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有誰不服站出來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3825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李佑跟裴迪蘭簽訂的協議的內容是:

  一,唐朝給大食國12部電台,並負責為他們培養24名報務員。

  二,借給大食國的2000萬貫開元通寶,免除利息,還款日期從5年延長到8年。

  三,唐朝給大食國2萬把唐刀和價值200萬貫的其它裝備。

  四,大食國退到吐羅總督府沙漠地帶以北地區,以沙漠作為唐朝與大食國的新的邊界。

  五,唐軍、波斯哈米德的軍隊與大食隊合力攻打波斯叛軍,戰後波斯灣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歸大食國所有,保留給哈米德波斯灣西南部的10個行省的地區。並以此重新劃分邊界。

  六,波斯割讓給唐朝與安戈特地區相鄰的合德省。

  七,大食國與唐朝繼續保持通商關係。

  這份協議聽起來唐朝很吃虧。

  戰後波斯哈米德的控製區域將從目前的6個行省擴大到10個行省,大食國也能夠新得到三個波斯行省的地盤。唐朝隻是得到了一個半行省,而且三分之一是沙漠地區。

  按說唐朝擴大了疆域是一件好事兒,可是在這份兒協議中,唐朝出力最大,得到的卻是最少,這就令人不舒服了。

  魏征向來是支持西北王李佑的,可是他也認為這次李佑的決定有問題。

  他說道:“殿下,臣一直認為您是個聰明人,可是這次恐怕是有些糊塗了。”

  高靜明一聽他這麽說,立馬又感到心疼,他再次發言道:“是啊,2000萬貫的利息5年就是500萬貫,延長到8年,又是300萬貫。

  整整800萬貫啊,就這麽白白地不要了?

  還有2萬把唐刀和200萬貫其它裝備,還有那些寶貴的電台,這些又是1000萬貫,就這麽給了大食國?

  殿下,您這是敗家啊。”

  高靜明痛心疾首地說完,就心疼得開始抹眼淚。

  原本大臣們隻是覺得李佑的做法有些吃虧,但是到底有多吃虧還不知道。經過高靜明這麽一算細賬,眾人頓時也跟著心疼起來了。

  “是啊,是啊,殿下,咱們唐朝吃大虧了。”大臣們紛紛說道。

  正在這時,李承乾火上澆油地開始爆料了,他說道:“五弟,我也覺得這份兒協議有些不對頭。

  就說這次攻打波斯,哈米特是平定國內的叛亂,全力去攻打是應該的。唐軍出動10萬人馬,大食國僅僅出動4萬人馬,最後咱們唐朝得到的利益卻最少。這買賣恐怕真的是不合算啊。”

  “什麽,還有這樣的事情,這也太離譜了吧?”

  “嗡嗡嗡。”

  大臣們議論得更加厲害了。

  長孫無忌一直就在尋找機會打擊李佑,他覺得這件事情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於是暗中發出了信號。

  已經有很多年了,禦史們都沒有人彈劾李佑了。這幾年禦史們換了不少新人,他們進入禦史台學習的第一課,就是不要彈劾齊王殿下,也就是現在的西北王殿下。

  彈劾李佑的後果很嚴重,不僅僅是有被打臉的危險,還有罷官甚至殺頭的危險。因此,禦史台的人現在都很聰明,凡是涉及到李佑的事情,絕對沒有人出頭。

  當然了,魏征是例外,他向來是六親不認。

  禦史們不出麵,長孫無忌隻好發動其他的人來對李佑進行攻擊。

  褚遂良極其聰明,口才也好。自從了他選擇了跟隨長孫無忌一起來針對李佑,又在武威的事情上對李佑進行了攻擊之後,他現在十分擔心狄仁傑等人,真的能夠查出是他在背後做手腳。因此,他現在更加急於打倒李佑。於是,他跳出來當了急先鋒。

  他說道:“西北王殿下,臣發現了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殿下。”

  李佑說道:“你說吧。”

  褚遂良說道:“朝廷不僅出動10萬大軍,還要付出這麽多財物的損失,來幫助波斯人和大食人發動這場大戰,卻隻是得到這麽一點兒的利益,這本身就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

  臣認為這場戰爭,朝廷是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得到了實際利益的人確實您西北王殿下。

  其一,即使是朝廷的疆域擴大了一小點兒。可是,這兩個地區都在西北道的周邊,也就是說西北道的地域擴大了,或者說是您作為西北王殿下控製的區域擴大了。

  其二,眾所周知,您跟波斯的哈米德交情深厚,跟大食國的裴迪蘭現在是親屬關係。朝廷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是哈米德和裴迪蘭的到了好處,也可以說就您西北王殿下得到了好處。

  其三,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在您控製的西北道地區,一邊是哈米德的波斯國,一邊是裴迪蘭的大食國,您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了。

  總之,這次朝廷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真正的得利者,卻是您西北王殿下。

  臣不敢懷疑您有其他的不良居心,隻能說這件事情看起來,您有為了個人的利益而不惜犧牲朝廷利益的嫌疑。”

  這家夥是個人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這件複雜的事情中,抓住李佑的短處。而且這家夥真是夠狠的,他嘴上說不敢懷疑李佑有不良的企圖,可這明明是在提醒大家李佑就是在有不良的居心。

  現在明眼人一看,李佑就是在想擴展自己控製的西北道地區,然後背靠著波斯和大食兩個強大的國家,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份兒實力甚至都能夠跟朝廷進行分庭抗禮了。

