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廣場協議xin
作者:淩風勁鬆      更新:2022-06-16 01:35      字數:2774
  第51章廣場協議

  東方集團。

  “要不是這份報告,我還真就差點忘了,可以開始慢慢地布局美元了。”看著這個季度的財務報表,戚明突然說道,這份報表並不是東方集團的,而是自己的那些海外金融機構的。

  不得不說,“金融”確實是一個賺錢利器,東方集團這一邊多個公司,那麽多員工,搞得要死要活的,又是擴張,又是搞高科技的,可是上一個季度的盈利能力竟然還不如這幾家搞金融的。

  當然了,並不是說所有的搞金融、證券的都能夠那麽賺錢,那世界不就瘋了,即使大部分能夠賺錢,但是那也是某個時間段的,而不是所有時候,這個季度在金融方麵之所以有那麽牛掰的成績,主要就是因為戚明的先知優勢。

  不要說那些金融機構了,就算是戚明自己,靠著自己二流的操作水準,也是賺了不少的鈔票。

  接下去,那就是要看那些公司員工的個人能力了,戚明能夠指導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至少在82年之前是這樣的。

  戚明知道82年有機會,一個是香江因為歸屬問題的談判的問題,導致了一場超大型的股災,讓香江進入了兩年的蕭條期,另一方麵就是意大利也出現了股災,不過意大利的具體時間戚明就不知道了,到時候具體的操作就隻能交給那些專業人員了。

  然後再下一個金融風口就必須等到85年的廣場協議了。

  雖然如此,不過如果要是運作得好的話,那自己也可以賺到爆,這就是金融的魅力,以其說是賺錢,其實還不如說是“搶錢”呢。

  這三件事情是戚明確卻知道的,而且不會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改變,畢竟這是曆史大勢所趨。

  至於其他的機會,戚明就不清楚了,要靠公司內部員工的能力了,那些分析師的分析會成為之後相當重要的依據。

  不過目前戚明還知道一件長久的,那就是剛剛想起來的——美元。

  之所以會知道美元的機會,這個和85年的廣場協議也有關係,現在米國的經濟情況有些糟糕,通貨膨脹相當厲害,這種情況到下一屆米國的財務部長到位之後就會開始得到改變。

  他會利用各種辦法將米國經濟之中的水分給擠出來,讓通貨膨脹率不斷的下降,當然,這長遠看起來,這確實算得上是一件大好事,畢竟通貨膨脹太嚴重的話,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美元更加值錢了,從80年到85年,美元的價值大致增長了百分之五十。

  之後眾所周知的廣場協議也和這件事情有關係,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的,通貨膨脹率下降,美元更加值錢了,這看起來是好事情,但是事情不能隻看單一的,更不能憑借感覺。

  因為美元升值了,相對的就意味著米國的商品更貴了,而相反,外國的商品就變得更便宜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本來米國產的一台收音機售價是十美元,而米國進口的日本產收音機也是十美元。

  但是五年之後,美元升值了,升值了百分之五十。

  這就意味著五年後米國人買本國產收音機需要相當於五年前的十五美元,而日本進口的收音機去隻要相當於五年前五美元。

  當然,真實情況不可能是這樣的,畢竟現實世界影響的因素會有很多,這不過是一個最為理想化的比喻,甚至有些誇張了,但是從這個比喻之中卻可以看出米國商品在五年之後所麵臨的一個大問題。

  所以這就造成一個巨大的問題,貿易逆差相當的嚴重,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啊,肯定買便宜的,而且日本進口的也不必國產的差啊,甚至更好,誰會去花那麽一大筆冤枉錢呢。

  同樣,米國出口的產品也麵臨著類似的問題,出口的買不出去了。

  而這其實就是造成日後廣場協議簽訂的最為直接原因。

  很多人以為廣場協定是米國人的陰謀。

  其實這是錯的,恰恰相反,廣場協定其實是日本人自己一手推動的。

  這是為何?

  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米國很多生產商都活不下去了,米國這個國家,那是金錢至上的,其實不要說米國了,任何一個地方的商人都是如此,工廠都要倒閉了,商人怎麽能夠坐得住呢,於是這群商人就集合起來,開始遊說國會,要求米國對日本展開貿易戰。

  是的,是米國的商人主動要求的,畢竟自己生產的商品已經快要賣不出去了,這怎麽可以,他們希望用提升關稅的辦法來保護本國的商品,保證他們的利益。

  一開始還好,但是後來隨著遊說的人群規模越來越大,造成的結果就是日本坐不住了。

  因為日本方麵很清楚,一旦貿易戰打起來,那麽自己必然會完蛋,這一點日本的那些有識之士都很清楚。

  那要怎麽辦才好呢?

  那就是回到根源上,而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讓美元相對貶值,這樣不就可以了,讓美元“貶值”到原來的水準。

  換句話說就是讓日元升值,這樣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了。

  當然日元升值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但是日本這邊他們也沒有辦法,隻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日元升值會給國內造成衝擊,但是如果不升值打貿易戰的話,那就遠不是“衝擊”兩個字那麽簡單了,日本多少年的努力就有可能付之東流。

  所以日本方麵也開始進行交涉。

  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成功了,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個世界性的大國在米國共同簽訂了廣場協議,讓日元和dé國馬克升值。

  這就是廣場協議的大體經過。

  所以說,廣場協議並不是米國的陰謀,不過是大國之間的相互妥協罷了,是一場政治的協調。

  dé國和日本兩個國家在戰後高速發展,對米國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所以dé國馬克也升值了,不過是日本比較明顯罷了,重火力都集中在日本的身上了。

  如果說造成之後日本失落二十年的就是因為這次的廣場協議,那麽為什麽dé國沒啥事情呢?該怎麽樣,日後還是怎麽樣呢?

  所謂日本“失落二十年”,就是這二十年之中日本的經濟發展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

  其實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原因,主要的根源還是在日本政府自己身上,他們製定的經濟政策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是目前經濟學界的共識。

  簡單說就是資金沒有按照政府希望的那樣流入實體經濟,反而流入到金融領域,這就造成了日本恐怖的泡沫經濟,比如說房地產。

  東京的房價在最恐怖的時候,甚至可以媲美整個米國的地價,那個時候日本人高舉著鈔票,高喊著買下全世界,而且他們真的是這樣做的,甚至一度還引起了米國人的恐慌。

  但是隻要是泡沫,就一定有破滅的一天,不過是早晚罷了,之後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由此進入了失落的二十年。

  “失落的二十年”這並不是一個曆史名詞,要是再過十年日本還不能走出來的話,那就會變成“失落的三十年”,因為在此之前是被成為“失落的十年”。

  當然失落歸失落,這並不是說日本的經濟在倒退,隻不過經濟的增長極為緩慢罷了,日本依舊是一個經濟大國。

  在各方麵的成績依舊相當突出,科研方麵,從2000年到2017年這十七年之間,日本拿下了十七個諾貝爾獎,而經濟方麵,2017年,日本的GDP收入是中國的四倍還要多。

  至於半導體、高科技這些,依舊是相當強悍,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

  言歸正傳,這些事情現在距離戚明太遠了,現在戚明要做的就是開始布局美金,既然知道美金之後要升值,如果不布局的話,那真是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