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7      字數:3618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金城王宮,早朝,玉蘊殿。

  新羅女王金善德問道:“眾位愛卿,天朝太子殿下頒發了諭令,決定由西北王李佑為帥,發動征討倭奴國的戰爭,讓我新羅國給予配合。大將軍,你先把情況說一下吧。”

  新羅大將軍福罡是金善德的表弟,32歲,中等個,身材粗壯,濃眉大眼,留著連鬢胡,頗為威武,他把唐朝兵部下達的公文的內容傳達了一遍。

  唐朝兵部公文的主要內容是讓新羅國出兵2萬,提供價值200萬貫的糧草,並隨時調動民夫配合李佑的這次東征作戰。

  大將軍福罡的話音一落,大殿上頓時傳來了一陣議論聲。

  金善德沒有打斷眾人的議論,她想借此觀察一下眾人的真實的態度。人們常常會在閑談之中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如果讓他們發表意見的時候,他們會權衡各種利弊,說出來的話和自己真實的感受往往大相徑庭。

  金善德聽出來了,大殿上的聲音基本上是對唐朝表示不滿的。

  大臣們議論了一會兒,沉默了下來,望著金善德女王,等待她開口。

  金善德問道:“眾位愛卿,對於這件事情,你們大家有什麽意見?”

  財政大臣首先出來說道:“陛下,去年大唐皇帝陛下禦駕親征高句麗,我新羅國支援其糧草和出兵的軍費就達到了420萬貫,不久前為大唐皇帝陛下修建永安宮又支出了100萬貫,僅僅這兩項開支就已經耗費了我國10年的國庫結餘。

  這才剛剛過去了多久,馬上又要有如此大的開支,恐怕會耗盡您登基以來千辛萬苦積累下來的財富,這樣下去可如何得了啊?”

  他跟高靜明一樣,對於花錢那是痛徹心扉的感受。

  民政大臣出來說道:“陛下,天朝攻打高句麗,從我國去年累計征調青壯民夫達到22萬人次,已經對我國的民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眼下春耕在即,又要征調大批民夫參加戰爭,將會嚴重的影響夏收收入,將會導致民怨沸騰。這樣下去可真的不是辦法啊。”

  “是啊,陛下,天朝這樣做,等於是在搜刮我國的財富,這樣下去可真的不是辦法啊!”

  “是啊,陛下……”

  大臣們一片抱怨之聲。

  宰相金番敏有些擔憂地望著大臣們,欲言又止。他很擔心今天朝堂上的談話會傳到唐朝人的耳中,畢竟如今的大唐就是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壯年猛虎,新羅不過是一隻長著犄角的綿羊而已。

  眼下,唐朝在高句麗仍然駐紮著6萬唐軍,還有12萬高句麗新軍,百濟有3萬唐軍,還有8萬百濟新軍,海上有強大的大唐無敵海軍,他們依靠海上的運輸能力很快就可以從國內運輸過來大批的援軍,李佑又要帶領部分唐軍前來百濟,在這種情況下,新羅能夠有什麽想法呢?

  宰相金番敏欲言又止,終於沒有說話。

  金善德讓大臣們充分發表意見,眾人七嘴八舌,隻是抱怨了一通唐朝對新羅的不公平,沒有人能夠提出什麽實際有用的意見。

  最終是民政大臣建議向唐朝提出新羅的困難,要求減輕新羅的負擔,大臣們也提不出比這個更好的意見了,於是一直讚成了這個意見。

  大將軍福罡是去年年底剛剛上任的,是軍方的少壯派的代表,他們對於目前的這種局麵十分不滿,可是礙於唐朝過於強大的軍力,一時也想不到什麽更好的辦法,隻好暫時隱忍不發。

  女王金善德沒有表態,散朝後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後宮。寢殿裏放置著許多炭盆,異常溫暖,空氣中卻微微散發著木炭燃燒產生的氣味兒,令她感到有些憋悶。

  女王金善德走到了後麵一扇窗前,說道:“把它打開。”

  幾名侍女急忙上前打開了寬大的窗戶。

  朝鮮的初春依舊寒冷,寒風刮在臉上有些刺痛。可是金善德似乎沒有感覺到。她的目光越過後麵的宮牆,落在了遠方白雪覆蓋的山頂上。

  這時,她的身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見過姐姐。”

  來人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她20歲出頭,是女王金善德的妹妹金真德。在曆史上,這也是一位厲害人物,她後來接替了金善德的位子,成為了新羅的第二任女王。

  金善德沒有回頭,望著遠方白雪皚皚的山頂說道:“真德,你來看那山頂。”

  金真德走上前來,落後半步站在金善德的身邊。

  金善德輕聲吟道:“

  鬢毛無奈歲華催,一笑登臨亦樂哉!

