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少年名將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7      字數:2762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臣讚成。”一聽說能夠給戶部節約這麽多資金,並且還能賺錢,守財奴高靜明馬上出來讚成道。

  “臣等讚成。”

  侯君集、李道宗、張亮等軍方將領十分高興,作為軍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無仗可打,隻要有戰爭存在,軍方才能夠顯示出他們的重要價值。

  魏征也說道:“原來是這樣啊!臣讚成。”

  “臣附議。”

  “臣附議。”

  大臣們紛紛說道。

  如今的大唐人,都有著泱泱大國的心態,他們傲視天下,把戰爭看做旅遊一般,很少有人反對。

  接著,李佑說道:“不僅如此,我還準備出兵倭奴國。”

  這次,沒有認出來質疑了,大家都等著李佑往下說。

  李佑說道:“為什麽要出兵倭奴國呢?有人會說了,你兒子是東瀛列島郡王,這是給你兒子打天下呀。你們還別說,我還真有這個想法啊,我兒子快四歲了,馬上就入小了,我這個當爹的,要給他準備一份賀禮啊。”

  唐朝男子年齡段劃分:出生為黃,人們常說的黃口小兒就來源於此。4歲為小,16歲為中。21歲成丁,也就是開始承擔賦稅、兵役和勞役等社會義務了。60歲為老,不再承擔國家義務。

  “哈哈哈哈。”大臣們一陣哄笑。

  李佑說道:“眾所周知,高句麗、百濟已經並入了大唐,新羅已經臣服了大唐,朝鮮半島也即將開始經濟建設。

  東瀛列島距離朝鮮半島很近,如果不徹底拿下倭奴國,他們隨時可以對朝鮮半島進行侵擾,大家還記得多年前倭奴國襲擾我登州地區的事情吧。

  我大唐海軍不可能長期停留在朝鮮半島和九州島,因此必須徹底解決東瀛列島的問題。

  還有,朝鮮半島急需展開大規模的移民行動,那些舊軍隊要給他們找個出路,攻打倭奴國正是發揮他們作用的地方。

  攻打倭奴國前期是要花一些錢的,不過也會獲得巨大的回報的。其它的不說,倭奴國有著天下最大的銀礦之一……”

  從1562年到江戶時代這漫長的400多年時間裏,位於本州島根縣大田市的石見銀礦是東瀛列島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銀礦,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產銀國,以至於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產自那裏,東瀛列島也因此被明朝人稱呼為“銀群島”。

  此時,白銀比黃金貴,大臣們一聽這個,都激動起來了。

  “打,臣讚成。”

  “臣附議。”

  “臣附議。”

  “嗡嗡嗡。”大殿上議論紛紛。

  李承乾很高興,眼下的朝堂比起以前的朝堂,有了更大的進步,人們盡管也會有不同意見,也會有爭論,但是卻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幫派之間的惡意攻擊。朝堂幹淨透明,空前的團結。

  出兵嶺南道和倭奴國的決定就這樣通過了。

  李佑決定帶著大將李道宗、薛萬徹,侯成、高通和5000名飛虎軍、登州都督府的1萬原東征軍、程處亮的百濟都督府的1萬唐軍,以及5萬名高句麗新軍、新羅和百濟各2萬軍隊,海軍大部,參加攻打倭奴國的戰爭。

  此時,九州國擁有3萬軍隊,在那裏還有2萬高句麗新軍。這次參與作戰的軍隊總兵力達到了20萬人,海軍艦艇231艘。

  軍費從各國捐獻修建永安宮多餘的資金中拿出了1200萬貫,新羅和百濟各負擔200萬貫,扶餘國負擔100萬貫,在百濟、登州和濟州島建立了後勤補給基地。

  西北王府。

  李佑開始準備東征倭奴國的事情了,西北王府門庭若市,軍方將領紛紛前來請戰,或者為自己的之侄爭取參加這場戰爭。

  這天下午,在王府的客廳裏,三位年輕的軍官正在等候李佑的接見。

  坐在靠近門邊的一人名叫李謹行,22歲,濃眉大眼,身材高大魁梧,22歲,靺鞨。

  從左到右第二位叫王方翼,23歲,中等身材,身材粗壯,方臉盤,皮膚較黑,並州祁人,其祖母為唐高祖李淵之妹同安大長公主,岐州(今陝西鳳翔)刺史王仁表之子,現任金吾衛從八品旗牌官。

