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世民的感慨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203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高句麗的冬季是真的太冷了,足足有零下20多度。

  為了趕路,李佑可是騎馬過來的,他真的被凍得不輕,聽到李世民的話,他也不客氣,真的坐在火爐旁,伸手去烤火了。

  李麗質給他到了一杯茶水,也坐在火爐邊,陪著他敘話。

  李佑雙手捧著茶杯,說道:“這鬼天氣,能夠喝上一杯熱茶,還真是享受啊!”

  李世民跟李佑聊了一會兒家常,就開始談起了正事。

  李麗質看到他們談起了公事,對李佑說道:“五哥,你們談事,小妹我先下去了,去給你準備接風宴。”

  李佑笑道:“還是五妹懂我,知道我愛吃,謝了。”

  李世民派人叫來了李靖、李績和李道宗等人,一起聽取李佑的匯報。

  李佑首先匯報了西北道,取得攻滅巴基斯坦西部的葛萊姆王國的的大捷,盛讚了程咬金、薛仁貴等人取得的成就,為參戰的將士們邀功請賞。

  接著,他匯報了東征軍東路在攻打百濟和新羅戰役中,采取的戰略戰術,以及侯君集、程處亮和王玄策等人的功勞。

  這些情況,李世民等人已經看過戰報,有了基本上的了解。不過,他們對於李佑軍事,政治,外交,經濟一體戰的策略,還是給與了積極的肯定。

  李績說道:“高句麗的氣候和地形,的確是難以令人適應,一體戰的方略,對於高句麗人已經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幾乎每天都有很多高句麗人來投降唐軍,就隻是為了一口熱乎乎的飯菜。”

  李靖笑道:“照這樣下去,高句麗人是撐不了多久了。”

  李道宗也很樂觀地說道:“是啊,臣認為,高句麗人連這個冬天都熬不過去。一體戰的戰略看似見效緩慢,實則不然,比起進行大規模野戰,不僅傷亡小,而且更加能夠消耗高句麗人的實力。事半功倍。”

  李世民總結道:“李佑他們采取的策略,為什麽總是能夠以較小的兵力,取得了重大勝利了呢?

  其實,在戰爭開始之前,唐軍的力量並不強大,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一體戰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唐軍的力量在不斷的壯大。真正到了具體的戰役上,卻是以多打少,這才是最後取勝的關鍵。

  拿下西域、波斯、百濟和新羅等都是借力打力,利用藩屬國和當地人的力量來完成的。”

  李靖讚歎道:“陛下,殿下當年在西域,僅僅依靠1萬唐軍和幾萬藩屬國的軍隊,打到後來竟然打出了幾十萬大軍。

  這次在百濟,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隻有不到1萬唐軍,打到現在卻有了新羅和百濟人參加的數十萬大軍。

  在這一點上,老臣是深深的歎服。”

  聽到眾人讚揚自己,李佑趕忙謙虛道:“父皇,各位大人,在這些地方,兒臣恰遇到他們國內的矛盾重重,才有機會加以利用。

  高句麗不同,他們的國內比較團結,非得集結大軍才能夠將其攻滅。”

  李世民笑道:“行了,你就別往我們臉上貼金了。戰爭首先就是一個策略問題,這次攻打高句麗,如果還是采用以前的戰法,僅僅依靠著軍隊,來進攻高句麗人,必然還是麵對著一場場血戰,高句麗人依然會士氣高昂頑強抵抗。

  采用了一體戰的戰術之後,高句麗人現在已經人心渙散,每天大量的逃亡的高句麗人,以及不少的高句麗城池主動投降,就已經說明了隻要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事情都是可以轉化的。

  攻打高句麗,我原本已經做好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時間才能夠完成的準備。現在看來,保守一點兒來說,高句麗人最遲也撐不過這個春季了。

  中原人數百年來都拿不下、隋煬帝更是因此而滅國的高句麗,這次一定會被唐軍徹底地滅國了。哈哈。”

  李世民等人討論了一陣眼前的高句麗的戰事,話題轉到了科技發明上來了。

  李世民嚴肅地說道:“李佑在《大唐日報》上發表的那篇《格物改變生活》的文章,大家都讀過了。

  李佑在長安解決了消防的問題,和了百姓們飲水的問題。這些都是格物所致。

  火燒安市城的慘狀我至今曆曆在目,格物的力量實在是太重大了。這次李佑發明的電台,更是千古以來一個偉大的發明,它將對整個社會的生活的各個方麵,產生重大的影響。

  我覺得應該徹底改變對格物的認識了。”

  李靖說道:“是啊,以前的軍隊作戰中,了解敵情傳達命令,全靠著斥候和信使來完成,統帥部得到消息,往往已經是數天或者數十天以前的情況,根本就無法正確判斷那裏發生的究竟發生了什麽變化。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就是因為這種情況采取的應急手段。

  以前侯君集等人的東路軍的情況,咱們這裏是無法了解的。派出信使,先騎馬再坐船,起碼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誰能想到,竟然有了電台這樣的設備,數百裏以外的情況隨時可以互相溝通。簡直是太神奇了!”

  李績說道:“唐軍有了這樣的裝備,在未來的戰爭中將具有極大的優勢。不過事物有利有弊,這樣的裝備一旦掌握在敵軍手中,唐軍行動的保密性就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應該嚴格管控。”

  李世民說道:“我就是擔心這個問題,因此才特地叫李佑過來的,就是為了討論這件事情。”

  李佑把在長安的大臣們商議的,關於電台裝備的管理辦法,向李世民等人進行了匯報。

  李世民考慮再三,他決定將喀布爾研製電台的人員,包括那些參與製造的工匠,全部遷回長安,由百騎司進行監管生產。

  今後配發電台的審批,全部由李世民直接負責,對於報務人員要進行嚴格的監控和嚴密的安全保衛。

  李佑知道這件事情對於李世民等人造成的震撼,他這樣小心也是必要的。李佑當即表示讚成。

  談完了這些事情,李世民為李佑等人舉行了接風晚宴。

  晚宴上,張寶貴見到李佑格外高興,他說道:“佑哥,攻打安市城,我可是立下了頭功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