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越來越麻煩了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7      字數:3322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看到李道宗和李雪雁高興的樣子,李佑心中卻有些發毛,其實這件事情,他現在真的沒有絕對的把握。首先他對吐蕃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還不清楚。其次,鬆讚ganbu可不是一個容易被說服的人。

  李佑故意做出有把握的樣子,隻不過是先安定李道宗和李雪雁的情緒,好充分的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幫助自己勸說鬆讚ganbu。

  李佑說道:“吐s蕃麵臨的問題是內部出現了分裂,有人趁著鬆讚ganbu離開了吐s蕃,想取而代之。剛剛發生的刺殺事件,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你們現在前往吐s蕃,可以說危險性極大。因此,我不主張你們馬上前往吐s蕃。”

  李雪雁很自信的說道:“讚普在吐s蕃的威望極高,他回去以後應該能夠平定叛亂的。你不讓他回去,那不是任由著吐s蕃內部繼續分裂下去嗎?”

  李道宗心中也是這樣想的,他望著李佑,看他怎麽說。

  李佑說道:“吐s蕃與咱們唐朝不同,內部的政治勢力分為四大部族和八大領主,他們各有各的勢力範圍,也各有各的打算。政治環境一旦發生變化,就很容易發生分裂。

  你們還記得當年的東突厥吧,他們那時可比現在的吐s蕃強大的多,控弦百萬,並非誇張。他們當年曾經兵臨長安城下,逼得我父皇簽訂了白馬之盟。結果如何?短短的四年時間,就被唐朝所滅掉了。

  原因何在?東突厥是由18個大部族組成的,受到外部勢力的挑唆和支持,很容易就會發生分裂。當年與竭利可汗一同進攻長安的突利、薛延陀以及鐵勒各部,在我父皇答應了他們提出的條件之後,都跟唐朝結盟了,在最關鍵時刻,給了竭利可汗狠狠的一擊,最終導致了東突厥的滅亡。

  吐s蕃的現狀,跟東突厥當年的情況何其相似?”

  李佑所分析的吐s蕃現狀,李道宗和李雪雁也都是認可的。可是,他們認為這個挑撥吐s蕃所謂的外部勢力,就是眼前這位王爺。李世民對東突厥是這麽幹的,李佑對於外族勢力的分化瓦解的手段更是青出於藍。

  他們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眼神兒裏卻流露出了對李佑的不滿。

  李佑明白他們的想法,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麽。這麽跟你說吧,剝離吐蕃的臣屬國這件事情,的確是我做的。可是吐s蕃內部的事情,我真的沒有插手。我對吐蕃的態度,是需要他們保持穩定,就是說我是支持鬆讚ganbu的。這一點我以前跟叔王提過的。”

  李佑的確跟李道宗說過自己想經營南亞大陸,因此需要吐s蕃保持穩定的想法,李道宗也跟李雪雁說過。

  李雪雁問道:“吐s蕃內部是誰在分搞分裂,又是誰派人來刺殺讚普的?“

  李佑說道:“這件事情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很快就會有結果了。我猜想,這件事情絕不是因為鬆讚ganbu離開吐蕃,那些人才臨時起意要進行反叛的,一定是早就有人打著分裂吐蕃的主意了。鬆讚ganbu離開吐蕃,僅僅是給他們製造了一個機會而已。”

  李道宗問道:“殿下,您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李佑說道:“對於這件事情,我先說一個咱們努力的目標,看看你們是否能夠接受。”

  李雪雁問道:“什麽目標?”

  李佑說道:“我父皇和朝中大臣們想吞並吐s蕃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尤其是我父皇,他希望泰山封禪大典能夠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因此,最低限度也會要求吐s蕃向大唐臣服。

  我希望鬆讚ganbu能夠向大唐表示臣服,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盡我的所能幫助鬆讚ganbu平定吐s蕃內部的反叛,確保他對於吐蕃s的穩定的統治,雪雁妹子也能夠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吐s蕃的王妃。

  我會向父皇建議,冊封雪雁妹子為大唐公主,風風光光的嫁到吐s蕃。不知道這樣的結果,你們能不能接受?“

  李道宗沒有什麽意見,李雪雁心中雖然希望鬆讚ganbu仍然保持帝王的身份,可她是一個明白人,知道那樣的可能性不大了,對李佑提出的方案,她也能夠接受。

  她說道:“堂哥,我不在乎讚普是否保持帝王的身份,隻要能夠讓他平平安安的回到吐s蕃,哪怕是安安穩穩地做一個郡王,我都願意。”

  李佑望著李道宗,等他表態。

  李道宗點頭說道:“殿下,臣也沒有什麽意見。“

  李佑說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李雪雁有些擔憂的說道:“讚普是一個驕傲的人,讓他向唐朝稱臣,這件事恐怕不太容易。”

  李佑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因此這件事情才需要咱們共同努力。”

  李道宗問道:“殿下,您希望我們怎麽做?”

