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叛亂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4      字數:2612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等李世民來到兩儀殿,就看到侯君集已經在外麵候著了。李世民朝著書房走去,邊走邊問道;“哪裏來的緊急軍情?”

  侯君集說道:“是吐穀渾。”

  李世民詫異地問道:“吐穀渾?吐穀渾能有什麽事情?”

  侯君集說道:“陛下,請容臣詳細說明。”

  不久,兩人進了書房。

  聽完了侯君集的話,李世民怒道:“胡鬧,齊王就根據一個胡商的話,就斷定吐穀渾會發生叛亂,真是不知所謂。齊王呢?”

  “陛下,齊王殿下說軍情緊急,刻不容緩,他已經帶人前往吐穀渾了。”侯君集說道。

  “大膽,胡鬧!”李世民剛剛因為陰妃娘娘的事情不高興呢,李佑的舉動激怒了他。

  接著,他就開始數落侯君集了,他說道:“君集,他一個孩子胡鬧,你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將,怎麽也就沒有判斷力了呢?嗯?”

  侯君集一聲不響,等李世民發完了火,說道:“陛下,臣剛聽聞此事的時候,也有些不信,可是,此事畢竟牽扯到了蜀王殿下。臣認為寧可信其有,也不可冒險的。”

  李世民說道:“朕就不信了,一個小小的吐穀渾還能翻了天了。這樣吧,你派人去把齊王追回來,順便派人前往吐穀渾探聽消息。”

  也難怪李世民不相信李佑的話在吐穀渾現在還駐紮著一萬唐軍騎兵呢!

  侯君集說道:“臣,遵旨。”告辭退下了。

  他心道:“齊王殿下說陛下不會相信此事,果然如此,所以他才急著出發了呢。假如蜀王殿下真的出事了,等到朝廷做出決定再采取對策,還真是來不及了。”

  不久,李世民回到了怡翠殿。

  楊妃娘娘畢竟是帝王之女,又經曆了宮中的風風雨雨,十分敏銳地感到此事和李恪有關,畢竟,最近邊境發生的事情和吐穀渾有關。

  她焦急地問道:“陛下,發生了什麽事情,是不是和恪兒有關,吐穀渾那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了?”

  後宮不得幹政,楊妃關心自己的兒子不算過分。

  李世民輕鬆地笑道:“沒什麽事,是李佑聽一個波斯商人說,吐穀渾政局不穩,有可能出事。”

  楊妃娘娘放下心來,笑道:“佑兒這孩子,近來是表現不俗。可是,他畢竟是個孩子,看到恪兒要去建功立業了,心裏難免不舒服。嘻嘻,少年心性,不足為怪的。”

  李世民笑道:“好了,不說這些了,愛妃,你最近可是更加豐腴了,我喜歡……”

  煙波浩渺的青海湖,波光粼粼,草長鶯飛,令人心曠神怡。

  蜀王李恪站在湖邊,意氣風發,一股詩情湧上心頭,很想賦詩一首,可惜的是,他沒有急智,作詩需要反複修改。此刻是在行進途中,隻好遺憾地放棄了。

  他感慨地說道:“以前整天待在長安城裏,那裏能夠見到如此的美景啊。”

  吐穀渾新任可汗慕容順笑道:“殿下,有時間我請殿下去登六盤山,山頂的風光才是驚豔絕俗呢。”

  吐穀渾原可汗慕容伏允不久前,被唐朝大將薛萬鈞射殺。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就是這個慕容順,還有一個兒子叫慕容尊。慕容順投降了唐朝,被李世民冊封為吐穀渾新任可汗,李恪這次就是護送他回來就任的。

  李恪之所以願意承擔這次的宣旨任務,是因為他心裏有底。吐穀渾投降後,唐朝大將薛萬鈞統帥一萬鐵騎就駐紮在伏俟城,等待著朝廷的頒旨欽差到達。安全不成問題,這完全就是一次鍍金之旅。

  遊山玩水,還能建功立業,難怪他如此興奮呢。

  這時,跟隨他前來的權萬紀說道:“殿下,前麵再走十幾裏,就是伏俟城了。”伏俟城在菜濟河南,青海湖西岸約7.5公裏的地方,又稱鐵卜加古城,周圍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

