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還有活路嗎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919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為了李承乾,李佑真的是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不說別的,就說眼下陰妃娘娘和陰弘治因為墳塋事件所受到的壓力,李佑這個做兒子的就應該留在長安,把這件事情弄清楚再說。

  可是,李佑仍然選擇了離開。李承乾心中感激,他授予了狄仁傑等人欽差的身份,有先斬後奏的權利,為他們查清這個案件大開了方便之門。

  一旦狄仁傑等人查清了事實真相,李承乾一定會還給陰妃娘娘一個公道。這也是李承乾對李佑的回報。

  李佑就要離開長安了,這次是大搬家,西北王府將向朝廷退還現在的宅院,前往在喀布爾新建的西北王府。

  蕭婉玉和西北王府跟隨李佑一齊前往西北道的人們,開始向親友們告別,收拾好了行裝,就準備出發了。

  芙蓉園。

  李佑在李承乾的陪同下,求見了長孫皇後。

  “母後,兒臣這幾天就離開長安,回西北道去了。”李佑說道。

  長孫皇後真的沒有想到李佑會在這個時候離開長安,她關切的問道:“你母妃的事情還沒有個結果,你這個時候離開,會不會……”

  李佑笑道:“調查和審理案件本身就是朝廷的事情,再說了有您和太子哥哥在這裏,我有什麽可不放心的。”

  長孫皇後說道:“承乾,我是相信陰妹妹不會違背朝廷體製的,事情一旦調查清楚了,你一定秉公處置,還給陰妹妹和陰尚書一個公道。”

  李承乾說道:“是,母後,兒臣一定會還陰娘娘清白的。”

  李佑說道:“謝母後和太子哥哥了。母後,您的身體安康吧?”

  長孫皇後笑道:“佑兒,多虧了你和承乾了,我聽了你們的建議,在這裏安心靜養,感覺好多了。”

  李承乾說道:“母後,五弟為了您的安康,特地從天竺請來了一部佛經,名曰《清心譜庵咒》,兒臣已經排練成了誦經之曲,也不知母後是否喜歡。還想請母後試聽一下。”

  《清心譜庵咒》是唯一一個除了古佛經以外由後人自創的咒語。讀誦思想精深,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與造作,可清心定神,去煩止惡。清心咒是修身養性的好伴侶。

  “清心咒”還有其他名字,那就是清心普庵咒普庵二字是源自古琴曲《普安咒》,其樂譜最早見於明朝嘉靖或者萬曆年間的《三教同聲琴譜》,因為此曲演奏時多用撮音,所以樂曲顯得莊嚴肅穆,往複回環,有江南絲竹曲的特點。本咒出自《禪門日誦》,為必讀咒語之一。

  李佑為了盡可能的延長長孫皇後的壽命,寫出了清心咒及其樂譜,讓李承乾排練了出來。

  長孫皇後也是信佛的,她欣然說道:“好啊,那就聽聽吧。”

  很快,八名衣著素雅的歌女上來了,隨著悠揚的絲竹之聲,她們輕輕地吟誦了起來。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

  南無、阿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

  菩提薩婆耶,摩訶薩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薩皤羅罰曳,數怛那怛寫。

  南無、悉吉栗、伊蒙阿耶………

  妙齡歌女歌喉婉轉,清脆的聲音如同山間小溪流淌,草原清風穿行,夏日冰鎮酸梅、荷葉晨露滴落,清新雅致,令人心曠神怡,還帶有催眠作用。

  長孫皇後閉目養神,初始心靜如水,漸漸地的開始昏昏欲睡。

  不久,清心咒吟誦完了,暫時停了下來。

  長孫皇後睜開眼睛,讚道:“果然是很好的佛經。乾兒、佑兒,你們有心了,這份禮物母後收下了!”