  假如李佑真的居心不良的話,大唐的西北部邊陲恐怕危矣。

  褚遂良話中所含的意義讓大臣們感到不寒而栗。

  這樣的事情是不敢隨便亂說的,大殿上頓時安靜了下來,沒有人敢隨便發表意見了。

  眾人都把目光集中到李佑身上,想看看他如何回答。他們都覺得褚遂良的話實在是太狠了,李佑一定會進行反擊的。

  果然,李佑勃然大怒。

  他緊緊盯著褚遂良,一聲不吭。

  這些年來,朝堂上大臣也換了不少,那些老人們都知道,這是李佑發飆的前兆。

  其實,大家也都盼著李佑能夠說出合適的理由來,來打消大家的疑慮,畢竟這些年來,李佑為朝廷建立的功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褚遂良也是見識過李佑的厲害的,被他看的有些發毛。不過,褚遂良也是一個十分老練的人,他隻是猶豫了片刻,就抬起頭來跟李佑對視。

  李佑問道:“褚遂良,我問你,波斯灣東西長多少,南北寬多少,周邊有多少個國家,波斯國現在有多少軍隊,大食國現在又有多少軍隊,波斯叛軍又是什麽情況?這些你都知道嗎?”

  “這,臣對這些事情不甚了解,不過……”

  褚遂良有些發蒙,他哪裏知道這些事情啊。不過,他是聰明人,不會在這些事情上跟李佑糾纏的,他說道:“不過……”

  朝堂辯論裏李佑向來是十分擅長的,他根本就不給褚遂良這個說話的機會。

  他怒道:“你對這些外交上的事情、軍事上的事情都一問三不知,在這裏胡咧咧什麽?”

  褚遂良也不是個軟柿子,他馬上就說道:“臣是不懂,所以才讓殿下您來解釋了。您說說為什麽要這麽做?”

  褚遂良認為李佑心懷鬼胎,很難找出一個能夠說服大家的理由來。

  李佑說道:“這件事情,涉及機密,不能在這裏隨便議論。”

  褚遂良說道:“您這就是在狡辯,什麽機密?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是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的,有什麽事情我們不能知道?”

  這家夥極其老練,很輕鬆地挑撥著眾人對李佑的不滿情緒。

  高靜明第三次請求發言,他說道:“是啊,殿下,您給臣等解釋解釋吧,臣心裏真的很難受啊。”

  “是啊,是啊。殿下您就解釋解釋吧。”大臣們紛紛說道。

  李佑怒道:“這件事情涉及到國家的軍事、政治和外交。這是重大機密,是能夠公開談論的嗎?”

  褚遂良說道:“臣認為這件事情不對呀!您隻是一個西北王,正如您說的這件事情涉及到國家的軍事、外交和政治,這麽大的事情就是您一個西北王能夠決定的嗎?雖然陛下不在長安,可是,朝堂上不是還有監國殿下嗎?

  難道監國殿下都不能知道事情的真實情況嗎?就算是如你所說的,真的涉及國家的重大機密。那也應該由監國殿下來做主,而不是你一個西北王能夠決定的。”

  褚遂良的手腕極其高超,他隨隨便便就把李世民和李承乾扯了進來。

  李佑說道:“你還真就說對了,這件事情我就做主了。我就有這個權利做主。”說完他掏出了禦賜金牌。

  他問道:“如朕親臨,怎麽樣,誰還有意見?”

  這下,把眾人都給鎮住了。

  大殿上鴉雀無聲,但是眾人的目光都望向李承乾。

  果然,李承乾的臉色十分難看,他一聲不吭。

  沉默了很久以後,李承乾站起來說道:“今日早朝就到這裏,散了吧。”說著,他一臉不高興地離開了。

  尚書高官孫無忌的辦公房。

  長孫無忌笑道:“登善,你今天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正如你分析的那樣,這個李佑絕對是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我以前也看出了這一點。

  李佑這些年是為朝廷建立了功勳,可是,他暗中為自己培植的勢力也不小。除了今天你說的這些,他的那幾個女人還掌握著薛延陀、吐穀渾和九州國的實力。

  這麽龐大的力量,無論誰是皇帝都會忌憚的。陛下英明神武,他早就心裏有數,隻不過是暫時沒有發作而已。

  你注意到了沒有,太子殿下對於李佑的驕橫跋扈,已經開始產生不滿了。

  李佑的地位現在看起來很穩固,但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他越囂張跋扈,就離滅亡不遠了。其實,他現在的勢力已經正在開始逐漸的瓦解。

  想想當年漢朝的韓信,不也是權勢熏天嗎?後來結果又如何呢?

  既然陛下和太子殿下忌憚李佑,咱們就再不斷地推波助瀾。遲早有一天,陛下會下定決心,清除李佑這個禍患的。”

  褚遂良說道:“還是相公看得遠。”

  長孫無忌說道:“不過,李佑是個聰明的人,咱們要倍加小心,防止被他反咬一口。”

  西北王府。

  李佑氣呼呼地對裴迪蘭說道:“今天,我可是得罪了很多人,這可全都是為了你啊。”

  裴迪蘭拍著說道:“你放心,我會跟你做一輩子朋友的。”

  東征軍大帥府。

  李世民收到了尚書省發來的電報,看完了電文的內容,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