  李佑下令加快行軍速度,一行人快馬加鞭繼續西行。

  李恪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到達伏俟城的前幾天,吐穀渾第二大城市龍德城發生了大規模叛亂,原可汗慕容伏允的堂弟右將軍慕容乾在龍德城發動了兵變,薛萬鈞派遣副將高勇率領騎兵主力前去平叛。目前在伏俟城唐軍隻有三千人。

  他更不知道的是,慕容乾在龍德城發動叛亂,本身就是個陰謀,目地就是將在伏俟城的唐軍調離。

  等待李恪的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不久,李恪護送慕容順來到了伏俟城外的唐軍軍營,薛萬鈞迎接了李恪一行。

  薛萬鈞和弟弟薛萬徹都是唐朝著名大將,現任左屯衛大將軍,就是他射殺了原可汗慕容伏允的。他十分小心,為了安全起見,他阻止了李恪進城,讓慕容尊率領伏俟城裏的文武百官,出城到唐軍軍營裏迎接蜀王李恪和慕容順。

  慕容尊今年33歲,方臉盤,鷹鉤鼻,高大威猛,他性格堅毅果敢,和哥哥慕容順懦弱的性格差異極大,在吐穀渾的威望極高,目前實際掌握著吐穀渾的實權。他一直不服氣哥哥慕容順的長子繼承地位,早就想取而代之。

  慕容尊率領文武百官前來拜見了蜀王李恪和慕容順。表麵上態度十分恭謹,表示臣服。

  李恪很高興,宣布了朝廷對吐穀渾的政策,約定第二天舉行慕容順的冊封典禮。

  再說薛萬鈞的副將高勇率領七千唐軍和一萬名吐穀渾軍隊,經過了5天的行軍,終於來到了龍德城外,迎麵就遇到了慕容乾率領的三萬叛軍。雙方在龍德城東的草原上列陣對壘。

  雖然兵力上處於劣勢,可是高勇毫不畏懼。正如任何開國時期的鐵血軍隊一樣,此時的唐軍極其悍勇,正是唐朝曆史上軍力最強盛的時期,將士們久經戰陣,士氣高昂,有著一股狠勁。

  “即使隻有一個唐軍士兵,他也敢於向上百名敵軍發起衝鋒,並敢於取得勝利。”著名詩人高適。

  戰鬥開始了,高勇率領唐軍率先發起進攻,他想依靠唐軍騎兵的衝擊力,迅速擊潰敵軍。

  就在唐軍剛剛發起衝鋒的時候,左翼突然殺出來一支騎兵,這些騎兵穿著犛牛皮製作的衣帽,揮舞著彎刀,嘴裏喊著嗚哩哇啦的口號,衝了過來。

  他們就是吐蕃騎兵,也是一支剛剛開國的鐵血軍隊!

  鋼刀對鋼刀,士氣對士氣,兩支一樣勇猛的軍隊狠狠地撞擊在一起了。

  敵人不斷地倒下,鮮血淋漓。唐軍也在不斷地倒下,血流遍地。然而,沒有人退縮,隻有慘烈的廝殺。

  對麵的三萬叛軍上來了,唐軍依舊死戰不退。

  這時,致命的一擊到來了跟隨唐軍前來的吐穀渾軍隊,臨陣倒戈了!

  此時的唐軍已經不足三千人了,被十倍於己敵軍包圍,危在旦夕。

  高勇知道朝廷的頒旨欽差就要到達伏俟城,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衝出重圍向欽差報信。

  高勇的身上,此時已經有了不下五處的傷口,渾身是血,他似乎沒有覺得疼痛,揮舞著馬槊一邊砍殺,一邊呼喊,指揮著唐軍突圍。

  突然,一支狼牙箭射中了他的肩膀,他一手握住馬槊,一手捂住箭杆,用力折斷了箭杆,繼續朝著東方突圍。

  慕容乾也是一名悍將,他看到高勇如此勇猛,取過弓箭,朝著高勇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