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要進尚書省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648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武說道:“王爺,如果在全國各地都開辦成這樣的機構,相互之間開出憑證,就用不著帶著那麽多錢去各地了。既安全,又節省了大筆的費用。”

  一貫開元通寶就重達6.4斤,一千貫、一萬貫是個什麽概念?要裝多少個箱子,用多少馬車來拉著?

  戶部收稅,軍隊發軍餉,商人長途行商,官員調動,都會帶著大筆的錢財,路上人吃馬嚼的,就是一大筆費用。

  這還不是關鍵的,帶著這麽多錢財趕路,路上很容易出問題。當年程咬金劫皇杠,不就是路上劫走了靠山王楊林的軍餉嗎?!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

  武不愧是天下頂尖聰明的女人,她居然能夠想到異地支付的問題。

  這下,高靜明和杜新元的思路徹底打開了,他們你一句我一句,把自己能夠想到的都說了出來。居然就和後世開銀行的辦法差不多了。

  李佑笑道:“不錯,就是這個意思。”接著,李佑把後世銀行的組織形式,運作方法等,向眾人科普了一遍。

  高靜明十分激動地說道:“殿下,臣這就和杜大人進宮,向陛下稟報。”

  張寶貴也聽明白了,他問道:“你們把這個機構叫個什麽?”

  眾人就開始開動腦筋,來為這個機構起名字。

  李佑笑道:“你們啊,動那個腦筋幹什麽?這麽大的事情,可以說是發展大唐經濟最重要的舉措之一,這個名字該咱們取嗎?”

  高靜明一拍自己的腦門兒,說道:“看看,臣高興糊塗了,這個名字該由陛下來取啊。”

  “是啊,是啊。”眾人全都讚成。

  隻有蕭乾在那裏撇撇嘴,腹誹道:“一群馬屁精。”他問道:“高大人,教育部辦學的計劃怎麽辦?”

  高靜明說道:“通過,我絕對沒有意見了。您明天就可以在早朝上提出,我堅決支持。”

  蕭乾這才滿意的笑了。

  高靜明今天一下子就解決了兩個大問題,興奮的有些坐不住了,他已經吃不下去了,急著去向李世民稟報。

  杜新元還惦記著另外一個問題,他問道;“殿下,民間私自鑄錢的事情,如何解決呢?”

  李佑笑道:“今天就不談這個問題了,等你們發行了彩票,辦起了這個機構後,就有辦法了。”

  高靜明和杜新元走了,蕭乾也走了。武的注意力又轉到了張寶貴的兒子身上,她羨慕極了,於是又有些不滿地斜了李佑一眼。

  李佑吩咐道:“白虎,通知寶琪,讓他開始生產特種紙。”

  “是,王爺。”白虎出去傳令去了。

  李佑對武和杜梅說道:“你們先到外麵玩一會兒,我和寶貴有話要說。”

  武等人走後,李佑說道:“寶貴,我想擴大特戰大隊,推薦你來統帥。”

  經過了西域和東征軍的事情以後,李佑覺得特戰隊很好使,這樣的一支部隊,還是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裏。薛仁貴已經離開了特戰隊,目前特戰隊由周青暫時代理大隊長。

  張寶貴說道:“行,反正我現在也沒什麽事情可做。”

  ……

  唐朝周邊地區,西北部大食帝國和波斯帝國正在生死搏殺,沒有精力找唐朝的麻煩;西部,吐穀渾與大唐友好,西南部吐蕃人也沒有找事,南部的交趾郡的叛亂,已經被段誌玄平定,東部海盜的蹤跡已經消失,東北部,唐朝的海軍橫掃一切,高句麗也罕見地老實了起來;北部草原上,三大部族都忙著跟大唐做生意,也沒有人鬧事。

  大唐四海升平,進入了良好的和平建設時期。

  李佑整天在研究院上班,朝廷裏的很多大事卻都要來找李佑解決,李世民覺得不方便,於是又動了讓李佑上早朝的念頭。

  兩儀殿,書房。

  “父皇,王玨從倭奴國傳來了消息。”李佑說道。

  李世民接過了王玨送來的軍報,看完後,把軍報交給了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傳看。

  他自己看了一陣地圖,問道:“倭奴國內的形勢,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李佑說道:“倭奴國人自從統一以後,就逐漸疏遠中原王朝,到了聖德太子執政之後,就不再向隋朝稱臣了。

  倭奴國統一以後,大伴氏在朝廷中把持朝政,後來被物部氏和蘇我氏取代,後來,兩大家族進行了搏鬥,掌管財政的蘇我氏戰勝了掌管軍事的物部氏,一直到現在把持著朝政。

  兒臣已經查明了,現在在九州島的高橋家族,就是物部氏的後人,他們與當今執政的蘇我氏是宿敵。

  目前,在大唐海軍的幫助下,高橋家族基本上統一了九州島,王玄策正在那裏策動他們獨立,挑起倭奴國內戰,徹底削弱他們的實力。

  兒臣已經和高橋家族達成了協議,支持他們獨立建國,建國後臣屬於大唐。有了這個臣屬國的牽製,倭奴國基本上就對朝鮮半島失去了影響力。”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經過了這些年的努力,大唐周邊的形勢前所未有的安定,撫民以靜的政策就能夠得到平穩地實施。”

  房玄齡說道:“陛下,這幾年朝廷大力發展工商業,朝廷的財政收入大幅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臣認為,繼續擴大工商業的發展,是增強國力的一個正確方向。

  可是,臣對於如何發展工商業不是十分熟悉,有種力不從心之感。臣建議,請齊王殿下上朝,到尚書省行走,以便指導工商業的發展。”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臣也有同感。最近戶部搞的彩票和錢莊,這些都是新事物,也都是齊王殿下的主意。就是這個主意,就解決了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臣等是想不出這樣的主意的。

  臣讚成房玄齡大人的意見,請齊王殿下來參與朝政。”

  侯君集自然是沒有意見,他進入尚書省以後,每天跟房玄齡、長孫無忌接觸,麵對著這兩個老狐狸,他覺得有些吃力,他太需要李佑給他指點了。

  他說道:“陛下,臣讚成房大人和長孫大人的意見。”

  李佑對於他們的提議感到十分鬱悶,他在研究院待得好好的,隨便遲到早退,想幹嘛幹嘛。

  要是跑到這兒來和這些老家夥們一起辦公,每天免不了還要鬥心眼兒,實在是無趣。

  還有,他不想讓李承乾感到壓力。他隻想躲在李承乾背後給他出主意,如果自己來了尚書省,直接參與參政,難免會令李承乾難堪的。

  他急忙推辭道:“父皇,兒臣對於朝廷大事兒不熟悉,在研究院搞些科學發明,那是兒臣的強項,還是在研究院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朝廷裏有事兒需要兒臣的話,兒臣就來出個主意,供大家參考。到尚書省來辦公就算了吧。”

  正如房玄齡所說的,大唐全麵進入和平發展年代,李世民等人積累的經驗,已經不敷使用了。如何搞好經濟,他們都是門外漢。現在幾乎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有李佑的建議。

  李世民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跟李佑商量,他早就萌生了讓李佑上朝的想法。

  他說道:“眾位愛卿言之有理,朕決定采納房玄齡的意見,讓李佑到尚書房行走。”

  說完,他對李佑說道:“齊王李佑聽旨,自今日起,到尚書房行走,協助尚書省製定經濟發展政策。欽此。”

  “啊?”李佑滿心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