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5      字數:2697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3月18號,李佑等來了王玄策派人送來的消息,這個消息令他興奮不已。

  2月12號,欲穀設在王玄策的催促下,終於出兵了,雙方打了幾個小仗之後,就在疏勒一帶對峙,然後各自增兵,終於在3月1號爆發了大戰。

  程處亮親自帶著幾名士兵前來送信,路上經過了很多關隘,他們翻山越嶺,穿越叢林沼澤,終於來到了高昌城。

  古代就是這樣,通信技術落後,17天前發生的事情,到了今天,李佑才剛剛得到消息。在這17天裏,敵我雙方的交戰情況,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現在也不得而知,如果依照這樣的信息,來做決策的話,肯定是難以把握的準確。

  不過,事物都是相對的。我方信息不暢,敵方也是如此。欲穀設和利失雙方畢竟發生了大戰,不管勝敗如何,利失軍隊的主力,肯定是集結在那一帶。高昌這邊無論發生什麽事情,等他們得到信息,再做出反應,能夠將部隊調動回來,從現在起,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唐軍可以放手而為。

  高昌城大帥府。

  在棕色的地毯上,鋪著一張巨大的輿圖。李佑、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晴、阿史那昆倉、慕容翎、高勇、薛仁貴、程處亮、侯成、高通和司馬炯等人,站在輿圖的周圍,聽侯君集講解他製定的作戰計劃。

  侯君集說道:“殿下,臣的意見是,以阿史那思摩的人馬,向西打下焉耆和尉犁,隨即向西防禦。以銀州郡主所部人馬向東打下伊吾就地駐防,對回鶻構成防禦態勢。

  以高勇將軍率領唐軍主力和高昌人馬,沿著原路返回,從樓蘭古國向西橫掃,打下米蘭、若羌、且末、精絕、戎盧和彌國,和於闐的唐軍連成一線。

  這是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完成這個階段任務之後,觀察西突厥內戰的變化情況,再做下一步的部署。”

  侯君集畢竟是大唐頂尖的戰將,他的部署穩妥可行。

  戰略上,唐軍目前選定的目標都是西突厥邊緣的地區,觸動不了西突厥的核心利益,因此西突厥不至於為了這些目標,與唐軍決戰。

  同時,這些目標,都在隴右道的邊緣,打下這些目標,就和大唐的國土連成了一體,大堂進行增援補給都十分便利。等於在實際意義上擴大了大唐的國土。

  戰術上,以唐軍的實力,再加上這段時間在高昌練兵總結出來的適合西域的作戰方式,順序打下這些小國,把握很大。

  侯君集講完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問道:“殿下,您有什麽意見?”

  李佑說道:“我沒有意見,你們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眾人都認為可行,於是一起說道:“沒有意見。”

  侯君集對李佑說道:“大帥,請您下命令吧。”

  李佑說道:“侯將軍,你下命令就行了。”

  侯君集也不客氣,走上帥位,大聲喝道:“眾將聽令!”

  侯君集拿起一塊令牌,喝道:“阿史那思摩聽令!”

  阿史那思摩上前拱手說道:“末將在!”

  侯君集說道:“命令你部……”

  大軍分別出發了,李佑和侯君集來給出征的唐軍送行。

  3月22日上9九點。

  高昌城南門外,旌旗獵獵。上萬名唐軍騎兵排列整齊,軍容嚴整地接受了李佑和侯君集的檢閱。

  而後,李佑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高昌國將士們的麵前。

  侯成和高通是這隻隊伍的正副主將,他們帶著白虎帶來的唐朝補充來的基層軍官們,掌管了這支部隊。李佑還特地給他們調配補充了鎧甲兵器,並且提前發放了兩個月的軍餉。高昌國的士兵們,看到唐軍沒有歧視他們,目前的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

  為了提高高昌騎兵的士氣,李佑特地給他們賜名為“西域騎兵第一團”。李佑計劃,每打下一個國家,人數夠了2500人,就編成一個騎兵團,序號接著往下排列。

  這時,侯成整頓了隊伍,策馬來到李佑的麵前,大聲喊道:“大唐西域騎兵第一團集合完畢,請大帥訓話。”

  李佑策馬來到了騎兵團將士們的麵前,大聲說道:“第一團的將士們,唐軍是一支有光榮傳統的軍隊,忠誠勇敢,英勇善戰,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請你們記住,你們是大唐的軍隊,你們要英勇戰鬥,不要辱沒了大唐軍隊的光榮。

  我希望,你們通過你們的表現,為你們家鄉的父老鄉親贏得榮譽,讓騎兵第一團的名字響徹西域,響徹整個大唐。”

  “唐軍必勝!”

  將士們一齊吼道。

  看到將士們士氣高漲,李佑揮手說道:“出發!”

  大軍出發了,橫掃西域的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望著遠去的高昌人馬,侯君集笑道:“殿下,您這招不錯,不僅為唐軍增添了人馬,還調走了高昌主要的精壯男子,管理起高昌來,也就容易的多了,這樣就不用分兵駐守了。真是一舉兩得啊。

  照這樣下去,咱們每打下一個國家,人馬就會增加不少。用不了多久,聯軍就會變成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了。”

  對於李佑,侯君集是真心佩服,他想了想自己那個太子女婿,不由得微微歎息。

  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來一件事,不由得咧嘴笑了起來。

  侯君集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海棠嫁給了李承乾,二女兒目前隻有11歲。侯君集以前沒有想過這件事,這時,他忽然覺得,等到自己的二女兒14歲了,齊王殿下也不過21歲,不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嗎?

  高昌刺史府。

  打下高昌後,取消了高昌國,李佑暫時將高昌改名為高昌州。任命阿史那晴為臨時刺史,並且任命原始昌縣城的城令高群玉為長史,司馬炯兼任司馬。

  這天,阿史那晴正在府衙公堂上翻越卷宗,堂下的人正在按照她的要求重新擺放物品,人們來來往往的。

  這時,有人來到了她的麵前,她也沒有在意,繼續處理卷宗。

  “小的參加刺史大人。”來人說道。

  阿史那晴覺得耳熟,抬頭一看,就看到李佑笑嘻嘻地站在堂下。她急忙走下來,向他行禮。

  高昌刺史府和大帥府沒有在一起,李佑已經三天沒有見到阿史那晴了。大軍出發了,一時還沒有消息,他閑著無聊,就過來看看她。

  阿史那晴驚喜地說道:“王爺,您怎麽過來了?”

  李佑說道:“我有個案子,需要刺史大人給判一下。”

  阿史那晴認真地說道:“王爺請講。”

  李佑笑道:“我有個朋友,幾天不見,怪想她的。可是,這人沒良心,好幾天都不來看我,你說該怎麽辦啊?”

  阿史那晴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不是,不是她陪著你呢嗎?”她指的是慕容翎,這次出征,她沒有跟著去。

  李佑笑道:“所以說,你才沒良心呢,人家都知道陪著我,你卻不去看我。你說,你該不該罰啊?”

  阿史那晴說道:“該罰,請王爺責罰奴婢。”

  李佑望著她的眼睛問道:“你說該怎麽罰呢?”

  阿史那晴被他望得臉紅了起來,微微低下頭去,喃喃地說道:“任、任憑王爺處罰啦。”聲音越來越小,幾不可聞。

  李佑望著她嬌羞可愛的樣子,正想帶她去後院幹點什麽好事兒。

  突然,外麵有人喊道:“殿下在嗎?有緊急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