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輿論導向和報紙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305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他實在是想不到,最先跳出來的人是自己的嶽父。

  教育部長蕭乾說道:“陛下,街頭傳言,戶部關押了參與印刷紙幣雕版的人,他們裏麵不僅有工匠,還有朝廷的官員。這件事對他們太不公平了,還請陛下調查此事。”

  “陛下,臣認為蕭大人說得對,朝廷不該如此處理此事。”一個大臣說道。

  “臣附議。”

  不少文官出來說道。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不可置否,一言不發。

  李承乾是了解事情的緣由的,他說道:“這件事不是傳聞中所說的那樣,為了開元通寶的安全,朝廷把那些參與雕版的人保護了起來,給他們發放了數倍的俸祿,也準許他們和家人見麵,這有什麽不對嗎?”

  “臣認為不對,就因為他們替朝廷做事,就這樣對待他們,那以後誰還敢為朝廷做事兒?”一個大臣說道。

  尉遲恭說道:“在戰場上,一個士兵為了完成任務,明知道自己會犧牲,難道他就不去做了嗎?”

  “就是,為了朝廷,做出一點犧牲也是應該的。”侯君集說道。

  “不對,太過分了。”

  “對,就該這樣。”

  ……

  “嗡嗡嗡”,朝堂上吵成了一鍋粥。

  李佑忍不住說道:“我認為朝廷做得對,當年薛仁貴去刺殺慕容乾,麵對著成千上萬的敵人,明知道必死,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完成任務。

  戰場上,將士們麵對敵人的刀槍,難道就因為會有傷亡,就放下武器不去戰鬥了嗎?作為大唐的子民,為朝廷做出犧牲,理所當然。

  參與雕版的人,他們的覺悟都很高,願意為大唐做出犧牲。他們以及他們的家眷都簽署了保密協議。這些保密協議都在戶部存檔,你們可以去查。”

  高靜明說道:“對,齊王殿下說得對,誰有疑問,可以到戶部去查詢。”

  李佑的威望極高,同樣的話,他說出來後效果就不一樣,大殿上頓時就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崔子軒知道李佑的厲害,可是他為了攪亂朝廷,不得不冒險出來說話了。他說道:“齊王殿下,臣還是不敢苟同你的意見,參與雕版的人不是軍人,他們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

  李佑對他的這種挑撥離間的車軲轆話不屑一顧。他說道:“崔大人,我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崔子軒說道:“殿下請講,臣洗耳恭聽。”

  李佑說道:“崔大人,你會武藝嗎?”

  崔子軒說道:“臣是文官,不擅長武藝。”

  李佑問道:“假如你走在街上,遇見一個凶惡的歹徒要殘殺一個無辜的婦孺,這個時候你怎麽辦?是挺身而出去營救那個無辜的婦孺,還是轉身逃跑。”

  崔子軒大義凜然的說道:“臣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可是胸中也有一腔正氣,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李佑鼓掌讚道:“崔大人深明大義,值得敬佩。那些參與雕版的人,他們的覺悟跟崔大人是一樣的。崔大人能夠舍身取義,他們為朝廷犧牲一些個人的自由,難道就不可以嗎?

  紙幣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再說了,你們有誰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的上班,朝廷發給你們的俸祿是假幣?”

  崔子軒狡辯道:“這不是一回事兒。”

  李佑知道這樣辯論下去沒有意義,他問道:“崔大人,這樣吧,那些參與雕版的人,按照你的意見該如何處置?”

  崔子軒說道:“給他們自由,讓他們回家和家人團聚。”

  李佑問道:“好,讓他們回家了,你能保證他們不泄露紙幣的秘密嗎?他們如果泄露了紙幣的秘密,這個責任誰來負?你來負責嗎?”

  崔子軒說道:“幹嘛由我來負這個責任?我又不是負責這件事情的人。”

  李佑怒道:“你既然負不了這個責任,在這裏胡說八道什麽?”

  說完,他對著那些提出反對意見的人說道:“你們誰有解決的辦法?說出來,這件事就交給你們負責。”

  沒有人敢負這個責任,大殿上鴉雀無聲。

  李世民看到沒有人再提反對意見了,他說道:“這件事情今後誰也不要再提起了。”

  眾人一起說道:“臣等遵旨。”

  兩儀殿,書房。

  李世民讚揚了李佑,李承乾和魏征也表示了讚歎,李佑搖搖頭說道:“父皇,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朝堂上是沒有人再提了,可是在民間已經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那些散布謠言的人,他們根本不去正麵闡述這個問題,他們不講朝廷做這件事情的正當理由,也不講朝廷給予那些人的補償,更不會說那些人為了朝廷簽署了保密協議。他們隻會講朝廷無理關押那些人,這件事很難去向百姓們一一解釋。”

  魏征點點頭說道:“殿下說的對,所謂‘三人市虎。’很多事情在民間流傳開來,都是顛倒黑白的。”

  李承乾以前被李泰散布謠言,吃過很多苦頭,他鬱悶地說道:“這樣的事情真的是很難辦。”

  李世民知道,一旦李佑提出一個問題,他一定是想好了解決的辦法。他說道:“李佑,你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李佑說道:“朝廷一定要重視輿論導向的作用,可以發行一種大型的公告。”

  李佑想到的辦法,就是發行報紙。他給李世民等人科普了報紙的相關知識。

  李世民大喜,說道:“好主意啊,真是個好主意。”他馬上就想到了報紙該如何控製,他說道:“報紙的出版發行,必須控製在朝廷手中。”他是要搞一言堂,這在封建社會也是必要的手段。

  魏征說道:“有了報紙,朝廷推行任何的政策法規,重大舉措,都可以通過報紙來進行廣泛的宣傳。比起在街頭張貼布告,效果不可同日而語。好主意。”

  李佑說道:“父皇,這件事兒臣建議由太子殿下負責。”李承乾的鹽政被李世民收回了,李佑得給他再找個差事。

  李世民說道:“好吧,就由太子負責吧。”

  齊王府。

  李佑十分鬱悶,他注意到了,不僅蕭乾今天拿雕版的事情做文章,就連一貫支持自己的程咬金今天在朝堂上也是一言不發。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夫人都是清河崔氏的人。

  李佑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如李佑所擔心的,雕版的事情在民間持續發酵,最終影響到了古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