  第三位叫程務挺,21歲,中等偏高身材,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洺州平恩人,東夷都護程名振之子。現任監門衛正八品隊正。

  這三位可是後來威震四方的大唐名將,現在是藉藉無名下級軍官。

  這三位小將出身貴族,一個個傲氣十足,可是他們聽說西北王殿下要接見他們,卻一個個激動不已,按時來到了西北王府。

  不久以後,正在西北王府的李道宗陪著李佑過來了。

  李謹行等三人急忙起身行禮說道:“臣等見過西北王殿下,見過李郡王。”

  李佑招呼他們坐下,跟他們閑聊了幾句家常,問道:“我這次要去打倭奴國,你們可願意跟著去嗎?”

  李謹行等人可是名將種子,他們的心中早就充滿著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渴望,馬上一齊回答道:“臣等願意。”

  李佑笑道:“你們願意,家裏也願意嗎,要不要我替你們去說情啊?”

  三人急忙說道:“不用,父母大人都會同意的。”

  李佑可是百戰勝將,或者說是福建,他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的,跟著這位王爺穩穩地一場軍功,何況在大唐李佑現在是第二號人物,而且這位王爺護犢子,多少人想跟著他混,隻要能夠跟上了他,前途無可限量,那可是千年修來的造化,他們的父母巴不得呢。

  李佑笑道:“好啊,你們這次是想直接帶兵作戰,還是留在我的中軍當個參謀啊?”

  “臣等願意帶兵作戰。”三人一齊說道。

  李佑說道:“這就對了,我看好你們,以後就跟著我征戰吧,將來一定會成為我大唐名將的。”

  三人激動不已,一齊說道:“臣等願意追隨王爺,萬死不辭!”

  李道宗說道:“王爺能夠看中你們,這可是你們的造化。這就回去準備吧,後天到我那裏去報到。”

  “是,郡王閣下。臣等謹遵將令。”李謹行等人興奮地告辭離開了。

  李道宗好奇地問道:“殿下,您怎麽看上他們幾個了?”

  在長安的大唐勳貴子弟多如牛毛,即使是名將子弟也是一抓一大把,李道宗不知道李佑為什麽會看上他們幾個,他可是知道李佑看人的眼光的,在他的手下牛人輩出,薛仁貴、劉仁軌、王玄策等人各個名震一時。

  李佑沒法說為什麽,他笑道:“李端就很不錯嘛。”

  李道宗對自己的侄子很滿意,他高興地說道:“還是殿下您調教得好啊。”

  高橋九美子原本隻是想著讓李佑幫助她的父親和哥哥,爭取一些軍費和軍械物資什麽的,她實在是沒有想到,李佑竟然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出動幾十萬大軍,並且親自帶隊去幫助她打仗,幸福極了。她加倍地服侍李佑,把東瀛女人的溫柔展現到了極致。

  遠洋艦隊到達廣州以後,要從水路到長安,大型艦船是無法通行的。陸童等人將從美洲帶回來的貨物換裝上內河貨船,乘坐吃水淺的五級風帆戰列艦,從長江邗溝走大運河,再通過黃河,然後到黃河的分支通濟渠、洛河、廣通渠,最後到長安。

  三月二十,昆明池畔人頭攢動,李承乾、李佑和朝中大臣們,遠洋艦隊人員的眷屬們以及數萬長安百姓都在這裏,迎接遠洋艦隊的歸來。

  哈米德、慕容缽和裴迪蘭等人以及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妻妾也跟著過來看熱鬧。

  “來了,來了!”有人激動地喊道。

  上午10點,遠處白帆點點,一隻船隊出現在人們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