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數據
作者:淩風勁鬆      更新:2021-01-29 00:46      字數:2076
  約翰是一個典型的德國人,皮膚顏色較淺,一頭金發,一雙藍色的眼睛,很典型的德國人特征。

  本來戚明還以為他會很守時,但是情況好像不是這個樣子,來的有些早了,戚明本來以為是十點的,但是現在還沒有九點。

  不過好在戚明暫時也沒有什麽安排,就見見這位德國人,看看他到底能提出什麽大型的意見,大到連花旗都不敢投資。

  “那你們聊吧!”盧雨在采訪其他企業家的時候也遇到過這種事情,她笑著說道。

  “盧姐,你不用客氣,這不算是什麽機密!”

  “可是!”

  “既然是一天的生活,這個也算是其中之一啊,放心吧,沒有什麽機密,要是有需要,我會讓盧姐離開的!”戚明笑著說道。

  “那,那好吧!”猶豫了一小會之後,盧雨點點頭。

  “約翰先生,這個我已經看過了,我們也就不繞圈子了,現在你能給我說說你的具體想法,或者說你憑什麽讓我投資!”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大膽的提議,一個很大膽的想法,一個剛剛出來創業的人敢提這樣的想法,這個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這位約翰先生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改變世界,和喬幫主同一個目標,而這個改變世界,還不是一般的改變世界,比起手機,這可以會造成產業的大革命。

  汽車。

  或者叫做智能汽車,叫它為無人駕駛汽車也是可以的。

  無人駕駛汽車,就像是名字上的意思,這個汽車是不用人來駕駛的,想想這樣的一輛汽車出來,那是一件多麽恐怖的事情,要是能實現,那將會是一個嚇死人的產物,整個汽車產業鏈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或許你會認為這個距離我們還很遠很遠,其實不是,作為一個前世過來的人,戚明知道之後的十年,這種技術會發展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在2004年,在美國曾經舉辦過一次無人駕駛汽車大賽,全程是二十英裏,但是第一名就走了十六英裏,因為走到這裏的時候,所有的參賽汽車都趴窩了。

  而且比賽的場地是專門的,根本不是在馬路上進行飛奔,可以說著就是一個玩笑,但是在六年之後。

  也就是後世2010年,穀歌公司向全世界宣布,他們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的公路上成功的行駛了一萬公裏。

  而在這其中就發生過一場交通事故,不過這次交通事故是其他車撞上無人駕駛汽車,這個罪不能放在無人駕駛汽車身上。

  就這短短的六年期間,無人駕駛汽車牛掰到這個程度,又過了六年,2016年的時候,不說世界,在中國,一個姓百的互聯網公司,成功的研發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

  在多種複雜路上,汽車以100公裏的時速高速行駛,成功,同時這家公司提出了三年商用,三年家用的計劃。

  你可以說這個公司是在吹牛逼,但是你不能否認這個技術的進步,實在是太快了,快到讓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無人駕駛汽車要是真正成功過的話,那麽整個汽車行業都要進行洗牌了。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那些司機都會集體失業,在這就是那些各種4S店都沒有存在的必要,甚至大部分的汽車公司都要完蛋。

  那個時候人們已經不需要自己買車了,你要出門的時候,預定一輛車,他在固定時間來到固定地點,然後將你載到之後,車子自己開走。

  這個會很遠嗎?

  或許啊!

  好像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樣子,怎麽可能呢?

  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想想到現在手機的出現不過是四十年的時間,個人電腦出現的時間更短,而手提電腦,那也不過是二三十年的曆史。

  這個時代進步實在是太快,雖然這種汽車的研發沒有那麽迅速,不過沒事,戚明有的是時間慢慢等,要是能將這個公司扶起來,說不定日後戚明能成為汽車行業的巨頭。

  不過要做這個無人汽車,這個是很不容易的,不僅僅在技術上有困難,在數據上也是一個大難題。

  後世戚明離開的時候,互聯網做大數據,這個常識已經深入人心了,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巨頭。

  前世在2016年的時候,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都公開了自己的算法,向全世界公開,而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你用了我的算法,請將數據交上來。

  他們需要大數據。

  在漫威中有一部電影《美國隊長2》,其中就展示了大數據的恐怖,美國隊長2從頭到尾中最大的敵人是一種算法,是那個已經死去的佐拉博士研究出來的“洞察計劃”。

  這就是一項通過大數據整出來的算法,這個算法能通過一個人的經曆和情況,推算出這個人日後會成為怎麽樣的人,會不會對九頭蛇有什麽威脅,如果有,就會被幹掉。

  這就是“洞察計劃”,其實這就是大數據的使用,很多人認為這個就是漫畫在瞎編,其實不是,這個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在前世有一架超級計算機叫做鸚鵡螺號,在拉·登死後,研究員將1949年到2008年的新聞全部收錄其中,根據這些數據,最後超級電腦成功的預測出了拉·登死亡那天的位置,偏差不超過兩百公裏。

  這也就是從渝都到春城的距離而已,同時還預測除了之後非洲幾個國家的內戰。

  這就是大數據的威力,簡直就是恐怖,甚至聽說有一些國家已經將這種大數據用於政治之中。

  而要做大數據要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公司要夠大,這樣才能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問題是,麵前這位創業者,隻是一個創業者,他哪裏拿到這些大數據,這是戚明最想知道的。