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算人才嗎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3480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李承乾說了他的建議之後,李治說道:“大哥,臣弟聽你的。”

  李佑笑道:“還是大哥想的周到。臣弟會全力幫助九弟的。”

  晉王府。

  晉王李治的師傅於誌寧是個厲害人物,曆史上在唐高宗時期擔任過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燕國公。

  之所以說他厲害,還不是說他擔任過什麽職務,而是他過去的經曆牛叉。

  曆史上於誌寧接替張玄素擔任過太子府的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負責教導李承乾。他很有才華,人品也端正,可惜這性格跟權萬紀有的一拚,過於剛硬。李承乾是個有個性的人,脾氣也不小,於誌寧教導的方法不對頭,整天勸諫李承乾,動不動就去李世民那裏告狀。

  李承乾被逼的急眼了,派刺客去刺殺於誌寧,刺客不忍心下手,或者說不願意殺人,結果沒有下手,反而告訴了於誌寧。於誌寧安排刺客進宮告發李承乾,結果李承乾被李世民禁足了兩個月。

  後來,李承乾謀反,整個東宮所有人都被牽連,唯獨於誌寧沒事兒,還被李世民任命為太子李治的太子府左庶子。

  現在,由於李佑的出現,李承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張玄素沒有被替換,於誌寧被直接任命為李治的老師。李世民這次是看對人了,於誌寧為人嚴厲,恰好李治是個乖孩子,於是相處倒是平安無事。

  這段時間,李治三天兩頭往西北王府跑,打破了晉王府慣有的平靜,出於對李佑的尊敬,剛開始的時候於誌寧還可以忍受,可是當他聽說李治要幹的事情之後,頓時就坐不住了。他忍無可忍,終於來到了西北王府,要來找李佑興師問罪。

  西北王府,書房。

  “臣於誌寧見過殿下。”於誌寧行禮說道。

  “於師傅免禮,請坐。”李佑客氣地說道。

  於誌寧原本怒氣衝衝的,他是來興師問罪的。可是當他麵對李佑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的底氣沒有那麽足了,畢竟眼前這位王爺是大唐第一牛人,他沒有了質問人家的勇氣了。

  於誌寧恭恭敬敬說道:“殿下,臣有件事情要向您請教。”

  李佑笑道:“請講。”

  於誌寧說道:“晉王殿下曆來性格沉穩,嚴於律己,這一點陛下和皇後娘娘都是認可的,朝野之間對晉王殿下也都讚譽有加。

  可是,近來殿下卻顯得十分浮躁,讀書也讀不下去了。臣認為,這都跟殿下您有關,這樣下去恐怕不好吧?”

  李佑笑道:“你認為有什麽問題嗎?”

  於誌寧說道:“您讓晉王殿下負責修建什麽植物園,這些事情是那些工匠們負責的事情,晉王殿下去做這樣的事情,未免有失體統,會遭到朝野之間詬病的,陛下和皇後娘娘恐怕也會反對的。”

  李佑說道:“於師傅,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一下。”

  “殿下請講。”於誌寧說道。

  李佑說道:“你想讓九弟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或者說他能夠從你這裏學習到什麽東西呢?”

  於誌寧說道:“學習聖人之道,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他和當年的權萬紀一樣,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充分地考慮過。

  李佑說道:“咱們不講這些空泛的理論,說些實在的話行嗎?”

  於誌寧說道:“殿下請講。”

  李佑說道:“我問你,治理一個縣,算不算治國平先下的一部分?九弟跟你學習了這麽久,應該算是學有所成吧。你認為,九弟現在去管理一個縣,他管得了嗎?”

  “這?”於誌寧卡殼了。

  他曾經擔任過河北道冠氏縣令,後來因為盜匪橫行,他幹不下去就辭官回家了。這段經曆令他汗顏。

  李佑說道:“你教他治國之道,一個縣都管不了,怎麽治國?我可以肯定地說,別說一個縣了,就是一個鄉、一個裏,甚至一個村他都管不了。”

  於誌寧默然了。

  李佑說道:“九弟整天學習聖人之道,滿嘴之乎者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靠著這些能夠去治理國家嗎?”

  於誌寧不吭氣。、

  李佑說道:“於師傅,你教給他的那些東西,現在看來有用,最大的用處恐怕就是得到了陛下的認可。實事求是地說,僅僅這些,就能夠讓九弟應對未來險惡的朝堂嗎?

  我隻能說,這樣下去就把他教傻了。”

  “殿下,臣……”於誌寧有些不服氣,想反駁李佑。

  李佑懶得聽他說那些空泛的廢話,他說道:“我問你,你覺得本王算不算得上有才華?”

