來發言作響,因為夷男可汗的長子馬來戈壁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中原,被一個叫程處弼的世家勳貴給打死了。

  而且,唐朝皇帝李世民,不僅沒有懲處程處弼,也沒有半點要將程處弼交給他們薛延陀處理的意思,還給程處弼封官加職,並且把最摯愛的女兒長樂公主嫁給了她。

  還有更氣人的,說得好聽的,叫行之以公侯禮,可是遺體運回草原之後,輾轉反側幾個月了,連屍體都腐爛得差不多了,在剺麵的七日裏,每天在王帳前都散發著屍體的惡臭味。

  最氣人的是,人都死了,大唐派來的使者還拿著大唐皇帝陛下也就是天可汗陛下送來、帶有馬來戈壁親筆簽名畫押的圖冊,說要按照馬來戈壁生前的約定,無償帶走那八萬前朝遺民。

  夷男不知道該怎麽辦,他想要戰,如果不戰,他愧對長生天,愧對草原之王的威名!

  因為大唐王朝的做法,看來太咄咄逼人了!

  大唐主動要求他派人入中原,商量關於前朝遺民的事情,他很爽快地就答應了,而且為了表示誠意,還派出了自己的長子。

  結果,自己的長子死在了中原,而且,李唐還想要一分不出,獲得這八萬的遺民!

  但是,他又不敢戰,在唐朝攻打東突厥的時候,他是以友軍的身份參戰了的,他看到了唐朝軍隊的強大戰鬥力。

  以十萬的馬步軍,麵對麾下擁有三十餘萬鐵騎的東突厥大軍,不僅沒有采取守勢,而且可以全力進攻,打得東突厥連連敗退。

  最後,被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以三千驍騎突襲定襄,打得大敗,結果兵敗如山倒,東突厥就那樣並入了大唐的版圖之中,成為了大唐的數個都督府。

  以自己麾下的二十萬軍隊去對抗大唐,勝算渺茫,他有些害怕,他害怕自己會和頡利走上相同的道路。

  但是,如果不打,這樣的屈辱,他如何能咽得下來!

  “老臣且問一句,可汗的意思,是想打還是想和?”

  滿頭鶴發,年逾七旬但眼神卻依舊犀利的右賢王提魯埃納·巴爾康(杜撰),緩緩從隊列中站了出來。

  他是俟斤夷男的叔叔,是他一手將夷男撫養長大,並親眼目睹著俟斤夷男,東征西討成為了草原上的一代驕雄。

  這個時候,由他率先來說,最為合適。

  “打?和?”

  俟斤夷男的身子不由一震,沉著冷峻的麵目,喃喃自語。

  巴爾康的話,一針見血的命中了他的要害之中,打,他不敢;和,他受不了.....

  “右賢王,此話怎講?”

  但是,俟斤夷男畢竟是薛延陀汗國的君主,很快地便恢複了清明,向著巴爾康循聲問去。

  “若要打,當然將唐使殺了祭旗,然後傳檄文於草原各部,舉兵攻唐。”

  巴爾康閉目養神,老神在在,輕飄飄地丟了一句。

  “殺了唐使?!”

  殺了唐使,瘋了吧!

  殺了唐使,那不就是明目張膽地挑釁大唐皇朝的威嚴,那不就是老壽星上吊,明擺著活得不耐煩!

  巴爾康的話說得很輕,很輕,風輕雲淡,但是,聽在帳內的各位薛延陀汗國的主宰們耳裏,卻是如此的驚世駭俗!

  一個個不可置信地注目著巴爾康,他們甚至都懷疑自己聽錯了,因為這句話,不可能出自這位老而穩重的右賢王的口中。

  “若是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