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老李,我餓了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3135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蔥嶺。

  蔥嶺就是如今的帕米爾高原,是唐朝絲綢之路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登高遠望,隻見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

  冬季的蔥嶺,白雪皚皚。

  蔥嶺最高的山脈公格爾峰下,一片起伏緩和的山坡上,布滿了一頂頂灰色的帳篷,在一片銀白的大地上顯得格外醒目。

  在這片帳篷中間的位置,坐落著一頂闊大的帳篷,門前豎立著一麵紅色的大旗,四周站著很多頂盔貫甲的衛兵,這裏就是西域宣撫使李佑的中軍大帳。

  “咕嘟嘟”,一個圓形的炭爐上,架著一個大大的銅盆,裏麵熱湯不停的翻滾著,發出了輕微的響聲,蒸騰起團團的水汽。

  銅盆的旁邊,坐著李佑、白虎、高通和一位30多歲的將軍,王寮等人在一旁服侍著他們。

  這位將軍是西域都護府毗沙都督府都督米淮,管轄著皮山城、固城城、吉良鎮、胡弩鎮、坎城鎮、蘭城鎮。他饒有興趣地望著眼前的一幕,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吃法。

  這時,王寮等人在銅盆邊上擺放著一個木架子,上麵有十幾個盤子,裏麵有切得很薄的羊肉片、牛肚、百葉、各種蔬菜,甚至還有海鮮。

  接著,在眾人麵前擺上了一個盤子,一個裝滿了麻醬的小碗,上麵還撒上了炒熟的碎花生。

  李佑親手用筷子夾起羊肉,放進了銅盆裏麵,很快就夾出來,沾著小碗裏麵的調料吃了起來,他對米淮說道:“米將軍,來嚐嚐。”

  看到王爺開吃了,早就已流口水的白虎和高通,也開始下手了,帳篷裏麵頓時響起了一陣咀嚼的聲音。

  米淮學著他們的樣子,吃了一口,卻被羊肉燙得直哈氣,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火鍋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可是並不流行,最主要是因為冶煉技術不過關,煮飯都是用厚重的大鼎,吃火鍋不方便。

  米淮是第一次吃火鍋,鬧出笑話不稀奇,他很快掌握了吃法,那種很爽的感覺,令他讚歎不已。他說道:“殿下,聽說您是個美食家,今天臣算是見識到了。”

  李佑笑道:“米將軍說得文雅,我好吃,就是個吃貨。”

  看到王爺如此隨和,米淮心中暗暗喜歡。

  白虎給他們倒上了酒,有些炫耀地說道:“跟著王爺的第一大好處,就是天天享受美食,天下沒有比齊王府更好的美食了。”

  李佑端起酒杯,跟米淮喝了一杯,問道:“你們這裏軍中的夥食如何?”

  米淮說道:“這裏的氣候不好,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牛羊肉倒是能夠吃上,蔬菜就難了。”

  李佑說道:“這個不難解決,我這次來,會指導你們搭建一些溫室大棚,解決部隊的過冬的蔬菜問題。”

  “這,感情好啊,謝謝殿下了。”米淮說道。

  李佑問道:“這裏的經濟發展如何?”

  這裏的官僚體製與內地不同,作為都督,米淮是既管軍又管民。他說道:“殿下,這裏的環境不好,條件差,耕地麵積少,糧食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從都護府調撥過來。”

  李佑說道:“發展經濟,並不一定以種植糧食為主,應該因地製宜。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發揮當地的自然資源的優勢,也是可以發展好當地的經濟的。”

  米淮撓頭說道:“殿下,這裏實在是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資源。”

  李佑說道:“其實不然,這裏有野生藥用植物,比如甘草、大芸、枸杞、鎖陽、黨參、紫菜、大黃、青蘭、麻黃等,可以組織人大麵積種植。至於銷路,你們這裏守著絲綢之路,難道還沒有辦法銷售出去嗎?”

  米淮搖搖頭說道:“殿下,這件事恐怕不行,現在波斯人和大食人在打仗,即使是平時,過往的胡商中,大部分都是經營瓷器、絲綢等貨物,幾乎沒有人經營藥材。”

  李佑明白了,這個時代醫學不發達,藥材的市場也就相對較小。他說道:“我可以安排人前來收購。”

  米淮高興地說道:“如果是這樣,那感情好啊。臣也知道這裏生產這些藥材,可是沒有銷路,因此就沒有動這個腦筋,您要是能幫助解決銷路,臣肯定能組織百姓進行生產。”

  李佑說道:“你們這裏不僅有藥物資源,還有礦產資源,有煤、鐵、雲母、鉛、黃金、鋅、粘土、銅、石灰石、灘鹽、石膏、其中煤的儲量達到有幾萬萬斤,可開采500年。”

  “這,這是真的嗎?”米淮很激動,也有些疑惑。他在這裏已經好幾年了,這些當地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齊王殿下是如何得知的呢?

