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機敏的李世民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306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金吾衛的士兵們尾隨著薛仁貴,卻發現他沒有直奔皇宮,卻進入了開化坊。他們頓時火冒三丈,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呼喊著追了過去。

  不久以後,他們看到薛仁貴進了齊王府,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了,他們索性守在齊王府門口,等著齊王府給個說法。

  此時,已經是4點10分了。

  不久以後,齊王李佑出來了,他見到金吾衛的士兵們,說道:“薛仁貴的確有緊急軍報,我這就去進宮見駕。你們盡忠職守,很好,我會跟鄂國公說,讓他獎勵你們的。”

  士兵們都很高興,告辭離開了,李佑也急忙朝著皇宮奔去。

  4點40分,兩儀殿,書房。

  李世民正在更衣,準備去參加接風酒宴了,王德和兩名宮女幫著李世民整理衣裝。

  李佑急匆匆地推門進來,他顧不上向李世民行禮,對王德等人說道:“你們先出去吧。”

  眾人離開後,李世民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李佑低聲將李提供的情況稟告了李世民。

  李世民眉頭皺了起來,他沉思了片刻,眉頭舒展了開來。他平靜地說道:“無妨,我自有辦法,先過了酒宴再說。”

  李佑對李世民十分欽佩,心道:“什麽叫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千古一帝絕非浪得虛名。”

  五點整,太極殿宴會廳。

  寬廣的大殿裏,高朋滿座,冠蓋雲集。相熟要好的人們高談闊論,整個大店像菜市場那般熱鬧。

  此時,如果有人留心觀察的話,卻發現那些軍方的將領們,很多人卻顯得有些沉默,不少人還顯得有些緊張。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尖利的聲音,大殿上頓時安靜了下來,接著,李世民龍行虎步走了出來。

  酒宴開始了,李世民首先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他回顧了唐朝建立之初,唐軍將士們舍身忘死,浴血奮戰,為大唐建立和鞏固建立了豐功偉業。特別緬懷了當年親王府的將領們,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充滿艱辛和深厚戰友情誼的崢嶸歲月。

  李世民十分感慨,說到動情之處,竟然抹起了眼淚。

  唐軍將領們不少人為之感動,有些參與了軍方計劃的將領感到有些慚愧。

  李世民說道:“大唐的功臣們,你們為大唐建立的豐功偉業,做出的巨大犧牲,朝廷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李世民在這裏對天起誓,必將與你們生死與共,隻要大唐存在一天,必將保證你們的榮華富貴。”

  這話一說,不少的軍方將領都產生了動搖。

  李佑聽得欽佩萬分,心道:“李世民畢竟是名不虛傳,這份演技功力超凡,攻心戰術實在是爐火純青。”

  李聽完李世民的演講,心裏也踏實了下來,他已經聽明白了,陛下一定是接到了他的預警了。

  這時,李世民端起酒杯,說道:“今天是為我英勇的唐軍將士平定薛延陀,消除北方邊陲隱患慶功的日子,朕先敬你們一杯。”

  說著,他站起身來,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宴會廳裏的將領們一齊說道:“謝陛下。”也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李世民坐下後,王德高聲喝道:“上舞樂。”

  隨著一陣絲竹之聲,兩隊服裝豔麗的舞女邁著曼妙的舞步,來到了宴會廳的中間。

  最先上演的是輕盈曼妙的軟舞《屈柘枝》。

  “山雞臨清鏡,石燕赴遙津.何如上客會,長袖入華.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曲盡回身處,層波猶注人。”舞女體態輕盈、秋波流轉,舞技高超曼妙,客人們看得如癡如醉。

  然而,那些心懷鬼胎的將領們卻無心欣賞,坐立不安。

  接下來,響起了一陣激昂的鼓點聲,一隊威武的甲士魚貫而出,他們排著整齊的隊列,踏著鼓點,跳起了雄健的舞蹈。這就是著名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原本是唐軍的軍歌,是李世民創建的,公元620年,在打敗了劉武周之後,它的歌詞改版,其中很多歌詞都是當年秦王府將士一起填寫的。後來,李世民登基之後,將它編成了舞蹈。

  此舞蹈鼓震天響,傳聲百裏,氣勢雄渾,感天動地。是古代中華民族鼎盛時期的象征,氣勢不凡。

  唐軍將士們最喜歡這個歌舞,每每見到時,都感到情緒激昂,忍不住渾身顫動,場合合適的情況下會跟著一起加入舞蹈。

  然而,此時此刻,有心人卻感到了一股濃烈的殺氣,在空中彌漫著。

  李看到威武將軍楊再元躍躍欲試,忍不住望向大將軍李靖,李靖此時如老僧入定,目不轉睛地望著眼前的酒杯。李心中焦急,卻無可奈何。

  楊再元等人互相用眼神鼓氣,準備發難了。

  終於,歌舞完了。

  楊再元站起身來,大聲說道:“陛下,臣……”

  李佑一陣緊張,李幹脆兩眼一閉,愛咋滴咋滴。

  “這不是楊再元將軍嗎?!”正在這時,李世民打斷了楊再元的話,他親切的說道:“楊將軍,自從貞觀8年,你去了幽州之後,咱們就沒有再見麵了。今天,朕看到你格外高興,來,來,你為大唐鎮守邊陲,勞苦功高,朕先敬你一杯。”

  李世民一飲而盡,然後將酒杯口朝下,示意自己已經喝了杯中的酒。

  楊再元無奈地說道:“臣謝陛下隆恩。”說完,端起酒杯也喝光了杯中的酒。

  李世民不等他開口,說道:“今天,有很多朕的愛將遠道而來,朕十分高興。今天,朕要跟眾位愛卿一醉方休。為了喝酒盡興,朕現在下一道旨意,任何人不得談論與酒宴無關的事情。來來來,大家一起暢飲吧。”

  楊再元等人原本是想借著酒宴,突然發難,令李世民措手不及,逼迫他答應實行募兵製,可是李世民的這道聖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楊再元並沒有想謀反,因此,他也不敢公開抗旨。

  楊再元等人隻好取消了這個計劃,等回去商量後再說。

  知道底細的李佑、李和薛仁貴,對李世民的機智深深歎服。

  就這樣,李世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來從容應對危機。

  兩儀殿,書房。

  酒宴結束後,李世民立刻召集了李承乾、李佑、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魏征和張亮等人緊急討論對策。

  當李世民通報了將領們預備在酒宴上發難的情況之後,眾人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