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限製性選擇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5      字數:2629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不錯,朝中重臣們應該是不會支持他的。”

  李佑說道:“大哥,不想別那麽多,咱們就踏踏實實地為朝廷做事,公道自在人心。”

  李承乾說道:“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下一步,你有什麽計劃?”

  李佑說道:“大哥,咱們如此如此……”

  兩儀殿,李世民的書房。

  “兒臣參見父皇。”李佑恭敬地行禮說道。

  “你個混小子,來幹嘛?”李世民板著麵孔,瞪著他說道。

  李佑笑道:“父皇英明,兒臣忽然想起在您這兒丟了點兒東西,就回來找了。”

  李世民知道他是來要回禦賜金牌的,他現在的氣還沒出完呢,於是說道:“滾蛋!我這兒沒有你要的東西。”

  李佑笑道:“兒臣給您送東西不行嗎?”

  李世民知道這小子要孝敬自己了,心裏的氣小了一點,但是他仍然板著臉不理他。

  李佑來到沙發那裏,坐下後,自顧自地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道:“父皇,兒臣想再送給您50萬貫,也許更多,是每年。不知道您的氣能不能消了?”

  李世民也不是真的生他的氣,說道:“你說說看。”

  李佑說道:“兒臣想建立專利技術保護法。”

  李世民站起來,走了過來,坐在了沙發上。李佑給他倒了一杯茶水。

  他說道:“父皇,高產小麥給大唐帶來的變化,您是知道的。種植高產小麥就是一項技術,這項技術本身就有很大的價值。再比如製鹽之法,這個給朝廷帶來的收入,您也是知道的。那麽這項技術本身,它的價值,就是十分巨大。

  以前,朝廷將技術視為奇贏技巧,忽視技術本身的價值。工部對於對於新的發明創造,最高獎勵隻有五貫錢,完全體現不出技術的價值。

  假如您擁有這樣的一項技術,你還願意將它捐獻貢獻給朝廷嗎?

  西溝鐵礦有個叫李老幹的人,他掌握著百煉鋼技術和鍛刀技術。您看到的那些唐刀和陌刀,就是他打造出來的。兒臣曾經動員他將這項技術提供給朝廷。但是人家的技術是祖傳的,不願意捐獻,我們也無權強迫人家。

  如果朝廷能夠重視發明創造,通過對發明創造的獎勵,讓人家自願將這些技術貢獻出來,民間就會興起搞發明創造的熱潮。

  一項技術發明出來,如何實現它對社會的價值,以及對於發明創造者個人的價值。這就需要立法來保護。這就是專利技術保護法。”

  李佑給李世民科普了專利技術保護法的相關知識。

  李世民聽明白了這個專利技術保護法,他也認為對大唐的確是十分重要。

  他笑道:“你小子,我看這個專利技術保護,是專門兒為你設立的吧。”

  他知道李佑手裏的技術最多,如果實行了這個專利技術保護,他就能夠收取大量專利技術保護費。這裏麵當然有會有他孝敬給自己的那部分。

  李世民說道:“這件事我沒有意見。你們拿出一個方案來,在這朝堂上提出。我批準通過就行了。

  還有,李佑,在吏部尚書的事情上,我可是給足了你麵子了。”

  他後麵這句話,言下之意。老子替你辦事兒了,你小子要記得孝敬老子啊。

  李佑笑道:“謝謝父皇給兒臣發財的機會了。兒臣今後每發明一項專利技術,都會孝敬父皇的。”

  李世民校笑道:“算你小子懂事兒。”

  李佑說道:“那兒臣就告辭了。”

  他站起身來,卻不離開。眼睛隻是望著李世民。

  李世民問道:“你還有什麽事兒嗎?”

  李佑說道:“父皇,上次在您這裏丟的東西,是不是還給兒臣啊?”

  李世民站起來,回到了辦公桌後麵,從抽屜裏掏出了那塊金牌。說道:“你個混小子,竟敢拿這個開玩笑。你給我記住下不為例。再有下次,看我怎麽收拾你。”

  李佑笑道:“父皇,您的金牌真好使。這次兒臣丟了以後,一直後悔到現在。現在好啦,終於失而複得了。謝謝父皇啊。”

  李世民笑道:“你個臭小子,油嘴滑舌的。快滾吧。”

  不久以後,李承乾授意馬周在朝堂上提出了專利技術保護法問題。經過了一番辯論之後,獲得了大多數大臣的支持,李世民拍板定論。專利技術保護法作為大唐的法律之一,正式頒布實施了。

  接下來,就是推廣的問題了。還是老辦法千金買馬骨。

  李承乾親自主持,對於向朝廷奉獻出百煉鋼和鍛刀之法的李老幹,給與了重獎,並且讓他享受到了專利技術保護費。

  長孫無忌通過吏部正式下文,通報了李老幹的事件,在全國引起了轟動。很快就有人獻出了軒轅犁的技術和其它五花八門的技術。

  為了審核這些技術,研究院專門成立了專利技術處審核處。

  研究院。

  這天,李佑正在跟尉遲寶琪研究工業城的事情。有人求見,原來是高賀年。

  “臣高賀年見過王爺。”高賀年行禮說道。

  “高院正,今天怎麽有空過來啦?”李佑笑道。

  高賀年現在是軍醫學校的校長。他住的地方離開齊王府和研究院較遠,一個月才到齊王府來一趟,研究院更是基本上沒有來過。今天他是臨時過來的。

  高賀年笑道:“殿下,臣現在的第二個孩子快要出生了,院正那點兒俸祿太少了,臣快養不起他們了。因此,臣想從您這裏賺點兒錢花花。”

  李佑笑道:“好啊,你有什麽想法?”

  高賀年說道:“臣的師傅保留了一幅圖紙,您看看,不知道是否有用?”

  李佑接過來一看,不有點兒驚喜的說道:“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又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

  蘭州市外國語中學的青年生物教師高飛,成功複原了諸葛連弩,他把以往複原弩機的箭匣由豎立設計成了橫向,也增加了瞄準部件。高飛所複原的這把諸葛連弩可以連續拉動弓弦發射十支箭,射穿70米開外的泡沫板,這才是真正的諸葛連弩。也可以說技術上是超過了。

  曆史上的諸葛連弩十分笨重,需要數人操作。高飛設計的這種諸葛連弩重量很輕,單人就可以操作。這在古代就相當於連發步槍,要是多人連續發射,威力就趕上機關槍了。

  李佑是有這項技術的,可是他一直沒有拿出來。

  現在唐朝軍力強大,搞出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有些猶豫。武器是拿來使用的,就難免會流失。一旦這樣的武器落到別人手中,被仿製了以後,唐軍軍力的威力就會受到限製。就像是現代,一個幾歲的孩子拿著槍械,就足以震懾成年人了。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李佑也不準備推出火藥。

  李佑沒有采納高賀年的建議,讓他繼續保密。不過,讓他在一個大型中成藥製藥廠裏擁有了股份。

  這天,哈米德從西域傳來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