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李二陛下對付考試作弊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0      字數:2099
  “到是朕瞻前顧後了,通過申論考究一下也不錯,朕也可以看看到底能有多少真知灼見的舉子!”

  李二陛下歎息了一聲,握緊搭在幾案上的拳頭,眸綻銳光,注目著程處弼,嘴角含帶著鋒利的弧度,聲威赫赫。

  “如果朕要發兵薛延陀,也正好趁此機會試一試、看一看,這天下人對於此事的態度!”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這樣雖然更加了考試的難度,但是提煉出來的人才,卻更為的精純,更適應於基層官場的需要。

  而且,通過這樣一箭雙雕的方法,他也可以借由讀書人的口舌,旁敲側擊,從側麵了解一下,天下人對於發動戰爭的一些看法。

  “不過,賢婿啊,這申論,你也不能僅僅隻出這一道題目,還可以增加一個對於治理民生方麵的問題。”

  李二陛下並沒有因為其中的優勢而片麵的武斷,也相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比如,可以具體到以某一個地域、具體到某個州、某個縣都可以。”

  “讓他們試一試如果國家把一個縣交到他們手上他們能夠通過怎麽樣的方法,給朕把縣治理好!”

  程處弼提出的關於漢武帝的國策,在許多讀書人看來很可能是傾向於武略,就是讓他一開始看來,也有這種感覺。

  如果,再增加一道關於治理內部州縣的試題,會更為的完善,這樣如果有人以此做文章,也可以堵人唇舌。

  “小婿明白,不過,恐怕單以某一個州縣來說,對於當地州縣籍貫的考生來說,可能會有些優勢。”

  “畢竟從小是土生土長的,對於當地的風土人情、特產麵貌有些熟悉的了解。”

  程處弼稍微思忖了一下,不緊不慢地回複道。

  “不若就以京畿的長安縣、或者萬年縣為題,小婿將長安或萬年的資料書寫其上,然後讓他們各自發揮?”

  長安、萬年兩縣,一東一西,沿著朱雀大街,各轄一半長安城。

  以京畿地區為準,雖然京畿地區的舉子還是有一些優勢,但是這多嘴的人,確實會減少。

  畢竟是天子腳下,不崇敬帝都,誰都說不過去。

  “這個到是可以,賢婿考慮得比較周全。”

  李二陛下肯定地點了點頭,但還是抿了抿嘴,繼而抬起修長的手指,補充了一句。

  “不過,為了防止試題泄露,這些資料,朕自會命人為賢婿準備。”

  考試與作弊都是相伴相生的,雖然作弊要稍微晚一點,但是沿襲至今,總會有那麽幾個。

  人非聖賢,怎會沒有這麽那麽一些欲望。

  說到這個對付作弊,李二陛下算是找對人了。

  對於來自一千四百多年後、經曆過中考、高考、期中考、期末考以及無數大考小考而言的程處弼,自然算是張飛啃豆芽——小菜一碟。

  “說起這個,小婿到是想到一些個不成熟的建議。”

  李二陛下的話音剛落,程處弼就接上話來。

  “在考試之後,嶽父大人何不將考生的試卷糊名,這樣閱卷者便不知道考生的名姓,便可以減少在改卷之時,有失偏頗。”

  “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閱卷人數,對於同一道試題可以多人審閱。”

  “還有,對於那一些高中的舉子,嶽父大人也不妨在大殿接見一二,並親自對其人考究一番。”

  還沒有幾多思考,就一連三條建議甩在了李二陛下臉上。

  糊名製度是在武則天當政的提出來的,殿試是在唐高宗李治率先提出來的,但是是在武則天的時候,發展壯大。

  《新唐書·選舉誌》記載,“(武則天)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

  《舊唐書·高宗本紀》記載,“(顯慶)四年春二月乙亥,上親策試舉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張九齡五人居上第,令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

  多人閱卷,曆史雖缺乏相應的記載,但這已經是如今的學校老師閱卷,都慣用的方式。

  雖然這些在天朝都是小伎倆,但是對於唐朝這與科舉考試相伴相生的反作弊手段才發展了短短的幾十年,這些都是神技呀!

  “這些個建議哪裏是什麽不成熟的建議,賢婿還真是才思敏捷,舉一反三!有了這些個設想,我大唐的科舉製度,可以更加的完善!”

  李二陛下一聽到程處弼這三條建議,那可是一拍大腿,喜笑顏開,讚不絕口,雙手搭在幾案上,繼續問道。

  “看來,朕當當隻讓賢婿做一個出卷人,還真是屈才了!賢婿還有何妙策,還不快快道來!”

  “這個,還且容小婿細細思量,小婿也不過是誤打誤撞,恰有所思而已!”

  看到李二陛下一臉期待逼近的模樣,程處弼返到有些心虛了,好像在考試的時候被抓了一樣,長呼了一口氣,才分條梳理,款款說道。

  “對了,其一,自然是查明考生的信息、外貌,讓各州縣將考生的外貌和信息,繪成圖冊,以便監考官得以辨認,並防止出現代考作弊的現象!”

  “其二,考試之前,將考生淨身嚴查,防止私帶與考試相關的資料書籍入內!”

  “而且,考試所需的一應用具,全部由官府準備,考生隻需要單身入場即可!”

  在華夏長大的娃,身經百戰都不止,從小考到大,不說兩三千,至少一千場考試,是綽綽有餘的,誰還不清楚,這些個其中的門門道道。

  但在李二陛下眼裏,這些個可都是珍寶,視若珍寶,那可是豎起耳朵,洗耳恭聽。

  “其三,將出題之人、印題之人,所有涉及到考試試題之人,全部圈禁起來,直到考試結束之前,才放行出入!”

  “可是,出題之人俱是賢婿這般身居要職之人,難道說朕連著要將房愛卿、還有賢婿圈禁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