  李佑的牛叉無人不服,於誌寧由衷地說道:“殿下大才,天下少有人能及。”

  李佑說道:“我過去對軍事一竅不通,可是現在算得上是個行家吧,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我積極參與戰爭實踐,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不斷地積累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現在可是說是一個合格的將軍,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了。

  一個人的才能,要靠師傅的傳授,也要向書本學習,可是更多的是來自於參與社會實踐。

  所謂不經曆風雨,就見不到彩虹。一個人隻有在社會實踐的風風雨雨中,不斷地去經曆失敗,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夠逐漸的成長起來。”

  這番話要是別人來說,於誌寧恐怕還會反駁,可是眼前這位王爺的豐功偉績擺在那裏,想不服都不行。於誌寧說道:“不經曆風雨,就見不到彩虹。殿下,您說得有道理啊。”

  李佑說道:“於師傅,你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也是一個正直有修養的令人敬佩的人,這一點、陛下、皇後娘娘和我都是認可的,可是,你教導五弟的方法是不是能夠改進一些?”

  於誌寧說道:“請殿下指點。”

  李佑問道:“你覺得監國這幾年有何變化?”

  於誌寧說道:“監國成長進步很快。”

  李佑說道:“說實話,張玄素以前也跟你一樣,方法不太得當,監國性情激烈,兩人之間經常發生不愉快,這樣怎麽能夠讓監國成長進步呢?

  可是後來,張玄素改變了方法,不再以老師自居,而是把自己當做監國的參謀和朋友,不再對他指手畫腳,而是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跟他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他們相處的十分愉快。”

  於誌寧若有所思。

  李佑說道:“你應該已經發現了,九弟這幾天性情意發生了一些變化,他整天願意往我這裏跑,這也是你今天來找我的原因。

  你想想你年輕的時候,那個時候是不是也曾經產生過叛逆的心理?其實每個人都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

  九弟以前十分聽話,可是他已經長大了,心中充滿了改變現狀的激情,你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不改變教學的方法,恐怕你們之間的矛盾會逐漸顯lu出來,甚至會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

  於誌寧繼續沉默,可是他已經接受了李佑的觀點。

  李佑說道:“於師傅,我也不想強行說服你,這件事情你看這樣行不行?”

  於誌寧說道:“殿下請講。”

  “九弟要負責的事情,你來幫助他籌劃,一個月以後,如果你還反對這件事情,此事作罷。至於陛下和皇後娘娘那裏,你不用擔心,工作由我和監國來做。”

  於誌寧說道:“是,臣一定盡心幫助晉王殿下。”

  ……

  於誌寧離開了西北王府,他原本是來興師問罪的,自己卻根本就輪不到發言,隻是被李佑教育了一番。可是說來奇怪,他心裏並沒有受到挫折的不愉快,反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好,太有道理了。”於誌寧暗暗心服。

  不久以後,李治興衝衝地來到西北王府,他好奇地問道:“五哥,你跟於師傅說什麽了,他現在變得我都有些不認識了?”

  原來,於誌寧接受了李佑的建議,從此變得更加有耐心,對李治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李治對於他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時有些不適應了。

  李佑笑道:“喜歡嗎?你要是不喜歡,我會讓他再變回來。”

  李治趕忙說道:“別了,我喜歡,就這樣吧。哈哈。謝謝五哥了。”他現在的心情十分愉快。

  李佑為什麽要引導李治修建植物園呢?一方麵,他是要讓李治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另一方麵,他要把李治的興趣引導到科學研究上麵,省的整天惦記著勾心鬥角。

  李治本身很聰明,他的性格也不太適合做政治家,倒不如去做一個科學家。未來的大唐有李承乾掌舵,李治從事科技方麵的事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李佑下一步就準備把研究院交給李治管理。

  於誌寧在接觸了植物園的事情之後,才發現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要說李治了,就是他這個經驗豐富的人,也感到很難勝任。

  修建植物園的事情千頭萬緒,不僅能夠學習到植物學方麵的知識情,還會對植物生長的地區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地理和風土民情有所了解。

  能夠提高施工管理,人員計劃調配,資金的籌措管理,物資的采購運輸,征地拆遷等等才能,還要跟官府各個部門打交道,學會協調管理。

  這件事情做下來,李治的能力會極大的提升,性格也會在不斷遭遇困難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

  於誌寧現在明白了李佑的用意,這才是讓李治迅速成長的最佳途徑,他深深地感到歎服。沒有到約定的一個月時間,他就專門來到西北王府,向李佑表示了感謝。

  東征軍大帥府。

  李麗質說道:“父皇,九弟給您送來了一份兒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