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先救一個反賊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5      字數:2259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齊王府。

  李佑、蕭婉玉和慕容翎圍著圓桌坐著,麵前擺著三大碗麵。

  隻見碗裏白色的麵條上麵,有黃色的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色彩十分好看。這就是長安著名的小吃臊子麵。

  三個人拿著筷子,稀溜溜的吃了起來。

  “哇”,很爽的感覺。

  李佑的吃法那叫一個暢快,大口大口吃著,還帶著稀溜的聲音。什麽雅不雅的,就這樣吃才真是痛快。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蕭婉玉和慕容翎自從跟了李佑,飲食習慣已經開始向李佑這個吃貨看齊了。她們的吃相雖然雅致一些,可是比起其他的女子來說,那也是痛快的多了。

  周乾現在很忙,齊王府的商業機構龐大,他現在很少親自下廚了,王寮已經接替了他的職務,成為了齊王府禦膳處的直長。

  王寮和主膳高誌明等人發現,王爺現在越來越會吃了,也越來越好伺候了。

  李佑吃飯講究特色,並不注重數量。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會吃。就比如說吃臊子麵,一大碗麵下肚,再讓你吃其他的菜,就會覺得串味。把原本吃臊子麵帶給你的那種爽感破壞殆盡。

  王寮高誌明等人現在做膳食十分簡單,他們要選擇一道主菜,然後再搭配兩三個,跟這個主菜味道相容的配菜就行了。別小看味道相容這幾個字,真正能夠做到可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必須有相當的經驗才行。

  此刻,看到王爺和兩位未來王妃子吃的如此過癮,他們都十分高興。

  7月28的事件,給李佑帶來的壓力很大,事後他有種虛脫的感覺。他一回到齊王府,就讓禦膳處做些諸如臊子麵和羊肉泡饃之類的吃食,安慰自己那顆受了驚嚇的小心肝兒。

  終於,李佑吃飽了,他吩咐道:“今天晚上吃灌湯包吧。”

  蕭婉玉和慕容翎現在真是習慣了自己這位吃貨未婚夫是做派了,這貨的心思總是惦記著吃點什麽好吃的。

  她們現在也覺得這個習慣真是不錯,能吃的感覺真的很爽。唯一令她們不解的是,為什麽李佑吃什麽都胖不起來呢。她們認為李佑在這點上就比不了魏王李泰,人家喝涼水都能長肉,看看人家的滾瓜溜圓的腰就知道了。

  還有一點令她們十分不滿。

  唐朝女子以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典範。可是李佑這家夥卻有怪癖,他希望蕭婉玉和慕容翎就保持現在這樣苗條的身材,而且還專門兒給她們研究什麽減肥食譜。

  女為悅己者容。蕭婉玉和慕容翎看到自己未來的老公有如此怪僻,也隻好按照他的要求保持身材了。

  研究院。

  李佑現在是除了李世民以外,大唐最忙碌的人了,幾乎就沒有閑著的時候,上班時間要處理很多雜務,還要抽時間摘抄實用的科技資料。

  好在他現在天天有蕭婉玉和慕容翎這兩位美女秘書陪著,再加上一天三頓的美食,倒也不覺得委屈。

  這天上午,他正在研究院上班,接到李世民的聖旨,讓他立刻去參加早朝。

  李佑知道麻煩事兒又來了。

  早朝,太極殿。

  除了李恪和李泰以及他們的手下以外,大臣們都很歡迎齊王殿下上朝,他隻要一出現,必定會帶來好玩兒的事情,而且一定能夠為朝廷解決大事。

  李佑走進大殿,從文武百官的中間向前麵走去。

  “殿下。”

  “殿下。”

  在他路過的時候,大臣們紛紛跟他打招呼,一個個語氣都十分親熱。

  李佑微笑著點頭回應他們,心裏的感覺也很爽。

  “兒臣,參見父皇。”李佑說道。

  “李佑,你來了,朝廷遇到了一些難題,想聽聽你的意見。”李世民親切的說道。

  首先是蜀王李恪匯報了永通渠的情況。這次維修永通渠,李世民派他牽頭,帶著工部負責維修。

  永通渠坍塌的情況十分嚴重,不僅僅是長安地段,從長安到潼關地段上,坍塌的地方一共12處,最寬的地方已經達到了120步,船運交通已經完全斷絕了。

  李恪很想修通永通渠,可是不停的下雨,各種修渠的物資也運不過來,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接下來,高靜明就介紹了戶部遇到的情況。

  自從永通渠崩塌了以後,運往長安的各種生活物資已經滿足不了長安城的正常需要。尤其是糧食供應出現了問題。

  戶部今年上半年的的糧食收入還是不錯的,隻是這些糧食並不都在長安。

  糧食在長安城的的主要儲備,都存放在太倉裏。太倉的功能主要是供應長安城以及隴右道和關內道的邊防軍,以及在關鍵時刻,供應長安居民使用,來平抑物價。

  不久前調撥給長安駐軍以後,太倉裏麵糧食的儲備隻剩下了六成。

  永通渠的坍塌,直接影響了糧食的輸入。因此,太倉裏麵糧食的儲備,就不能夠及時的補充。

  這還不算,民間的糧食供應也出現了問題,長安城裏的糧食價格已經開始暴漲,而且每天都會有新的糧價。

  為了平抑物價,太倉又向長安城的市場上投放了一部分,糧食的儲備就隻剩下了三成。

  屋漏偏逢連陰雨,連日的大雨下,竟然漏雨了,部分糧食被浸濕了。可以食用的糧食也就隻剩下了兩成。

  就在這個時候,邊防軍前來運糧了,戶部根本就拿不出這麽多的糧食來。

  邊防軍不僅有漢人的軍隊,還有諸如阿史那思摩統帥的少數民族的軍隊,他們的糧食供應是萬萬不能耽擱的。

  那麽不是還有陸路交通嗎?

  然後就是尉遲恭匯報了,他是負責維護長城通往潼關的道路的。

  長安城裏的部分路麵已經開始鋪上水泥了,可是通往潼關官道仍然是夯土築成的,連日來的大雨令道路泥濘難行。

  這還不是最難辦的,現在長安城物資短缺,各地的商賈都想將物質運進長安,賣個好價錢。於是,運輸物資的車馬擁擠在通往潼關的道路上,交通更加堵塞。

  這些商賈們都是長安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名下的產業,很難管理。戶部調撥的物資基本上就運不進來。

  這些情況,眾人研究了半天,一愁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