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我們留條活路吧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192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早朝,太極殿。

  像往常一樣,大臣們站在太極殿的門前,等候著上朝。

  李承乾走過來了,他像往常一樣朝著大臣們走去,卻發現人們就像是躲避瘟疫一般,假裝沒看見他,向一邊走去。

  李承乾看到李道宗來了,眼睛望著他,露出了微笑,等著他過來,結果半路人家朝著尉遲恭走去了,和他親切地交談起來。李承乾尷尬極了,有些不知所措。

  在等待上朝的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裏,除了長孫無忌等少數幾個大臣以外,沒有人主動過來跟李承乾打招呼,即使避不開了,人家隻是客客氣氣地拱手行禮,然後趕緊避到一邊。

  與此不同的是,當齊王妃武過來的時候,大臣們紛紛圍了上去,一個個笑容滿麵,那份親近熱鬧,跟李承乾這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恪的做派真的像李世民,他至少是堂堂正正的,因此,大臣們對他保持了一定的敬意,對他的態度也比對李承乾要自然親切一些。

  這也難怪,大臣中跟齊王殿下有利益關係的人有很多,李承乾等人的做法,直接就觸及了他們的利益,這些人自然不會對李承乾等人有好感。

  李佑的威望極高,人雖目前不在長安,可是大臣們對他的尊敬並不會因此而減弱。

  眾人都知道,李佑是一直都在力挺李承乾,可是現在人家不在長安,李承乾等人就對人家下手了,這種做法,實在是令人齒冷心寒,這樣的人品,有誰敢跟他交心?

  李承乾感到十分尷尬,心中有些後悔起來。

  長孫無忌卻對李佑愈發的忌憚,認為這樣下去,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了,他暗中琢磨,怎樣才能扭轉這樣的局麵。

  早朝開始了。

  李佑是大丈夫,能夠顧全大局,對李承乾寬容一些。可武是小女人,她可是睚眥必報的性格,她早就暗中布置了對李承乾的打擊。

  高靜明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最近一段時間,工商業的稅收明顯地下降了,這個月的稅收,比起上個月減少了三分之一啊,這麽下去可怎麽得了啊。”說著,他公布了稅收的相關數據。

  李世民問道:“工業部,怎麽回事兒?”

  尉遲寶琪說道:“陛下,臣不敢說。”

  李世民說道:“有什麽不敢說的?”

  尉遲寶琪說道:“陛下,工業部和工業城都有調查組進駐,他們不懂工業,卻幹擾阻撓工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查處了不少的官員和企業領導,人人自危,工業生產今後很難再正常運行下去了。

  臣無能,請求辭去工業部長職務和工業城委員會主任職務。”

  長孫無忌掌管吏部多年,現在仍然分管著吏部,在朝廷中安插了大量的親信官員,在他的主導下,以李承乾的名義,組織了調查組進入了李佑的地盤,要抓住李佑的把柄。

  尉遲寶琪說完後,武出來說道:“父皇,商業部的情況更加嚴重,調查組四處查賬,審查官員和商業企業,他們的手段粗暴,給商業正常運行製造了很多的麻煩。

  上個月,從勝州運送的一批羊肉,被他們滯留三次檢查,結果導致了多達68000斤羊肉腐爛,直接損失就達到了2000貫,導致了一家屠宰場破產,數百名工人失業。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兒臣請求辭去商業部長職務。”

  研究院院正黃素新說道:“陛下,研究院的情況更為嚴重,調查組完全不懂科技,卻橫加幹涉,現在很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項目,都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臣無能,請求辭去研究院院正的職務。”

  “陛下,鋼鐵基地目前已經停產,臣無能,請求辭去工業部副部長職務。”李端說道。

  “陛下,臣請求辭職。”蕭乾說道。

  “陛下,臣請求辭職。”孔穎達說道。

  “陛下,臣請求辭職”

  ……

  所有李佑體係的官員都提出了辭職。

  “陛下,不能啊,那些科技、工商業誰能夠接手啊?”高靜明急眼了,這些地方是朝廷第一稅收大戶,沒有了這些,唐朝立馬就回到了以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狀況了。

  “是啊,陛下,這麽下去不行啊。”大臣們紛紛說道。

  這時,長孫無忌的死黨,吏部右侍郎褚遂良說道:“陛下,臣認為,朝廷對各行業,各部門進行調查,是正常的。這些人以辭職相要挾,明顯的就是居心叵測。

  我堂堂大唐難道會受這些人威脅嗎?”

  “就是,離開了他們幾個,難道大唐就不行了嗎?”李承乾的支持者說道。

  “嗡嗡嗡”,大殿上爭論起來了,不過,支持李承乾的人明顯的是少數,就連李恪也支持武等人。

  武再次發言,她說道:“父皇,您都看到了,這麽多年來,齊王殿下為了朝廷出生入死,建立了多少功勳,為朝廷增加了多少財富。

  還有那些得罪人的事情,別人不願意去幹,齊王殿下照樣挺身而出。

  他向朝廷要了什麽好處了?

  以前的事情就不說了。

  現在,他千裏迢迢到勝州去,為了朝廷徹底解決草原問題,又投入了多少精力?可是,就因為他不在長安,就有人在背後對他下手,恨不得置他於死地。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說著說著,武激動起來了,她說道:“父皇,齊王殿下以前受過很多委屈,兒臣等替他鳴不平。他卻說,父皇是千古一帝,英明神武,一定會主持公道的。他反過來安慰兒臣等人。

  可是,兒臣知道,他有時候真的很灰心,有一次,兒臣等人為夫君鳴不平,他開玩笑地說道,沒關係,如果大唐容不下他了,他就帶著兒臣等人遠渡重洋,到海外找一個小島度日。

  雖然他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說的,可是兒臣等人是他的妻子,能夠體會到他的心酸。

  兒臣等人私下商量過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果他要遠走他鄉,兒臣等人也會跟隨他去的。

  還請父皇留給齊王殿下一條生路。”

  說完,她就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