  李承乾和李佑告辭離開了。

  就在他們離開後不久,長孫皇後叫來了李泰。

  “兒臣參見母後。”李泰說道。

  長孫皇後說道:“青雀,坐吧,母後有事兒跟你說。”

  “母後請講。”李泰說道。

  “你離開封地已經很久了,母後的身體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眼看著就要夏收了,你現在趕著回去,正好處理一下封地的事情。”長孫皇後說道。

  長孫無忌找過了長孫皇後,提出了讓李泰離開長安的請求。長孫皇後也不希望因為李泰,使得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朝堂爭鬥的局麵,重新旋入混亂。

  李佑剛剛過來表示自己要離開長安,這就促長孫皇後下定了決心。於是她找來了李泰當麵跟他說這個問題。

  李泰不想離開長安。一來他不死心,仍然認為李世民是眷顧他的,他雖然已經沒有了親王的封號,可是他洛陽的產業以及這個芙蓉園,也仍然在他的名下。就說明,李世民給他留下了回到長安的餘地。

  二來,李泰真的不願意留在封地。李世民對李泰十分眷顧,即使是貶斥了他,也給他找了個富庶的好地方,將他的封地安排到了嶽陽。

  可是,嶽陽畢竟比不上長安和洛陽,李泰仍然不滿意。他原本是個親王,現在成了郡公,心理上不平衡。再加上當地的官員們都知道他和當今的太子殿下矛盾極深。為了避免惹禍上身,大家都不願意跟李泰來往。人情冷暖,也令李泰十分的難受。

  他說道:“母後,父皇已經同意兒臣留在長安了,說讓兒臣在長安等著他回來。”

  長孫皇後向來是不會違拗李世民的旨意的,可是這次她下了決心,一定要讓李泰離開長安。

  長孫皇後說道:“青雀,不是母後狠心,你也是我親生的兒子,我怎麽會不希望你留在我的身邊呢?

  可是,皇子成年以後,畢竟都是要到封地赴任的。這是朝廷的體製,別的皇子都遵守了,你也不要壞了這個規矩。”

  李泰聽說了李佑要迎娶大食國的公主,還有陰妃娘娘為父親修建墳塋的事情,他認為在短時間內,李佑是不會離開長安的。他抱著僥幸的心理說道:“李佑現在不也還在長安呢嗎?”

  長孫皇後歎了口氣,說道:“青雀,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我告訴你吧,李佑在這方麵就比你做的好,他已經決定不在長安舉行迎親的儀式了,大食公主婚後的冊封儀式也由朝廷派人去西北道進行。

  他母妃為父親修建墳塋的事情你也聽說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選擇了離開長安。”

  李泰恨極了李佑,認為他這就是在跟自己做對。他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長孫皇後說道:“青雀,我希望你能夠體諒母後的苦衷,即便是你父皇眷顧你,母後也愛惜你,可是你也不想想,以你的才能和你現在的地位,能夠跟你大哥和李佑抗衡嗎?

  你父皇年紀大了,母後的身體情況你也知道,一旦有一天你父皇和母後都走了。你還有活路嗎?

  如果你現在就能夠安分守己,不要再逼迫你大哥和李佑他們。母後臨終之前,一定為你求情,讓他們不要難為你。所以,你今後要嚴格約束自己,不要再做出讓你大哥和李佑不滿的事情來。

  至於你父皇那裏,我會跟他去說,你還是盡快的離開長安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長孫皇後真的擔心李泰這樣下去,會激怒李承乾和李佑,那樣的話,將來李泰是絕對沒有活路的。

  李泰聽到長孫皇後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他知道自己是無法說服長孫皇後了。他說道:“兒臣知道了,您休息吧,兒臣先告退了。”

  李泰走出長孫皇後的寢殿,邊走邊尋思,他還是想跟李世民取得聯係,希望李世民將自己留在長安。他不甘心,不想讓自己的命運被別人左右,他還是要拚搏一下的。

  可是,李世民遠在朝鮮半島,他想跟李世民取得聯係,短時間內也無法做到。如果派人去請示李世民,這一來一回的需要很長的時間。長孫皇後是不會允許她在長安停留這麽長時間的。

  現在是已經有了電台,但是李泰是無法用電台跟李世民說這些事情的。

  現在朝廷裏一共有三部電台,李承乾有一部,尚書省有一部,參謀總部有一部。李承乾那裏是不可能的,長孫無忌在尚書省也不方便,使用參謀總部的電台他也沒有理由。

  李泰考慮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