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這就是底氣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399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西北王府。

  “王爺,戶部高大人又派人來了,問您是否有時間見他。”黑豹稟報道。自從黑豹回來後,他就跟從前一樣,與白虎輪流在李佑身邊值班了。

  原來,上次高靜明找李佑想辦法增加戶部的收入,結果被李世民的來電給打斷了,他心裏始終惦記著就這件事兒。他派人來問過好幾次了,可是李佑一直很忙,沒有顧得上他。今天他又派人來打探消息。

  李佑安排好了迎接鬆讚ganbu的事情,手邊的大事兒基本上算是處理完了。對於高靜明這個守財奴,催命鬼,他忍不住一陣苦笑,說道:“你告訴來人,讓高大人過來吧。”

  不久以後,高靜明就來了,看來,他在路上一定趕得很急,到了書房還有些氣喘籲籲的樣子。這也難怪,高靜明擔心李佑又去處理什麽其它的事情,於是急忙趕來了。

  行禮過後,高靜明說道:“您知道,對於您的事情,臣一貫是積極配合的,可是戶部……”

  “打住,高大人,你說的事情,我想好了,咱們直接說吧。”李佑打斷了高靜明哭窮的套話。

  “啊,真的嗎?臣就知道您有辦法的。”高靜明一直心疼損失給大食國的那些利息和軍械等費用,一千萬多貫啊,令他寢食難安。聽到李佑這麽說,頓時大喜。

  李佑問道:“如今長安城裏麵什麽最值錢?”

  高靜明眼前一亮,隨即又黯淡了下來。說道:“莫非是土地?可是,長安城裏麵哪裏還有土地啊?”高靜明整天跟錢打交道,一下子就想到了點子上。

  長安城是天下房價最貴的地方,土地的價值也隨之狂漲,自從長安城上次土地拍賣之後,老城區在官府手中可以說連一寸可以開發的土地都沒有了。

  李佑說道:“你呀,怎麽沒有?你想想看,城裏還有什麽東西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卻沒有什麽實際的用途?”

  高靜明認真的想一會兒,還是想不出來。他說道:“殿下,臣愚鈍,還請您指點。”

  李佑說道:“長安城區那些坊間的圍牆,現在還有什麽用?”高靜明心中暗暗激動起來了,可是他還是有些擔憂地說道,:“殿下,這沒有圍牆行嗎?安全問題怎麽辦?”

  李佑說道:“城池是否安全,關鍵不在於是否有寬大的城牆,而在於綜合國力是否強大。從秦始皇到現在,長城倒是堅固,可是這麽多年來,什麽時候擋住了異族的侵略?

  如今的大唐國富民強,軍力強大,留著城牆防著誰?還有誰敢打進來不成?不要說坊間的圍牆,就是長安的城牆都不要,又有何妨?”

  他說的這話絕對有底氣。唐朝的的城市是政治類型城市,以方便對外防禦,對內進行政治管理為主。如今的大唐雄踞天下,周邊的國家無不臣服,沒有哪個國家有這個膽量和這個實力,敢於前來攻打長安。

  聽了李佑的話,高建民心中也是一陣自豪。

  是啊,如今的大唐,即使是門戶大開,還有誰敢入侵不成?隻要不惹怒了唐朝,別去攻打他們就燒高香了。

  既然坊間的圍牆已經失去了防禦功能,留著也確實沒有什麽必要了。

  李佑說道:“我的意見是,除了皇城、朝廷機構、勳貴所在的東北部的坊間,再加上東西兩市,其餘的坊間的圍牆全部都可以拆掉。至於防止盜匪等,讓金吾衛增加些人員巡邏不就解決了嗎?”

  高靜明大喜,說道:“殿下,您真是聰明啊!坊間圍牆底部的厚度兩丈二,前後空地四丈三,一麵圍牆就按240丈長來算,就可以空出100畝土地,一個坊間4麵牆就是400畝。

  臣大致算了一下,可以拆除圍牆的有72個坊,大約3萬畝土地。如今長安的地價大約……等一下,讓臣算算。”

  說著,他掏出隨身攜帶的算盤,劈裏啪啦就開始打了起來。

  李佑笑道:“行了,你就別算了,這件事情你去請示一下監國殿下,然後跟城建部拿出一個方案來。這些地方靠近民居,盡量安排一些庫房、客棧之類的不擾民的項目。

  還有,這件事可以逐步開發。先在城西南幾個坊搞個試點,然後推廣到長安城其他的地區,也包括新城區。等長安城開發完了以後,可以向洛陽、揚州、廣州、晉陽等府城推廣。不就是兩千萬貫嗎?這還算個錢嗎?”

  高靜明激動地說道:“僅僅長安就遠遠不止這些啊,殿下,您就是厲害,隨便出個主意,就是大筆的財富啊!

  臣這就去找監國殿下。”他站起來,興衝衝地告辭離開了。

  其實,這個主意並不是李佑獨創的,曆史上從唐玄宗後期的天寶年間,長安城的很多坊間的圍牆都被打通了,用來做各種商業用途。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目前形容裴迪蘭一點也不過分,這家夥整天在長安城閑逛,玩得不亦樂乎。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天都來找李佑喝酒聊天增進友誼。

  在他代表大食國跟唐朝商定了協議之後,他派留在西北道都督府的大食代表,帶著唐朝的一個電台小組前往大馬士革,向哈裏發做了匯報。

  哈裏發和長老會議對裴迪蘭簽訂的協議都很滿意,當即同意了協議的內容,並通過電報跟裴迪蘭取得了聯係,還同意了他留在長安參加李世民的泰山封禪大典。

  裴迪蘭通過跟李佑的來往,極大地提升了他在大食國的地位,也助長他緊盯了完成自己心願的野心。

  裴迪蘭很羨慕哈米德,因為有了李佑這麽個強有力的朋友,他才能夠鹹魚翻身,成為了波斯帝國目前最強大的勢力。他的處境其實跟哈米德差不多,甚至在某些放方麵還有所不如。

  大食帝國成立之初,實行的是推舉製的哈裏發製度,世子是不能世襲哈裏發的,直到第四任哈裏發,才廢除了長老推舉製度,將哈裏發的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在目前這種製度下,裴迪蘭的地位在大食國並不高,一旦沒有了父親這個哈裏發,他也就徹底變成了路人甲。

  裴迪蘭不甘心,他決心相仿哈米德,借助李佑的勢力,將哈裏發的地位改為世襲製。因此,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留在長安跟李佑搞好關係。

  裴迪蘭大力支持唐朝與大食國的商業往來,幫助李佑的王妃武栩在大食國建立商業機構,推廣唐朝的商品。

  李佑對裴迪蘭的表現很滿意,跟他私下達成了協議,秘密給他在喜鵲商社中分配了一些股份。

  現在兩人的關係是越走越近了。

  這天,從波斯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到了檢驗他們之間的友誼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