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死人了
作者:沐陽蘭草      更新:2021-02-01 11:30      字數:2250
  嶽淩霄騎著馬走在去皇宮的街道上,明天他就要回到邊關父親的身邊。他今天要去皇宮去和皇上辭行。

  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突然一個人從一個窗口飛出,正好就摔掉在他前麵兩米不到的地方,他都來不及去救。

  他快速到了跟前下馬,拔開漸漸圍攏的人群。

  那人臉衝下趴著,手腳成一種奇怪的彎曲的樣子,人已經一動不動,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

  一個小廝一邊跪在他的身邊哭喊“少爺,少爺。”一邊把他身子板過來。

  有人認出來了“呀,這人不是宇文二公子嗎。”

  嶽淩霄驚訝,宇文家?不就是皇後的娘家嗎?大楚的宇文姓是個特殊的姓氏,京城裏隻有皇後的嫁家是宇文的姓氏。

  這宇文二公子隻有十五歲,平時身子比較柔弱,並不經常出門,隻埋頭在家裏讀書。

  京城裏認識二公子的人並不多。聽說這二公子平時是個十分溫文儒雅的公子,這樣的人怎麽能得罪上別人呢?

  旁邊就是京城有名的酒樓望京酒樓。

  宇文二公子就是從望京酒樓的窗戶裏被扔出來的。

  這時隻見從酒樓裏走出了一個長相陰柔俊美的公子,他的身邊簇擁著幾個膀大腰圓的護衛。

  他的後麵衝出一個小廝哭喊著“你不能走,你殺了我們少爺,我要跟你去見官。”

  小廝人單勢孤,前麵又有護衛阻擋,哪裏能近得了那個人的身邊。

  小廝的臉上現在已經是紅腫不堪,上麵還有血漬。

  一個高大的護衛罵道“他媽的,別不知死活,再上來,老子也讓你去見閻王。”

  說著就把小廝一腳踹倒,然後跟著前麵的主子旁若無人地揚長而去。

  嶽淩霄不認識宇文二公子,卻認識前麵走著的公子,那是皇上的寵妃宜妃的娘家侄兒孟偉城。

  要說起這孟偉城,京城裏就沒有人不認識他。別看這個相貌長得好,人卻心狠手辣。

  他仗著姑媽宜妃的勢在京城裏橫行霸道,男女通吃。

  京城裏的妓女小倌隻要被他看上的,從來就沒有能逃出過他的手心的。

  孟傳城在京城裏殺個人就跟捏死個螞蟻一樣容易。

  所以京城裏的人大多都不敢惹他,誰敢對上宜妃和平王,那不就是找死嗎?

  哎,就是不知道宇文二公子今天怎麽就惹上了他,還丟了性命。

  這時在街上巡邏的衙門捕役走了過來。

  他們看到這邊鬧出了人命,都大吃一驚。

  這些衙役的責任就是這條街的治安,如今卻出了這樣的事情。

  當聽說這人還是皇後娘家的公子,他們就知道這事情大發了。這死的人是皇後的娘家人,而殺人的人則是宜妃的娘家人。

  他們不禁在心裏哀嚎,他們的飯碗看樣要保不住了。

  於是捕役們趕緊清理人,把現場保護了起來。

  嶽淩霄看到官府已經介入,就迅速離開,繼續向皇宮走去。

  當今明宗皇上是承平繼位,繼位以來也算是兢兢業業。

  明宗的兒子不少,但年紀大些的皇子隻有四位。

  長子平王是寵妃宜妃所生。

  三皇子晉王是皇後宇文氏的嫡子。

  明宗皇上和皇後是少年夫妻,因而極為疼愛這位嫡子,晉王這個封號是他剛出生不久就被賜下來的。

  等到晉王七八歲時,皇上就選當朝有名的儒學大師為太子太傅,令他們教導晉王儒學經典。當然晉王也非常聰明睿智好學。

  朝廷內外的人都覺得太子之位一定會是晉王的。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三年前晉王突然暴病而亡,而死亡原因也說法不一。

  晉王的亡故讓天下最尊貴的一對夫妻痛苦難當。

  尤其是皇後,她認為兒子的死不是偶然,好好的兒子健健康康的,卻突然毫無征兆的就突發疾病而死。

  她一直就認為一定是後宮的那些女人害死了她的兒子,也因為此事,皇後也逐漸疏遠了和皇上的關係,身體也時好時壞。

  二皇子涼王是一個宮女所生。

  據說是當初皇上醉酒之後,無意間看著一個宮女漂亮,就直接寵幸了這位宮女。

  宮女卻因為這一次雨露就懷了涼王。

  不幸的是,宮女生產時難產死去,隻留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涼王。

  當年帝後的感情還很好,皇後看著孩子長得可愛,再加之心生憐憫,於是就把剛出生的孩子抱到自己身邊撫養。

  因而涼王可是說是皇後撫養長大的,直到了七歲之後才被安排到了皇子所獨立生活。

  二皇子涼王天生愛好武藝,因而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因為涼王的母親隻是一個宮女,還是皇上酒後失德後的產品。所以盡管二皇子是被皇後撫養長大的,皇上仍然十分地不喜歡他。

  不為別的,隻因皇上一看到涼王就會想起自己那荒唐的行為。

  後來明宗就給自己這個兒子用了一個“涼”字封了王,後來,為了不常看到這個兒子在自己眼前晃,就讓他去了南方守邊疆去了。

  而晉王去世那年,涼王正在南疆守邊。

  他雖然想回來祭奠三弟,並查查三弟的死因,可因為沒有皇上的宣詔,他又不敢回來。

  四皇子十三歲,是另一位李妃所生,如今還沒有封王。

  其他的皇子年紀都還小。

  如今能夠在皇上身邊做事的就隻有平王。

  明宗馬上就要到知天命的年紀了,按理來說應該封太子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麽,他卻遲遲沒有動靜。

  朝廷裏封平王為太子的呼聲不少,全讓明宗留中不發。

  朝臣們摸不清皇上的意圖,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仍然時不時地就有人在上朝時提一下立太子這件事情。

  皇上就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禦書房裏,明宗放下手中的卷宗,用手捏了一下鼻梁。

  太監李全馬上就明白,皇上這是乏了。

  他趕緊過來把手放在皇上的肩膀上輕輕地按摩。

  不經意間,李全的眼睛落到皇上剛才讀的奏章上,他心下了然,這又是建議皇上立太子的。

  李全幫著按捏了一會後,又給皇上衝了一杯鬆蘿茶。然後就安靜地侍立在一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