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感慨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4      字數:3037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閻立本趕緊悄悄地扯了一下王聰的衣袖,擔心李泰不高興。

  果然,李泰用眼睛斜了一下王聰,眼神中明顯的有些惱怒。不過,王聰是自己的心腹,此時正值用人之際,他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翻臉的。

  閻立本說道:“臣以為,這次旱災事件圓滿解決,齊王應該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陛下隻是嘉獎了齊王府的一些官員,卻沒有提到齊王殿下。臣認為,這裏麵有兩種可能。

  其一,齊王殿下和陛下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導致陛下隻獎賞齊王府的一般官員,卻沒有獎勵齊王殿下,這可能是對他的一種警告。

  其二,陛下和齊王殿下達成了某種默契,責成齊王殿下從事什麽秘密的事情。”

  李泰琢磨了一下說道:“你認為是什麽情況呢?”他心裏希望是前者,也覺得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畢竟,李世民向來是不喜歡李佑的。

  閻立本明白李泰的心思,他心裏感覺應該是後者,畢竟最近李佑的表現太搶眼了。不過,他心眼比王聰要多,不會說令李泰沮喪的話。他說道:“這個不好說,還需要觀察一下。”

  王聰也發現自己剛才說話太莽撞了,趕緊說道:“殿下,中秋快到了,趕緊準備賽事會的事情吧。臣有個建議,能否擴大範圍,請長安以外的才子們也來參加,將賽事會變成全國性的活動?”

  李泰眼前一亮,說道:“好,這個建議好啊,到時候,我去請父皇和母後也來參加。”

  閻立本讚道:“太好了,這個賽事會舉辦下來,殿下在全國的士子中間的名望就大了。臣建議,請殿下在賽事會上遴選部分年輕才子,進入文學館學習,參加科舉考試,舉薦他們官職。”

  李泰興奮起來,說道:“好,英雄所見略同。就是這樣。”

  立政殿。

  長孫無忌有點鬱悶,曆來李世民都對自己知無不言,可是這次賑災的事情,李世民連自己都瞞著,他不由得有些失落感。

  他對長孫皇後說道:“妹妹,陛下是不是不信任我了,這次賑災活動,齊王、魏征、高靜明和皇甫睿都參加了,卻沒有告訴我啊。”

  長孫皇後說道:“哥哥,你別想那麽多,陛下對咱們兄妹恩深似海。他不告訴你自然有他的道理,房大人不是也沒有得到消息嗎?上次遠征軍的事情,陛下一再強調要保密,結果還是走漏了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陛下一定是從這方麵考慮的。”

  李承乾說道:“母後,上次遠征軍的事情,真不是兒臣泄露出去的。”

  長孫皇後說道:“這個我是相信你的。乾兒,以前佑兒不是和你走動的挺近的嗎,多和他走動走動。佑兒這孩子還是很不錯的。”

  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對望了一眼,心中有點懊悔,覺得不該趕李佑離開長安。他剛要說話,長孫無忌先開口了。他說道:“妹妹,齊王這次立下了大功,陛下可能不會讓他離開長安了。他要是不離開長安,其他皇子也不會離開的,這件事,你還要在陛下麵前爭取一下。”

  長孫皇後點點頭說道:“哥哥,我知道了。”

  長孫無忌問道:“殿下,前一陣子不是讓你去找齊王了嗎,你怎麽沒去呢?”

  李承乾不滿地說道:“他受到父皇重用,也不跟我說,我上趕著去找他好嗎?”

  長孫皇後說道:“乾兒,佑兒和你父皇秘密商議的事情,一定會讓他保密的,這不能怪他。不過,這不妨礙你和他來往啊?你是太子,不要總想著自己的身份,主動親近一下兄弟,難道不好嗎?”她對自己對這個兒子,總是感到有些不滿。

  李承乾是個孝子,心地善良,可是作為一個太子,卻缺少相應的政治智慧和手段。

  “好吧,兒臣這就去拜訪一下五弟。”李承乾說道。

  宜陽王府。

  黃素新、田敏、周乾、主食王寮、主膳高誌明、醫官牛滿貴和監作趙富,這次都立功了,也都受到了獎勵。

  黃素新和田敏有功,是因為他們參與了賑災。周乾、王寮、高誌明、牛滿貴和趙富等人,李佑上報他們參與了甜菜的種植和製糖技術的研究。大家都清楚,這是王爺將功勞都給了他們了。

