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八章 吳珊的安排
作者:1979香梅北      更新:2021-02-19 17:20      字數:2670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葉晚一早就醒來了。

  吳珊要出去剪頭發,早早就約好了理發師,便帶著葉晚一起出門了。

  申城的習俗是年二十九要理發,昨天人太多,吳珊隻好改到了今天。

  理發店是家三層的店鋪,外觀看著想高級會所。

  吳珊要燙頭發,葉晚順便一起簡短了些,還做了護理。

  造型師問葉晚要不要做什麽新發型,葉晚搖了搖頭,還是原來的黑長直。

  造型師看吳珊做完定型出來,不由和她誇道:“吳小姐,你女兒的發質真好,和綢似的,都不用做護理。”

  吳珊自然高興,笑說:“護理還是要做的。”

  葉晚長得出色,成績又好,平白得了這樣一個女兒,誰人心裏不高興。

  上午的時間隻能做頭發了,中午吳珊帶著葉晚去吃了滬上有名的本幫菜。

  吳珊是老申城人了,在豫園附近找的館子。

  本幫菜其實就是滬菜,隻是有別與吳家昨晚的家宴那麽匯聚多地特色的菜肴,是正兒八經的滬上口味,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菜色和擺盤比一般人家做得要精致一些,更顯現得出江南風味的淡雅爽口。

  葉晚用筷子夾吃了一口芽菜,都覺得味道鮮美。

  吳珊溫婉地笑說:“肯定是比昨晚的好吃。我家是北方人,家宴都是山東魯菜係,加上我嫁去了粵省,這餐桌上南轅北轍的口味匯聚到一起,不是這個淡了,就是那個太甜了,吃得肯定不如隻有一個菜係的舒服。

  ”

  吳珊一邊說一邊又推著圓桌上的轉盤,轉了一籠南翔小籠饅頭到葉晚麵前。

  葉晚知道這是最有申城特色的小點,就是到了粵菜茶樓飲早茶,一定要鳳爪粉腸一樣。吳珊教葉晚怎麽吃,咬一口包湯,要小心湯,慢慢吸裏麵的湯汁,滋味十分鮮美,配送薑絲、香醋的調料,配上一碗蛋絲湯。

  葉晚吃著覺得燙,但滋味確實是好,她倒沒吃過這樣正宗的。

  就和在粵菜,茶樓和酒樓都是那樣多,但一定要老廣府人待你去吃的,才能找到最正宗的。

  廣府人很注重吃,而申城人注重吃的藝術,也是有腔調的生活。

  反正,東西都在真的好吃。

  吳珊和葉晚吃完,還去豫園走了一圈,亭台樓閣,十分有江南園林特色,看得叫人流連忘返。

  葉晚看著有意思,拿出手機拍攝那些園林美景。

  吳珊一邊看園子,一邊用手機記錄什麽,見葉晚在看她,她解釋說:“盛世集團之後在鵬城和東觀接壤的交接地方要開一個新樓盤,是中式的園林。可要說中式園林,可不是江南的園林最正宗麽,我過完年要去考察項目,這邊也做一下記錄。”

  葉晚倒十分佩服吳珊的事業心,就是過年前逛個院子都是帶著事業目的。盛世集團要在鵬城和東觀接壤的交接地方要開一個新樓盤,那不是商業地產的項目,屬於住宅,還是最豪華的別墅項目,不曉得吳珊會參與其中多少。

  “你別看我了,自己去逛逛啊。”

  吳珊笑著說,她真當葉晚是自己的女兒,昨天吳家老太太還誇吳珊把葉晚教育得好,還挺有以前大家閨秀的派頭。

  多到這些園林逛逛,也算是先耳濡目染一些江南文化,後麵的園林項目,吳珊打算帶著葉晚在一旁工作,即便什麽都不懂,以葉晚的聰明,聽多看多,自然也比以後去大學裏讀上四年理論課程出來的強一些。

  吳珊可沒忘記要把葉晚當作薑家繼承人去培養的,即便薑老爺子將來真做得那麽狠決,始終不肯認下葉晚。她也要把葉晚往商業女強人的方麵去培養,今後,薑擢蓉一家起碼還有另一個能扛得住風浪的人。

  吳珊當然希望真的能一輩子都不用操心,可是一般像薑家那樣一般從政到了那樣的地位,總歸要先未雨綢繆。天塌下來,老一輩撐著,若是撐不住,難道猶如共工觸柱,洪水洶湧一發不可收拾麽?

