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朝堂對峙
作者:沐陽蘭草      更新:2021-02-01 11:30      字數:2415
  第二天,衛國公父子就在上朝時告了禦狀。

  說是慶國公放縱自己兒子草菅人命。衛國公一邊說一邊老淚縱橫。

  衛國公宇文良一共有二子一女,女兒就是當今天的宇文皇後。

  兩個兒子中,長子在翰林院裏任學士之位,如今正和他一起站在朝堂之上。

  次子的身體天生就孱弱,隻是在家裏幫忙打理一下府裏的庶務。

  而今天的宇文二公子正是次子的嫡長子宇文安。

  宇文安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是胎裏帶出來的不足之症,因而家裏的人也都很疼惜他。

  這孩子平時並不出門,十四五歲的小公子也向往外麵的世界,於是二公子今天就以要買紙墨為由出了國公府。

  京城是天子腳下,平時就不太出門的小公子哪裏知道人心的險惡。

  主仆三人逛得累了,就進了望京酒樓。

  用小公子的話說,做為京城國公府的少爺,他也應該品嚐一下京城有名氣的酒樓裏的美食。

  隻是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正等著夥計上菜的時侯,孟偉城就進了酒樓。

  孟偉城的眼睛一瞟,一下子就發現了坐在窗邊的三個少年。

  孟偉城的桃花眼在看到宇文安的時候,就猶如狼看到了獵物一樣,他那陰柔的眼睛瞬間散發出一絲趣味和獵豔的貪婪。

  宇文家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相貌皆是貌美之人。要不宇文家的小姐怎麽能送進宮裏,後來又當了皇後呢。

  而這二公子的相貌又繼承了宇文家所有的優點。五官盡往絕美處長,不用換女裝,都不會輸於美貌的女子。

  再加上他身量單薄,就自有一股弱不禁風的風流之韻。

  這樣的宇文安直把孟偉城看得眼睛發直,嗓子發渴,口水都差點沒流出來。

  孟偉城並不認識宇文安,他隻以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富家小公子,於是他就笑嘻嘻地上前調戲。

  宇文小公子平時稟承儒家禮儀,哪裏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隻覺得得羞憤難當。

  酒樓裏的人都認識孟偉城,卻不認識宇文安。

  大家又都知道孟偉城的惡名,以及他背後的靠山宜妃和平王。因而並沒有人敢上前為宇文安出頭,隻是憐憫地看著這位小公子。

  孟偉城被宇文安及他的小廝罵得火起。又看宇文安堅決不從,不由得覺得在這麽多人麵前失了麵子,一氣之下就把小公子從窗戶裏扔了出去。

  這要是平常身強體壯的人也不至於被一下子摔死。

  可是孟偉城不知道這個美貌的小公子就是那個病弱的宇文安,因而要說摔死宇文安還是出乎了孟偉城的意外的,他真就沒想到一下子把他摔死。

  他走時還認為人隻是被摔暈了過去。卻沒想到宇文安回到府裏之後就沒了氣息。

  當慶國公氣急敗壞地對他說,他摔死的人是宇文安時,他當時也呆愣了一下。

  其時他也不想和皇後的娘家做對的。因為表哥平王說過,讓他不要和衛國公府做對。

  誰想到他卻招惹了這樣的禍事。不過就是這樣,孟偉城的心裏也並不太害怕。

  這幾年他在京城裏害的年輕公子和姑娘多了,都是給一些錢就擺平了。

  雖然宇文家死了嫡子,不能和他善罷甘休。

  但就孟偉城看來。宇文皇後在後宮應該算是失了依仗了。

  聽說近年來皇上都不去她的宮殿,她唯一的兒子晉王也已經死了。

  而他的姑姑宜妃卻很得皇上的寵愛。

  況且現在的宮裏,成年的皇子也就他表哥平王一個。

  表哥還是皇長子。在皇上沒有嫡子的情況下,自然是無嫡立長。

  他的表哥將來就是要坐上那個龍椅的人,誰還不給他的姑姑和平王一些麵子呢。

  想到這些,他又覺得心裏坦然了起來。

  慶國公也知道這事情鬧大了,自己兒子把人家孫子打死了,衛國公要能放了他就怪了,況且這此年來兩家就不對付。

  不過這事情明擺著是自己家不對。他也得做出個姿態,保住兒子的命。

  誰讓他就這一個兒子呢。

  想到這裏,他的心裏咬牙切齒地罵著他後院的女人們,養了這麽多的女人,都不會下蛋。

  就隻有嫡妻生了這一個兒子。

  府裏連個庶子都沒有,倒是有一大群的庶女。

  慶國公隻好跪下慚愧地說“皇上,老臣知道這不孝子犯了國法,但老臣就這一條獨苗,要是殺了他,老臣可就斷了根了。隻要能保住這犬子的命,任憑宇文老大人提任何條件,老臣都無二話。“說著他也哭了。

  宇文大學士說“皇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當街殺人,不可饒恕。臣子之死,不隻是臣一家之事,也是國之大事,如果不能依法行事,何以讓百姓悅服。”

  皇上有些頭痛,這事情他真不好處理。

  皇後雖然是他的結發之妻,但他心裏愛的那個人卻不是皇後,而是宜妃,宜妃才是他心裏的那個白月光。

  再說了,如今他的嫡子晉王已經過世。平王又是他的皇長子,如果他真要殺了孟偉城,孟家還真就斷了後。這事情不好辦呢。

  他正頭痛呢,就聽大殿的門口傳來太監內侍的聲音“皇上,宜妃娘娘求見。”

  皇上一聽說宜妃來了,頭更痛了。

  他往前看去,隻見一個宮裝的美貌婦人迤邐姍姍而來。她一邊走,一邊掩帕擦拭眼淚,看到這樣的宜妃,他有些心疼了。

  他對宜妃一直就有著一分歉疚。

  兩人是青梅竹馬的戀人,他曾許諾她皇後之位。

  可是後來先皇卻讓他立宇文氏為後。這件事情他一直覺得對不起宜妃。

  再說了,宜妃也很知道進退,一直也沒有向他提過什麽要求,他對宜妃十分的滿意。

  因而現在皇上的心是偏向慶國公的。

  可是朝堂上這麽多大臣都看著呢,他做為一國之君,怎麽能公然置國法於不顧偏袒孟家呢。

  宜妃上前跪下磕頭“皇上,臣妾本不應該來這大殿,一會臣妾會自請責罰禁閉半年。隻是臣妾娘家現在隻有這條根。請皇上開恩,姬妾也知道國法難容,隻是臣妾有一個要求,就是請皇上暫且行刑,先留下臣妾侄兒一條賤命,待他給孟家留下一條根後,再讓他伏法可好。”

  衛國公磕頭“皇上,不可,國法就是國法。”

  宜妃拿人當傻子呢。

  等他生下兒子後再行刑,那他還能死得了嗎?

  如果孟偉城一直生不出兒子,或是生出了兒了,再自己把兒子藏起來呢?

  再說了,皇上馬上就要過萬壽節了。如果到了那時,皇上再來個天下大赦。安兒不就白死了嗎。

  宜妃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這個女人還真是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