  受到封賞後,這些人一起來見李佑謝恩。

  黃素新激動地說道:“殿下,臣做夢都沒有想到,臣還能夠被封為一等子爵,還晉升為正四品官職,真是太感謝殿下了。”

  田敏十分興奮,說道:“殿下,您當初說給臣爭取一個爵位,這才沒多久,就真的做到了,臣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殿下您啊。”

  “是啊,是啊。謝謝王爺了。”周乾等人一起稱謝。

  田敏有些不滿地說道:“殿下,這次賑災您的功勞最大,為什麽沒有給您嘉獎?”

  “是啊,王爺,這不公平啊。”眾人紛紛說道。

  李佑笑道:“你們啊,我是親王,榮寵已經到頂了,還要什麽封賞?錢咱們多得是,朝廷的賞賜也就不稀罕了。我也沒有什麽想法,就想安安靜靜地做個吃貨,順便給你們弄點好處,這日子不是很好嗎?”

  “這……”眾人還是有點不服氣,總覺得王爺應該受到朝廷的封賞。

  其實,他們真的不懂李佑的心思。

  這次賑災的事情告一段落,李佑親自去找魏征和高靜明,請他們為黃素新和田敏請功,並再三強調不要提到自己。魏征和高靜明都是聰明人,知道李佑是不願意遭人嫉恨,就都按照他的要求辦了。

  昨天,李世民單獨召見了李佑。

  兩儀殿,李世民的書房。

  “佑兒,這次賑災的事情,你幹的很好,我要給你獎勵。”李世民欣慰地說道。

  “父皇,兒臣有些心裏話想跟您說說。”李佑說道。

  李世民這才發現,這孩子從小到大,自己就沒有和他談過心,不禁心中有些慚愧,他認真地說道:“佑兒,你說吧,今天暢所欲言,這裏沒有君臣,隻有父子。”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受到父親的重視,反而被父親嫌棄,對於孩子來說是個什麽樣的感受?何況,這個父親還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李佑一陣心酸,一陣激動,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李世民看到他真情流露,也很感動,慈愛地在他的肩頭輕輕撫摸了一下。

  這下,李佑實在是控製不住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對於李世民來說,他子嗣眾多,加上帝王的身份,對於孩子們關心的很少,尤其是像李佑這樣不討人喜歡的混不吝,更是懶得過問。李佑的一哭,李世民才有所感悟,覺得自己作為父親,對孩子們關心得太少了些,覺得以後似乎應該多找些機會,和孩子們交流一下了。

  曆史上的李世民英明神武,然而,作為一個父親是個很失敗的人,他的十四個兒子,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爾後又被流放。

  今天的感悟或許會改變自己很多兒子的命運。

  慢慢地,李佑平靜了下來,又恢複了往日的勁頭。他說道:“父皇,兒臣不想要什麽獎勵,我是您的兒子,已經是大唐頂級權貴了,還需要什麽獎賞?再說了,兒臣有錢,您再獎賞兒臣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兒臣不想要其它獎勵,兒臣想要的就是您把兒臣當成您的兒子,不歧視兒臣,信任兒臣就夠了。為了這個,兒臣願意付出一切。”

  說著,他又有些激動起來。

  李世民也很感動,他現在以一個父親的身份思考,的確覺得自己輕視和忽略了這個兒子,以往對他除了訓斥就是冷漠,這個孩子受到的委屈實在是太大了。

  他歎息了一聲,望著李佑,肯定地說道:“好兒子,父皇知道了。”

  李佑真的激動了,一下子忘了自己要當個平平常常的吃貨的初衷,說道:“父皇,關中地區的旱災可以平安度過,可是受到旱災的影響,糧食會在很大程度上減產,百姓的生活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些地區的百姓,靠著夏糧種植,百姓們恢複不到以前的生活水平。這些還是隱患啊。”

  李世民經曆過多次災害了,每次災害的發生,即使在朝廷的救助下度過了危機,可是這些地區的經濟遭受的破壞,很長時間都難以恢複。他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開始了君臣奏對模式。

  他笑道:“佑兒,這次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