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388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看到有人出來,李樂菱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麽樣,他

  沒事吧。”

  孫思邈的徒弟說道:“陛下,公主殿下,手術很順利,駙馬很安全。”

  眾人發出了輕微的歡呼聲。

  這時,孫思邈也走了出來,看的出來他很疲憊。

  李世民說道:“孫神醫,辛苦了。”

  孫思邈說道:“謝陛下,應該的。駙馬隻要安心養病,一個月後就可以徹底恢複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麵麵相覷,都用崇拜的目光望著孫思邈,心道:“不愧是名滿天下的神醫啊。”

  李世民很滿意,也很好奇,他問道:“那個切除下來的腸癱是什麽樣子。”

  孫思邈看了看周圍的女眷們,說道:“你們先下去吧。”

  “是,陛下。”長孫皇後、李樂菱等人都退了下去。

  孫思邈的徒弟用盤子端著一截黑不拉幾的物價,舉在李世民的麵前,孫思邈說道:“陛下,這就是壞死的部分,正常的是淡紅色的。”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孫神醫,你是怎麽知道的?”

  孫思邈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就看著李佑。

  李佑笑道:“父皇,這件事說來話長,兒臣單獨向您稟報吧。”

  李世民是個求知欲旺盛的人,他馬上就說道:“你跟我來吧。”

  李佑就跟著李世民向兩儀殿走去,邊走邊給他科普西醫相關知識。

  接下來,《大唐日報》連篇累牘地報道,一種新的醫學方式開始被人們逐漸地接受了,這就為大唐的醫學發展擴展了廣闊的空間。

  孫思邈終於被李佑做通了工作,擔任了新成立的大唐醫學院的院正。

  勝州。

  這幾年來,在李佑的關照下,阿史那晴的遠房叔叔阿史那洪亮的薛延陀部族,已經增加到了3萬餘人,在勝州建立了永久居民點,分配了土地,建立了工廠,學校等設施,實力大增。

  阿史那晴來到了勝州,又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經費和物資,他們衷心擁戴阿史那晴和小可汗李青。

  阿史那洪亮的兒子阿史那昆倉,跟張寶貴等人一起在西域打過仗,見麵後也十分高興,他們一起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準備跟著李靖的大軍打回薛延陀去。

  今年的天氣格外寒冷,勝州地處塞外,更是冰天雪地。

  這天,阿史那晴正在陪著李青玩耍,侍女進來稟報道:“郡主殿下,長安來人了。”

  阿史那晴聽到她這樣稟報,心中頓時覺得不妙,因為假如是李佑來了,你侍女一定會說王爺來了。

  果然,陰廣浩來了,李佑卻沒有來,阿史那晴非常失望,一股強烈的委屈感湧上心頭,眼淚已經眼眶中打轉。她問道:“王爺為什麽沒有來?”

  陰廣浩說道:“佑哥不是不想來,他那天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動身了。可是朝廷裏發生了很多大事兒,陛下親自下旨讓他留在長安了。這裏有他寫給你的信。”說著,將李佑的信遞給了她。

  看完了李佑的來信,阿史那晴的心情好了一點,為陰廣浩舉辦了接風宴會。

  在李佑的王妃當眾中,張寶貴、侯成和高通因為跟阿史那晴一起在西域打過仗,感情更好一些,而且,阿史那晴父母雙亡,更是得到了他們的同情。

  酒宴時間長了,張寶貴喝得有些多了,他說道:“佑哥也真是的,那個什麽李若雨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郡主殿下是最需要關心的了,他已經答應了郡主幫助她報仇的,可是他如今卻在長安不來,真是有些不夠意思。”

  阿史那晴原本心情已經好了一點兒,張寶貴的話一下子又戳中了她心中的隱痛,她也喝了不少的悶酒,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頓時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當眾哭了起來。

  在場的人阿史那昆倉以及他手下的幾員大將,侯成和高通都很尷尬。

  陰廣浩氣得伸手掐了一下張寶貴,示意他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張寶貴說道:“你掐我幹嘛?本來嘛,他當初發誓要幫助郡主的,現在人家母子兩個寒冬臘月跑到勝州來了,他卻在長安過得逍遙。”

  要打薛延陀了,阿史那晴是必須要來的,李青這麽小為什麽也要來呢?

  李青雖然年幼,可是他是朝廷冊封的薛延陀新可汗,他必須要來跟薛延陀部眾見麵。

  張寶貴的話,令阿史那晴更加委屈了,她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阿史那昆倉以及他手下的幾員大將麵麵相覷,感到阿史那晴不受重視,他們這些仰仗著阿史那晴母子的人,頓時也有些被輕視的感覺。

  阿史那昆倉喝得也有些多了,他問道:“齊王殿下是什麽意思,瞧不起我們薛延陀人嗎?”

  陰廣浩瞪了張寶貴一眼,對阿史那昆倉等人解釋道:“不是那麽回事兒,朝廷裏有很多大事兒需要殿下去處理,陛下下旨不準他離開長安的。”

  “還是啊,朝廷裏其他的事情重要,我們薛延陀的事情不重要唄。”阿史那昆倉說道。

  眼看著氣氛不對,陰廣浩急忙對阿史那晴說道:“郡主殿下,佑哥對您十分關心,這不是特地派我來幫助你們了嗎。”

  阿史那晴也覺得氣氛有點兒不對,可是她就是感到自己心裏委屈,於是就起身告辭了。

  酒宴不歡而散。

  陰廣浩跟著張寶貴到了他的房間裏,對他說道:“寶貴,你這是幹什麽?好端端的你這不是挑事兒嗎?”

  張寶貴不服氣的說道:“我說得有錯嗎?你沒有發現佑哥越來越忙了,那些朝廷的事情管的有些太多了,自己家的事情反倒管的少了。”

  張寶貴的話是有所指的,李佑最近幹的事情,就是些得罪人的事情,比如說打壓清河崔氏、核查土地,逼迫門閥氏族分家等,都是些遭人恨的事情,他在背後聽到了不少對李佑不滿的聲音。

  以前,李佑帶著他們四處征戰,日子過得瀟灑,還得到了朝野之間的讚譽。可是,他插手朝廷那些紛繁複雜的事情,觸動了那些權貴們的利益,為自己樹立了不少的敵人,張寶貴他感到擔憂。

  他說道:“佑哥就該來幫助郡主,拿下了薛延陀,既幫助郡主完成了心願,又建立了軍功,還不得罪人。如此皆大歡喜的事情不做,管那些閑事兒幹什麽?”

  陰廣浩也覺得李佑最近的思路有些不對頭了,這和他一貫標榜的吃貨的行為方式,明顯的脫節了。

  李佑現在的確是考慮大唐未來的發展多了些,他希望大唐能夠高速良性的發展,因此開始推動朝廷進行改革,已經得罪了不少的人,比如門閥氏族,還有大批的權貴,這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