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南韁急報
作者:沐陽蘭草      更新:2021-02-01 11:30      字數:2214
  皇上的傷寒有了一些好轉後又繼續上開始上朝。

  他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麵跪在大殿上催他立太子的那些個文武百官,這些人大概占了兩列朝臣的一多半,就是他信任的那幾位老臣吳閣老和嚴閣老也在列。

  明宗的心裏不由的心裏有些煩躁,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二十二年了。這二十二年裏他雖然沒有大的建樹,但他足夠稱得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他現在還沒有到五十,身體也還健康,精力也尚好。可是這些朝臣們就迫不及待地要立接班人,是覺得他要到壽了嗎,還是感覺他沒有幾年的活頭了。

  想他堂堂一正值壯年的皇帝,卻已經被人視為隨時可能要死,因而必須先立儲君的人了。

  其時在古代按皇家的規矩,明宗確實應該到了要立下一任儲君的時候了,這是常理。但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本身就有多疑的毛病。

  當然明宗也不例外,更何況他現在還沒有想好人選呢。看著下麵的朝臣,明宗就起了疑心,覺得下麵的這些臣子們好像都倒向了平王,雖然大家今天誰沒明確說立誰。可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當然從客觀上來說,下麵的這些人確實以擁立平王的據多。

  因為大家都是以常理來推測。明眼人都看到平王就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宜妃的地位高,皇上如今又無嫡子,而平王又恰好就是皇長子,按古製,也應該是無嫡立長嗎。

  所以這朝堂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因而大家都想著趁著平王還沒有登上那個位置之前,好好地在平王麵前表現表現,或者說有人幹脆早就投靠了平王,為平王做事了。

  不過這裏也有一些純臣,他們就是提出讓皇上立太子也是為皇上考慮,為大楚的未來考慮。

  明宗又看了一下平王,心裏怒意上升,這個兒子要文不如晉王,要武不如涼王,性情陰晴不定不說,心胸還不寬闊。這江山要交到他的手裏,明宗還真就不放心。如果平王要像晉王那樣性情溫厚,聰明睿智,估計明宗早就立他為太子了,說白了,明宗這是沒有看上平王。

  明宗又想到涼王,這個兒子身上有讓他尷尬的痕跡,一看到他,他就想到自己那荒唐的一夜。而且他的母親也隻是個宮女,出身也太低。

  可是這個兒子身上卻有他喜歡的東西,武力值好,心胸豁達。如果公正地讓他選的話,他覺得涼王比平王要合適坐上這個位置。

  現在看來,涼王在宮裏好像沒有一點的勢力,看樣他的這個兒子對自己的這把龍椅並不熱衷。

  明宗陰沉著臉看著那些跪著的人說“怎麽,各位愛卿,你們這是在逼朕嗎?”

  大臣們誠惶誠恐地說“臣不敢。”

  明宗似笑非笑地又問“那麽諸位愛卿認為我應該立誰為太子呢?”

  下麵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敢出來回答。

  明宗就點名說“那吳閣老,你認為聯應該立誰為太子呢?”既然這個老東西也混在這幫人裏瞎嚷嚷,那他就壓壓他。

  吳閣老六十多歲了,一聽皇上問他,他頭上冒出了汗。他可不想讓皇上猜測他的心思,於是他有些惶恐地說“皇上,選誰為太子這件事情呢,不能和宮中的妃子還有我們這些大臣商量,要選一個能夠眾望所歸的人,我相信皇上的選擇一定是最好的。”

  平王在下麵竊喜,眾望所歸,那不就是自己嗎?

  明宗冷笑算你這個老東西還沒有糊塗到家,既然閣老這麽說,那就容朕好好考慮考慮再說吧。“

  正在這時就聽到外麵來報“皇上。南疆急報。”

  明宗臉色一變,喊了一聲“快呈上來。”

  明宗接過信展開一看,原來是南詔國這次聯合了毗鄰的幾個小國,集結了三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向我南疆駐軍壓了過來。

  這幾年雖然兩國也時有衝突,每年都要發生幾場戰鬥,但人數都不多。最多的一次也就五萬。可是這一次南詔國卻聯合其他的小國來共同對付大楚,一下子還出動了這麽些的兵馬。

  明宗眼睛看著下方說“現在南詔國聯合周圍小國集結三十萬大軍攻打我大楚駐南疆守軍

  。我大楚隻有十萬大軍駐守南韁,人力明顯不足。現在涼王請求朝廷增援。各位愛卿意下如何?”

  話音剛落,隻見又有侍衛拿著信件急入“皇上,南韁涼王急報。”

  一會之間,涼王發了三道急報,要求增援。

  大殿上開始騷動起來。

  皇上看著下麵的文臣武將說“各位愛卿,朕問你們話呢?”

  平王上前說“父皇,鎮南將軍劉通驍勇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以出征。”

  吳閣老說“劉將軍雖然驍勇,但那是十多年前,再說了老臣聽說劉將軍當年留下的刀傷時時發作,恐怕不太合適吧。臣倒有一人可以推薦。”

  皇上說“哦,吳大人推薦何人?”

  吳閣老說“忠勇將軍嶽淩霄如今正在西大營訓練士兵。嶽將軍武藝高強,又剛從戰場上下來,正好可以帶兵前往增援。”

  慶國公說“皇上不可,忠勇將軍對南韁情況不了解,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鎮南將軍雖然年事不小,身體有疾,但他本身就經曆過南韁戰亂,原來又一直鎮守南疆。經驗豐富,應該是此次出征的最合適人選。”

  爭論了一會,就聽下麵一個清朗的聲音說“皇上,臣以為忠勇將軍隻是對南疆陌生,卻並不缺少打仗的經驗。隻要給派一個去過南韁的副將即可。正好臣原來就是鎮南將軍部下,臣請皇上批準讓臣同協助嶽將軍出征。”

  此人站在武將那一列裏,三十多歲,劍眉朗目,額下短須。這人正是京城守軍統領關宇,曾經也是一員鎮守南韁的守將。

  立刻就有不少人的上來附議。

  皇上一看點了頭“那就準奏,原鎮守陽關的少帥忠勇將軍嶽淩霄為征南大將軍,關宇統領為前軍都督,點齊二十萬人馬,於後三日準時出發。朕隻給你們三天的時間集結人馬,不得有誤。另外,李全,速著人去西大營宣旨,讓嶽淩霄迅速集結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