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忠心為國——王承元
作者:徐夏半生      更新:2022-06-11 18:15      字數:1205
  王承元,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將領,成德節度使王武俊之孫、成德節度使王士真之子。家庭世代控製成德鎮,在兄長王承宗死後拒絕指揮成德軍,此後屢次任地方節度使,封岐國公,直至去世。

  王承元,祖父王武俊、父親王士真,相繼任成德軍節度使一職,割據一方。在王士真逝世後,由王承元的兄長王承宗控製成德軍,並通過與朝廷的戰爭得以穩固統治權。在王承宗要求下,時年十六歲的王承元,被朝廷任命為觀察支使、朝議郎、左金吾衛胄曹參軍兼監察禦史。王承元為人沉毅多謀,當朝廷宣布討伐王承宗的前盟友、平盧軍節度使李師道時,他建議兄長出兵兩千為朝廷助戰,雖然王承宗未采納王承元所言,但此後成德軍士對他倍加注目。

  王承宗去世,他的手下秘不發喪,王承宗的兩個兒子王知感、王知信在都城長安為人質。成德諸將想從彼此中選一個繼承王承宗,而王承元的幕僚崔燧則假托王承宗祖母、涼國夫人李氏之名,宣布王承元繼任。當士兵向王承元鞠躬時,他流淚拒絕,請求和監軍宦官商議,監軍到後,也要求他接受推戴。在得到士兵忠於朝廷的承諾後,王承元接受了,但隻以觀察支使的名義,不稱留後,還秘密上表唐穆宗,請求朝廷派人接替他。穆宗大悅,命鄰鎮的魏博節度使田弘正調任成德,義成節度使劉悟調任為昭義軍節度使,武寧節度使李愬調任魏博,田弘正之子田布為河陽節度使,王承元則被調任為義成節度使、滑州刺史、檢校工部尚書。

  在起居舍人柏耆前來宣詔時,士兵起初隻是喧嘩,拒絕受命,王承元敦促他們接受,引用李師道的將領不許他奉詔,卻在他被朝廷討伐後殺了他投降的事例,求他們讓他離開。他還把家財賞賜給士兵,當牙將李寂率諸將堅持不讓他離職時,王承元將他們處決。就在王承元離任後不久,成德大將王廷湊在成德發動兵變殺死田弘正,諸鎮節度使討伐王廷湊,最終失敗。

  王承元很快離開成德,前往義成就任,時年僅十八歲,他的一些幕僚想把成德的財物帶走,被王承元下令製止。王承元的四個兄弟和堂兄弟被任為刺史,另有四人被用為朝臣,當涼國夫人入朝時,穆宗在宮內為她賜宴,還送了她很多禮物。王承元被調任為鄜坊丹延節度使,途經長安時,入朝覲見,得到穆宗的讚許,也在一些場合被穆宗召見,被調為鳳翔節度使。

  由於鳳翔地勢平坦,吐蕃經常輕易入侵,王承元占據戰略要衝建造堡壘,派一千人防守,穆宗賜堡壘名為‘臨汧城’,隨後被封為岐國公,屢次被加官至檢校尚書左仆射。王承元還在鳳翔城東造了一座城,安置路過鳳翔的商人。涼國夫人去世,文宗下詔表彰了王武俊的功勞,供給夫人儀仗安葬,王承元被加授為檢校司空、禦史大夫,改調至平盧。

  當時,全國幾乎都出現食鹽壟斷,平盧尚未受到影響,王承元請求將鹽的生意交給朝廷處理,他的請求被接受了,還被推廣到從平盧分出來的天平和兗海,使諸鎮奉法行事。據記載,王承元寬容謙和,不管在何處任職,都能將其治理好,後在平盧節度使任上逝世,年僅三十三歲,文宗聞訊,追贈他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