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節
作者:沐陽蘭草      更新:2021-02-01 11:30      字數:2322
  等到姬清慈和李媽媽進了屋之後,樹後的身影才閃出來。

  他又打量了一下這個小院,然後拿著信鴿又飛上了牆頭,迅速地離去。

  第二天早上,姬清慈在一陣陣畢畢剝剝的鞭炮聲中醒來。

  她用被子蒙住頭,懶著床不願起來。

  采蓮進來看到她的樣子,寵溺地笑了笑也沒有喊她。

  自家小姐的性子她知道,自從兩年前病好了之後,姑娘就和原來不太一樣了。

  好像比原來更沉穩了,不過也比原來愛說話了。

  而且小姐最是個省心的,隻是她不是怕被鞭炮吵,而是怕冷。每天起床時都得來上這麽一回。

  采蓮都已經習慣姬清慈這樣了。

  她自顧自地去給小姐燒了熱水,先給小姐灌了個湯婆子塞到她被子裏,然後去點了炭火取曖。

  又過了大約一柱香的時候,姬清慈約摸著李媽媽也快回來了,她才抱著采蓮給的湯婆子,一邊在心裏誇著采蓮真是個貼心知道疼人的好丫頭,一邊在采蓮的服侍下穿衣服。

  姬清慈每次看著地上炭盆裏的炭火,心裏總是無限悵惘。

  這個時代的取暖設備真是太古老了。年年冬天都是依靠燒炭取暖。

  她本是府裏的嫡大小姐,按理來說供給的應該是上好的銀霜炭。

  但自從她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睛,頭一眼看到的就是這些劣質炭。不好燃不說,還熗人。

  所以她總是借口熗嗓子受不了,寧可挨凍,也盡量能不燃就不燃。

  李媽媽和采蓮也就盡量把棉衣做厚一些,早晨起來把炭火燃起來,屋子裏烘暖和了之後就把炭火停了。

  其時姬清慈心裏很明白,她的銀霜炭應該是被克扣了。

  這些碳不但不好,連分量都不夠。

  她在人們眼裏就是個克母又克父的不詳之人。

  府裏的人都視她為洪水猛獸。

  她能依靠著李媽媽和采蓮活下來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姬清慈在那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有一對特別愛她的父母,父母都是老師。

  她受他們的影響,大學畢業後也選了教師這一行。

  三年的工作經驗讓她在省重點校小有名氣。

  她的男朋友是個大學中文係的講師。

  大概是學中文的都比較浪漫,男朋友在她過生日時非要給她一個驚喜,帶她去遊艇上去給她過生日,結果那天遊艇翻了。

  醒來她就穿在如今的這個身體上。

  據說這個姬清慈當時燒得昏迷了三天都沒有醒過來,當時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眼看人就不行了,可是後來卻意外的醒了過來。

  她醒過來時李媽媽和采蓮歡喜地抱著她哭,嘴裏直嚷嚷佛祖保祐,卻不知道芯子已經換了,此姬清慈已經非彼姬清慈。

  從李媽媽和采蓮的嘴裏,她知道了這個時代是個架空的朝代,國號是大楚。

  大楚的北邊是北越人,北越人是個遊牧民族,這幾年兩國時時交戰。

  後來她慢慢地知道了。

  原主姬清慈的母親是燕京望族寧家之嫡長女。

  而如今的繼夫人小寧氏則是原主母親的庶堂妹。

  在寧氏懷姬清慈七個月的時候,據說小寧氏是聽了寧家二老爺的話來陪伴嫡姐。

  可是沒想到嫡姐早產血崩而死。

  後來為了照顧嫡姐的一雙兒女,她嫁入伯府做了繼夫人。

  姬清慈還有一個同胞哥哥叫姬清雲,已經離家出走好多年了,至今杳無音信,也不知是死是活。

  今天是大年初一,李媽媽去府裏的大廚房把過年的了餃子領了回來的時候。

  姬清慈已經洗漱好等著了。

  三個人吃著餃子說著話。

  采蓮一邊吃一邊說“李媽媽,這過年的餃子年年都是素菜的,一點肉也沒有。”

  李媽媽看了姬清慈一眼說“過年才吃素菜的,圖個一年素淨,寓意好。”

  姬清慈也歪了歪腦袋說“素菜的吃了不發胖,身材好,漂亮。省得吃得腦滿腸肥的,難看。”

  李媽媽和采蓮聽了都笑了,兩人都連聲說“說得對,就是這樣。”

  然後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笑了起來。

  餃子就在這溫馨的氣氛裏吃完了。

  其時,她們心裏都明白,府裏過年的餃子不是隻有素菜。

  安陽伯府在京城也算是個有爵位的府第,每年的過年食物還是很豐盛的。

  就拿餃子來說,每年都做好多樣。府裏主子多,各人的品味不同。

  所以廚房做的餃子樣子也多;有豬肉的,有牛肉的,有素三鮮的,有肉三鮮的,甚至還有海鮮的。

  至於素菜,隻是供應府裏信佛和下等的仆人的。

  對於姬清慈這個府裏缺娘少爹疼愛的嫡小姐,府裏的人從來是隻聞有其人而不知她長的什麽模樣。更別說對她尊重了,隻當她是個連個中上等的仆人還不如的人。

  所以她們在廚房領的飲食也隻是給下人的飯菜。

  就是這樣冷熱也不均勻。有時采蓮去領飯時,十次有八次飯都是冷的。

  李媽媽還能好點,她畢竟是先夫人寧氏的奶娘陪嫁。

  廚房的人多少還能給點好臉色,盡管飯菜仍然是下人吃的,但起碼還是熱乎的。

  所以後來,李媽媽就不再讓采蓮去,而是自己把這活包了。

  采蓮隻在屋裏把姬清慈照顧好就行了。

  姬清慈對於這樣的待遇了已經很習慣了,並沒有說什麽。

  姬府的這個宅子曾經是先皇賜給一位前朝的閣老住的。

  後來閣老參與了奪嫡而被現在的明宗皇帝抄了家,後來就賞賜給了為奪嫡立過大功而被封為伯爵的姬老太爺。

  如今姬家已經在這住了二十多年了。

  姬清慈住的這個院子,雖然偏僻卻也有個小廚房,也不知道原來住過那個閣老的什麽人。

  院裏竟然還有個獨立的爐灶。雖然有些破舊,但還能用。

  李媽媽心疼自家姑娘,有時就用做繡活的錢在府外買點肉自己做著吃。

  好在這裏除了前幾年姬清雲偶爾來看看妹妹,並沒有外人來。

  三個人在這院子裏也自有一番小天地。

  姬清慈穿過來後,慢慢地和原主的意識融合後。不但繡技突飛猛進,還超過了采蓮,甚至超過了李媽媽。

  再加上她在現代的審美,繡活的花樣也豐富了許多。

  繡春紡的東家也就願意把更多的繡活交給她們做。

  近一年來,三個人倒也有了點小小的積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