  平地忽成三尺雪,遶湖何啻萬株梅。

  雪山疊疊朝憑閣,簾幙沉沉夜舉杯。

  節物鼎來方自此,酥花彩勝待春回。

  ”

  她說道:“這位西北王李佑,看上去極有修養,詩寫的也這般好,其人卻是個陰狠狡詐之人,極難對付。”

  當年在百濟,李佑霸氣地逼迫金善德讓步,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真德沒有見過李佑,對他的事情卻聽說過不少。她說道:“唐朝這些年來迅速強大,跟這位西北王李佑的長幹是分不開的,唐朝周邊的國家也大部分是被這位西北王殿下征服的,他就是咱們新羅的大敵啊。”

  金善德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金真德說道:“不久前,唐朝都城長安發生了巨變,大唐皇帝陛下已經退到了幕後,目前由太子監國,扶持太子上位的就是這位西北王殿下。

  這位西北王殿下是大唐第二號人物,他的影響力並不亞於監國的太子殿下,甚至超過了他。

  原本唐朝朝廷已經製定了撫民以靜的政策,不再對外征戰,就是這位西北王殿下,竟然為了自己的兒子,推翻了唐朝製定的政策,悍然發起了這次對倭奴國的戰爭。”

  “哦,還有這事兒?”金善德有些好奇地問道。

  金真德就把高橋九美子如何向李佑哭訴,李佑又是如何說服大唐朝臣們同意發動戰爭的事情講了一遍。

  金善德身體不太好,本身有沒有子嗣,她早就有將來讓金真德接班的想法,很早就讓她參與朝中事務,外交方麵的事情就是交給她管理的。

  李佑是長安朝野之間關注度最高的人,跟他有關的事情,隨時都會成為長安百姓茶餘飯後八卦的最好內容之一,這次出兵倭奴國被說成了西北王殿下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百姓們都感到威風提氣,因此被傳的沸沸揚揚的。

  這次新羅派出了使團參與李世民的祝壽慶典和泰山封禪大典,人就在長安,能夠聽到長安的消息很正常的。

  金善德也認為這件事情很正常,並沒有多想。

  她問道:“對唐朝出兵倭奴國這件事情,你有什麽想法?”

  這時,一股寒風吹來,金善德不由得咳嗽了幾聲。

  金真德關切地說道:“姐姐,你的身子骨弱,咱們到裏麵去談吧。”

  金善德點點頭,朝著寢殿裏麵走去。

  金真德陪在她的身邊,邊走邊說道:“姐姐,自從臣服了唐朝以後,新羅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卻不斷地為唐朝出兵出錢去打仗,高句麗和百濟是滅亡了,新羅表麵上是沒有人威脅了,可是唐朝卻實際上成為了新羅最大的威脅。

  高句麗滅亡之後,唐朝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高句麗舊軍隊編入了唐朝軍隊,成為所謂的高句麗行軍之後,不斷地被調往各地,大批的高句麗青年遠離家鄉,他們的家人也跟著離開了。”

  兩人來到裏間,坐下來後,金真德對周圍服侍的宮女們說道:“你們都下去吧!不叫你們不要過來。”

  宮女們走後,金真德接著說道:“

  唐朝的西北道是唐朝移民政策的試點,前往西北道的2萬高句麗新軍,他們在當地分到了土地,跟當地居民以及從內地遷移漢人混居在一起了,他們在高句麗遺留下來的土地,分給了從唐朝內地自願報名前來的漢人。

  由於政策比較優厚,這些移民獲得了比以前多的土地,並且朝廷在稅收方麵給與減免,目前是受到了他們的歡迎。

  就這樣,大批的高句麗新軍前往各地,將來大部分會落戶在當地,在當地他們是少數人,會逐漸地融合在當地的社會生活當中的,高句麗作為一個整體的民族,逐漸地就會消失在整個唐朝的社會生活當中的……”

  在西北王李佑的主導下,唐朝開始逐漸地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民族融合政策,每個縣都要接受移民,按照一裏接受10戶少數民族的比例安置移民,確保漢人占大多數,鼓勵通婚,加速民族融合。

  曆史經驗證明了,這是確保拓土開疆成果的唯一辦法。

  按照這個政策下去,幾代人以後,新占領的地區的人口結構中漢人就會占據大多數,這些領土才能夠真真正正地成為唐朝的國土。

  唐朝采取的政策是胡蘿卜加大棒,一方麵給那些自願移民的人提供相對優厚的待遇,對那些不服從朝廷移民政策的人依法給予打擊。

  對於唐朝來說是好事,可是對於少數民族來說卻是一件不太容易接受的事情。

  尤其是對於新羅這樣的臣屬國來說,在將來就是滅頂之災,他們的國家會逐漸被唐朝取締,就像是高句麗和百濟一樣,被並入大唐的版圖。

  對於百姓來說,或許可以接受,可是對於貴族們來說,他們將會失去自己的特權。新羅女王這樣的權貴也會像其他被唐朝滅掉的國王們一樣,成為無職無權的寓公的。

  金真德分析了唐朝對待被占領地區和臣屬國的政策之後說道:“按照唐朝的移民政策,新羅遲早也會被唐朝徹底地吞沒的。咱們也要盡早地想好對策才行。”

  對唐朝來說,民族融合這是大勢所趨,對於新羅貴族來說,他們內心深處充滿著抵觸情緒。

  新羅女王金善德很想破壞唐朝的移民政策,可是曹軍的強大令她望而生畏。

  她無奈地問道:“明知道是這個樣子,可是什麽又有什麽辦法呢?”

  金真德下意識地向四周看了看,悄聲說道:“姐姐,倭奴國女皇派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