  吳珊自己的兩個兒子從前過得太過安逸了,而且天資也就那樣,根本不是能夠經曆風雨承擔擔子的人。

  葉晚就不同,天資很高,性格平時是不顯,也過於冷淡了些,可是衝著葉晚能提攜起薑懷思成績這一點,那就是吳珊想培養葉晚最重要的理由。

  將來要是有什麽大風浪啊,葉晚成為了他們一家的頂梁柱,薑懷思和薑懷梧也能和她一起支撐得住。

  吳珊看著在園林山水裏走走停停的葉晚,這樣想著。

  兩人在園林裏逛了兩個小時,就開車去了市區內,又買了幾身紅色的新衣。吳珊說:“這算是給你在申城過年的新衣裳了。”

  葉晚往年過年,也沒有這樣富貴,新衣服也是有的,沒有那麽高檔,當然她也不在意這些,因為穿來穿去都是運動服。

  吳珊幫她買的是裙子居多,裏麵還有一身粉色掐花邊的旗袍。

  吳珊眼睛很離開,看著一個人的身形,就能大概知道上身的效果,給葉晚買衣服從來沒有買差過尺碼和顏色。

  對於這件旗袍,吳珊顯然還是不太滿意:“我們滬上人家做旗袍,都要讓人量身定做的,可是今年啊,太急了,隻好去買身差不多的。明年一定不能講究。”

  唉,申城人的講究哦。

  今天白天,做過頭發,吃過本幫菜,逛過了園林,又買完了過年新衣裳。吳珊幾乎把時間安排的緊密,讓葉晚感覺一天好似用了好幾天在用。

  在回靜安區吳家的路上,吳珊才和葉晚說:“你是不知道,今晚我三哥一家要回來小洋樓裏吃飯。申城的習俗是這樣的年二九是回娘家過,年三十就是會婆家過。”

  葉晚知道吳珊的大哥和二哥一家都在國外,每一年過年都是視頻和通話,一般是元宵才會回來過年。或者將吳家老夫妻接到國外住一段時間。

  天南地北的,吳家老夫妻也都習慣了。

  葉晚問:“三嬸,那我該叫什麽?”

  吳珊笑說:“自然是懷思他們叫什麽,你就跟著叫什麽。”

  吳珊的三哥,那應該也是叫舅舅吧。

  吳珊一路上也和葉晚介紹吳家幾個舅舅的情況,免得待會兒在餐桌上遇見了拘謹。

  吳家祖上是做漕運生意,吳瑞也是經商的,現在和兩個在國外的兄弟,一起做國際物流航運的生意。吳家老大現在定居英國,老二在德國,兩個國家都是歐洲諸國經濟實力,和對國內貿易出入口都要緊的國家。

  吳瑞一直留在申城,吳家國際物流公司隻能算中等規模,可每年盈利的情況非常可觀,目前也沒想著進一步的再擴大,現穩定可續發展為主。

  吳家如今的生意情況對比二十幾年前,確實是遜色了不少,更不是穩如商業巨鱷一樣存在地位的盛世集團可比擬的,但並不影響吳盛兩家的交情。

  吳瑞早年喪妻,目前一雙兒女年紀都比薑懷梧還小,男孩叫吳畏,女孩叫吳憂,名字都挺特別的。

  “吳畏不愛說話,吳憂太嬌氣了,連懷梧都招架不了她。你呢,和他們打過招呼就行了。”

  吳珊也不太想讓葉晚,和娘家那些侄子侄女接觸太多,一個個都給慣壞了,嬌氣得一說就哭鼻子。三哥家的兩個孩子裏的吳憂,偏偏是最淘氣的,薑懷梧都吃過她的暗虧。

  要說她是年紀小吧,可她偏偏什麽都懂。

  吳珊就怕從她嘴裏說出什麽,對葉晚不好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