  高通一直在努力地吃著,聽到米淮懷疑王爺,頓時有些不高興了。他嘴裏塞著羊肉,含混不清的說道:“王爺說有,那就一定有。”

  李佑說道:“這件事我會派人幫助你們做的。”

  米淮端起酒杯,說道:“王爺,臣早就聽說您是財神爺下凡,走到哪兒都能夠為那裏帶來財富,臣替這裏的百姓謝謝您了。臣敬您一杯。”

  眾人繼續喝酒聊天。

  外麵又開始下雪了,守衛在營地邊上的士兵,身上落滿了雪花,他懶得去清理,透過雪幕向遠方觀望。

  忽然,遠處出現一個黑點,黑點移動著,越來越大。不久,一匹快馬從遠方奔來,接著,一名斥候來到了營地跟前。守衛的士兵沒有阻攔他,閃開了道路,讓他繼續前進。

  斥候來到中軍大帳的前麵,翻身下馬,將手中的馬韁遞給門口的衛兵,對著裏麵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王爺,客人到了。”

  很快,白虎出來說道:“跟我進來吧。”

  李佑望著斥候問道:“人來了嗎,到了哪裏了?”

  斥候說道:“回王爺,客人已經到了前麵的穀口,距離這裏還有三裏。”

  李佑高興地說道:“走,跟我出去迎接。”

  李佑等人出了大帳,上馬跟著斥候奔去。

  李佑等人走出了沒有多遠,就看到一隊波斯騎士護衛著一個身穿棕紅色鎧甲,裹著高高的纏頭的青年過來了。

  李佑揮手抽了一鞭,縱馬上前,遠遠地就喊道:“老哈。”

  那個青年也快馬奔來,喊道:“老李。”

  兩騎馬到了近前,兩人一齊拉住馬韁,跳下馬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

  李佑和哈米德已經兩年沒見了,擁抱過後,彼此打量著對方。

  李佑現在已經是個成熟的男子漢了,他留起了唐朝人時興的八字胡,看上去威嚴沉穩。

  哈米德留起了半尺長的大胡子,臉龐依舊英俊,卻多了一些滄桑之感。

  兩人彼此打量一番之後,帶著滿臉的驚喜,再次擁抱在一起。

  哈米德笑道:“老李,有什麽好吃的沒有,我餓了。”

  李佑笑道:“有,一看到你,我忽然又餓了。”

  兩人一起大笑。

  兩人上馬並騎而行,兩人這兩年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通訊聯絡,彼此沒有什麽陌生的感覺。

  哈米德說道:“老李,你現在已經有了三個孩子了,我可是很羨慕你啊。”他這些年來忙著征戰,沒有心思考慮這些事情。

  李佑問道:“還不止呢,晴兒已經又懷上了一個。”

  接風宴過後,哈米德不顧旅途勞累,馬上向李佑介紹了波斯局勢。

  哈米德帶來的消息很不好。

  波斯帝國安戈特省與大食帝國之間,原本還有一個吐羅國,是一個擁兵12萬人的強國。哈米德的諜報人員得到消息,說大食人與吐羅國發生了戰爭,哈米德就是擔心吐羅國被大食人吞並,從而腹背受敵,這才下決心割讓安戈特省給唐朝,作為自己東北部的屏障。

  唐朝調兵來接收安戈特省,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哈米德也不太擔心,因為他認為吐羅國至少可以堅持這麽長的時間。

  可是,大食人實在是太厲害了,竟然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裏,連續兩次大敗了吐羅國,就逼迫吐羅國投降了。

  大食人現在正在消化這個勝利成果,很快就會向安戈特省進軍了。就在哈米德前來與李佑會晤的前夕,安戈特省首府喀布爾北麵已經出現了大食人的遊騎兵。

  哈米德的主力目前都在西南方,在安戈特省隻有5000正規軍和幾萬民兵,一旦大食人大舉進犯,他是抵擋著不住的。

  唐軍必須盡快接手安戈特省,否則一旦被大食人搶先進入,唐朝再想從大食人手中奪回這些地方,那就是兩國之間真正的開戰了。

  聽完了哈米德介紹的情況,李佑有些傻眼了,他望著輿圖,久久地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