  李佑說道:“我現在正在等王玄策的消息,應該很快就會就有了。在這段時間,我希望鬆讚ganbu暫時留在長安。驛站這裏人多嘴雜,叔王你在長安縣不是有個莊園嗎?你們最好暫時先住到那裏去,我會派飛虎軍確保他的安全。

  你們把我剛才所說的意見,先跟鬆讚ganbu談談,好讓他心裏有個準備。

  鬆讚ganbu是一個驕傲的人,可是他也是一個聰明的有大智慧的人,他會認真的權衡利弊的,因此說服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他不同意這個意見,你們也先不要著急,穩住他別鬧事就行。

  等到我得到了吐s蕃準確的消息,我會親自去跟鬆讚ganbu談的。”

  對於李佑的安排,李道宗和李雪雁都沒有什麽意見。

  李佑隨後告辭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親自前來通知了李佑,說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說鬆讚ganbu同意暫時留在長安了,他們今天就會前往長安縣李道宗的莊園。壞消息是鬆讚ganbu說唐朝卑鄙無恥,他寧死也不會臣服唐朝。

  李道宗擔憂地說道:“殿下,鬆讚ganbu這樣的態度,可如何是好啊?”他真的很擔心,李世民會因此生氣,就會要了鬆讚ganbu的命。

  看到李道宗滿臉發愁的樣子,李佑心中也有些鬱悶,知道要說服鬆讚ganbu還要大費周章。

  他故作輕鬆地笑道:“叔王,看把你愁的。我跟你說吧,你別聽鬆讚ganbu的叫嚷,他就是在耍小孩子脾氣呢。他是一個聰明人,他這麽說,不過是想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已。”

  李道宗跟鬆讚ganbu相處的時間也算不短了,他也認為鬆讚ganbu是一個聰明人。對於李佑的話,他認為還是有道理的。於是,就告辭離開了。

  李佑把自己對吐s蕃問題的解決方案,向李世民做了匯報。

  李世民看來是不同意李佑的意見,他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而是說要將鬆讚ganbu扣留在長安,等到他回到長安後再說。

  這件事情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辦了。

  李佑有些頭疼。不過這貨向來心胸寬闊,暫時想不明白的問題就不想,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懶得去處理。他一門心思的開始籌備美食大會的事情。

  魏征是真的關心李佑,他在家一直也在琢磨這件事情,認為這件事情十分棘手,於是他又來到了西北王府,想安慰一下李佑。

  李佑沒有把李世民的態度告訴魏征。既然告訴他也沒有用,何必再讓魏征跟著發愁呢?

  李佑隻是說了一句這件事情自己會有辦法,接著就興致勃勃地向魏征推薦新的美食了。

  不久以後,王玄策終於從西北道發來了電報,他介紹了在吐s蕃發生的情況。

  原來,這件事情的起源,跟李佑猜測的大致相同。

  尺尊國王原來一直受到天竺國的拉攏,在天竺和吐s蕃之間腳踏兩隻船,左右逢源。王玄策向尺尊國王提供了臣服唐朝的條件,遠遠地超過了天竺和吐s蕃開出的條件,於是,尺尊國王就動了心思,開始在三個國家之間周旋了。

  天竺國王為了得到尺尊王國,原本也一直在吐s蕃上層做著分化瓦解吐s蕃的工作。此時,他眼看著尺尊王國要投靠唐朝了,他們就加大了在吐s蕃內部活動的力度,希望在吐s蕃這個尺尊王國的宗主國的幫助下,逼迫尺尊國王臣服天竺國。

  鬆讚裕德是鬆讚ganbu的堂叔,對於鬆讚ganbu繼承了吐s蕃的讚普之位一直耿耿於懷。由於鬆讚ganbu精明強幹,他一直隱忍至今。

  這次鬆讚ganbu離開了吐s蕃,就給了鬆讚裕德叛亂奪權的機會,於是,他跟天竺王國達成了協定,由天竺王國支持他成為吐s蕃的讚普,鬆讚裕德向天竺主國稱臣,並且將尺尊國割讓給天竺王國。

  得到了天竺王國支持的鬆讚裕德聯合了吐s蕃的幾大領主,開始向鬆讚ganbu發難,上來刺殺鬆讚ganbu的人,就是他派出來的。

  之所以選擇在長安刺殺鬆讚ganbu,是為了給唐朝製造混亂,阻止唐朝插手吐s蕃的事情。

  王玄策還提供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