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0      字數:2069
  程處弼笑得如同芳香的空山新氣一般淡雅,雖無色無味,卻比醇酒更迷人,比鮮花更芬芳。

  “阿彌陀佛,咒語功德!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大願地藏王菩薩的咒語功德!如此神聖的咒語功德,我等竟然也有資格聆聽入耳!”

  一個和尚如同中了彩票大獎一樣,尖叫狂喜,卻又難以自信,道出了所有和尚的心聲。

  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玄妙天音,哪個和尚不想得其精髓!

  “一花一天境,一草一世際。一葉一如來,一木一菩提。一方一梵土,一念一清淨。一笑一塵緣,一心一禪機。”

  程處弼笑意清甜,平雅淡香,聲音讓人著迷,很有磁性,一言一語透露出源源不絕的佛理。

  “地藏菩薩摩訶薩曾曰:我於過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親承受持此陀羅尼,能令增長一切白法,增長一切種子、根須、芽莖、枝葉、華果、藥穀、精氣滋味,增長雨澤,增長有益地水火風,增長喜樂,增長財寶,增長勝力,增長一切受用資具。此陀羅尼,能令一切智慧猛利,破煩惱賊。”

  “阿彌陀佛,既是如此,還是護法快快啟示!”

  “阿彌陀佛,我等懇請護法,快快啟示!”

  聽完程處弼的話,一眾和尚趕緊地一個個合十垂首,虔誠恭敬地請願。

  “如此,爾等可要聽好了!”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

  “令其皆得增長憶念,增長守護憶念,增長壽命,增長身體,增長無病,增長色力,增長名聞,增長資具,增長親友,增長弟子,增長淨戒,增長多聞,增長慧舍,增長妙定,增長安忍,增長方便。”

  程處弼麵若慈悲之色,右手前臂上舉於心前,與身體略成直角,手指自然向上舒展,手心向外,結令人安心平靜、象征布施無怖給眾生的“施無畏印”。

  左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仰掌舒五指而向下,如流注如意寶、甘露水的形象,結布施、贈予、恩惠,象征順應眾生祈求的“與願印”。

  “增長覺分聖諦光明,增長趣入大乘正道,增長法明,增長成熟有情,增長大慈大悲,增長一切白法,增長妙稱遍滿三界,增長法雨普潤三界。”

  “增長一切大地精氣滋味,增長一切眾生精氣善作事業,增長正法精氣善行,增長智慧光明,增長六到彼岸妙行,增長五眼,增長灌頂,增長生天涅槃,所謂有名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諸位和尚聽聞此音,疾疾飛筆走書,通篇摘抄下來,待程處弼念完之後,又誠心誠意,合十呼道。

  “阿彌陀佛,財施法德、淨戒安忍、精進靜慮、善巧方便、般若大慈、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摩訶薩,主持解救眾生,占察宿業善惡,令眾生衣食豐足、身心安寧,離一切苦惱。”

  “眾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其時聞地藏菩薩摩訶薩說此咒,乃還得正見,深生慚愧,至誠懺悔。”

  程處弼此時就如同光照無邊界、修行梵天境的佛陀一般,清靜無染,緩緩珠語。

  “不知蘭若和尚,你以為如何?”

  “阿彌陀佛,大願地藏王菩薩!施主精研佛經,老衲佩服,此局老衲,甘拜下風!”

  蘭若和尚的眼眸之中布滿了渾濁之絲,詳寧的麵龐之上飛快地劃過一道戾氣,轉而麵和神安,寬言善語的說道。

  “待第二局,參禪悟佛!”

  雖然蘭若和尚對於程處弼心生嫉恨,但表麵上依舊表示讓步,從殿前所有和尚的欣喜之色,他已然知道,此局已輸,唯有在下局扳回局麵。

  “但先出題便是!”

  “我佛門子弟,日日戒持,時時誦經,施主可識得其中禪機?”

  蘭若和尚的眼眸之中,埋藏著深深的恨念,卻不緊不慢地吐字說道,貌似溫純的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意。

  程處弼閉上剔透的眸子,平整英長的修眉,自然答道:“明辨善惡,徹悟途徑,頓悟真理,超凡脫俗!麵上無嗔是供養,心裏無嗔出妙香!”

  “施主說得如此簡潔,又如何理會此中禪機!”

  蘭若和尚見程處弼言辭簡短,眉笑眼開,不以為然地反口說道。

  “我佛門子弟,要通過戒持誦經,將身靈菩提、增長智慧,身然開悟,徹悟真理;心澈明鏡、能照萬物,物象來去,鏡不增減!”

  “方能若菩提樹下覺悟的佛祖一般,通達萬千、曉暢混沌,成佛成祖、萬劫不化!”

  “不然隻會為塵垢汙染,障蔽光明、迷失本性,遁入魔道、永世輪回!”

  “老衲,根據此理,總結出禪詩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程處弼聞聲,平靜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抹驚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阿彌陀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主持大師,果真佛法高深!”

  “阿彌陀佛,蘭若主持,說得在理,清晰明了,正指我輩心聲!”

  “是啊,我輩每日初晨未起,便開始早課,不正是追求此境!”

  蘭若和尚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廣大和尚的共鳴,許多和尚也一一道出了自己的心意。

  這可是他根據自己幾十年的修行總結出來的禪機,而且是貼合寺廟僧人生活實際,寫出來的。

  這一局,他不信自己,贏不了程處弼!

  “程施主以為,老衲的解釋是否要比施主的理解更為詳盡、更為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